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精品_亚洲无码a∨在线视频_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_日本a在线免费观看_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_丰满熟妇人妻无码区_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又高潮的视频_亚洲一区区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亞健康發(fā)生的原因范文

亞健康發(fā)生的原因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亞健康發(fā)生的原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亞健康發(fā)生的原因范文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ub-health status in Government Officials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ub-health status of the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to probe into the main risk factors.Methods 1823 government officials were examined by THMMDI and those people tested positive were selected for questionnaire survey.Logistic regressions including monofactorial and multifactorial analyses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for sub-health status.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is group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was 48.82%,and the main risk factors were age,smoking,alcohol drinking,delivery pressure and physical exercises.Conclusion Incidence rate of sub-health status was rather high in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measures were recommended to take such as 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rest,giving up bad diet habits and taking more exercises.

[Key words] sub-health;incidence rate;government official;risk factor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將健康定義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身體虛弱,而是要有健全的身心狀態(tài)和社會適應能力[1]。而將處于健康與患病之間的一種過渡狀態(tài)稱為第三狀態(tài)(the third status),我國學者稱之為“亞健康狀態(tài)”[2]。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節(jié)奏逐漸加快,亞健康狀態(tài)發(fā)生率也呈逐年增高趨勢,而公務員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正是亞健康狀態(tài)的高發(fā)人群。本研究對前來本院行健康體檢的公務員進行亞健康狀態(tài)調查,并分析探討了可能導致公務員亞健康狀態(tài)的主要相關因素。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03年3月~2006年5月到本院健康體檢的公務員共1823例,平均年齡為(45.37±4.31)歲,其中男1017例,女806例。

1.2 儀器 清華大學研制生產的清華多媒體顯微診斷儀(THMMDI)[3]。

1.3 調查方法 先以75%的乙醇消毒受檢者右手小拇指尖后,以采血針快速刺入皮膚1 mm左右,讓血液自行流出呈滴狀、血珠能夠站立于指尖上,待20 s后以拇指和食指持消毒潔凈載玻片從玻片的一端,以玻片自身重量緊貼血滴表皮連續(xù)6~7滴于玻片上,讓其血滴自然干燥,即為干血片。然后利用多媒體顯微診斷儀(THMMDI)進行分析檢測,篩選出檢驗結果陽性者,由經過培訓的專業(yè)人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表格內容包括:個人一般情況、現病史、既往病史、生活方式、工作壓力、人際關系等相關因素以及美國康奈爾醫(yī)學指數(CMI)自填式健康問卷[4]等項目。其中自填式健康問卷有18個部分,共195個問題,每個問題均為兩級回答:“是”或“否”?!笆恰庇?分,“否”記0分,全部項目得分相加得CMI總分。

1.4 亞健康狀態(tài)的判斷標準 根據現病史及既往史排除其他疾病,多媒體顯微診斷儀診斷陽性并且康奈爾醫(yī)學指數CMI篩查陽性(男性CMI總分>35分,M-R分>15分;女性CMI總分>40分,M-R分>20分)診斷為亞健康狀態(tài)。

1.5 資料分析 用Excel建立數據庫,進行包括年齡和性別在內的一般描述性分析,并運用SPSS 11.5 for Windows軟件包對數據進行單因素及非條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 結果

2.1 亞健康狀態(tài)發(fā)生率及其年齡性別分布 在調查的1823例中,疾病患者382例(20.95%),健康者551例(30.22%),判斷為亞健康狀態(tài)者890例(48.82%),其中男性發(fā)生率為51.82%(527/1017),女性發(fā)生率為45.04%(363/806)。男性高于女性(χ2=12.83,P<0.005)。亞健康狀態(tài)的發(fā)生率具有年齡差異(χ2=27.29,P<0.005),隨年齡增長而升高。見表1。

2.2 亞健康相關因素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亞健康狀態(tài)為因變量,以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生活習慣等32個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與亞健康狀態(tài)相關、有顯著意義的因素有12個。結果見表2。

2.3 非條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對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中有顯著意義的12個因素進行非條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與亞健康狀態(tài)相關并具顯著意義的因素有5個。結果見表3。表1 公務員中亞健康狀態(tài)的年齡性別分布具體的一般資料 (略)表2 亞健康相關因素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略)表3 亞健康相關因素的非條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略)

3 討論

隨著社會生產的進步,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醫(yī)學模式也根本性地從生物醫(yī)學模式轉變?yōu)樯?社會-心理醫(yī)學模式。環(huán)境污染、生活習慣改變、競爭加劇、工作壓力增大、人際關系緊張等眾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影響使得人們的健康問題日益嚴峻,而亞健康狀態(tài)的發(fā)生正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5]。

亞健康狀態(tài)目前在世界上尚無統(tǒng)一的判定標準,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于1994年提出慢性疲勞綜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診斷標準[6],但該診斷標準缺乏特異性指標及量化指標,不易掌握,國內既往研究亦多以單純的癥狀描述或單一的實驗室檢查指標來診斷亞健康狀態(tài),而本研究率先結合癥狀學描述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提出更為嚴格的診斷標準(THMMDI和CMI兩項判定標準同時達標),本次調查顯示亞健康狀態(tài)在公務員的發(fā)生率高達48.82%,與國內類似研究相比偏低[7],認為是診斷標準的不同使然。

本研究顯示公務員亞健康狀態(tài)的發(fā)生率有顯著的性別差異,且男性高于女性。其可能為男性公務員不良生活習慣更普遍以及工作壓力更大所致。本次調查發(fā)現男性公務員吸煙、飲酒率顯著高于女性,且男性更關注職務升遷、家庭收入以及社會輿論壓力,同時問卷調查反映出男性平均實際工作時間較之女性更長。亞健康狀態(tài)的發(fā)生率也呈年齡相關性,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從本研究單因素及非條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來看,年齡都是與亞健康狀態(tài)發(fā)生密切相關的一個重要因素。分析其原因,認為亞健康狀態(tài)的產生正如許多疾病的發(fā)病一樣呈年齡相關性,隨著年齡增大,機體多個器官功能退變老化但尚未引起器質性病變從而導致亞健康狀態(tài)的產生,同時由年齡增大引起的某些年齡相關性精神心理因素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另外本研究顯示吸煙、飲酒等生活不良習慣成為亞健康狀態(tài)產生的重要相關因素之一,這與國內類似研究[7]結論保持了一致性。

最近的研究表明,內分泌紊亂、遺傳因素、免疫異常、營養(yǎng)狀態(tài)等因素亦與亞健康狀態(tài)的發(fā)生相關[8~12],但引起亞健康狀態(tài)的諸多相關因素不外乎主觀和客觀因素,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以及缺乏體育鍛煉均為人為可控的主觀因素,而本次研究單因素及非條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均顯示上述主觀因素與亞健康狀態(tài)發(fā)生密切相關,同時也提示:通過采取勞逸結合、克服不良生活習慣、加強體育鍛煉、調整飲食結構等措施,亞健康狀態(tài)是可能逆轉或者避免的。

[參考文獻]

1 Begold C.Health care thinking ahead.World Health,1997,18:189-192.

2 傅善來.21世紀健康新視角.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0,31.

3 錢錦康,巴福林,吳元亮,等.多媒體顯微診斷儀對人體亞健康狀態(tài)檢測.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0,13(6):444-447.

4 汪向東.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7(增刊):23.

5 董玉整.亞健康及其產生的三個主要原因.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24(9):758-759.

6 Fukuda K,Straus SE,Hickie I,et al.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ts definition and study.Ann Intern Med,1994,121:953-959.

7 林廣平.機關干部亞健康狀態(tài)的流行病學研究.廣東藥學院學報,2003,19(2):176-178.

8 Roberts ADL,Wessely S,Chalder T,et al.Salivary cortisol response to awakening i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Br J Psychiatry,2004,184:136-141.

9 Powell R,Ren J,Lewith G,et al.Identification of novel expressed sequences,upregulated in the leucocytes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patients.Clin Exp Allergy,2003,33:1450-1456.

10 Tomoda A,Joudoi T,Raab E,et al.Cytokine production and modulation:comparis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nd normal controls.Psychiatry Res,2005,134:101-104.

第2篇:亞健康發(fā)生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亞健康狀態(tài);高校教師;問卷調查

一、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

此次研究對象為長沙市部分在職教師,總共為50人,其中男性教師為24人,女性教師為26人;其中年齡小于30的有7個人、占14%,年齡在30-39之間的有24個、占48%,年齡在40-49之間的有14個人、占28%,年齡大于50的有5個、占10%;職稱是正高的有5人、占10%,副高有10人、占20%,中級有31人、占62%,初級有4人、占8%;本科學歷的有9人、占18%,碩士有35人、占70%,博士有6人、占12%。

(二)長沙市高校教師亞健康現狀

調查結果顯示有40%的人完全了解亞健康狀況,42%的人聽說過亞健康但不能正確描述,18%的教師還不知道亞健康。這表明長沙市高校大部分的教師還沒有意識到亞健康狀況對自己產生的不良影響。

調查結果表明,被調查的教師中呈現重度亞健康狀態(tài)的有8%,中度亞健康狀態(tài)的有18%,輕度亞健康狀態(tài)的有50%,24%的人是完全健康的狀態(tài)。(見表1)

高校教師亞健康的發(fā)生率較高,這一現象相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藍毓營在《廣西高校教師亞健康的調查與研究》中顯示:廣西高校教職工的亞健康發(fā)生率為67%,本研究發(fā)現長沙市高校教師的亞健康發(fā)生率為76%,與其他地區(qū)的調查結果相差不大。

(三)長沙市高校教師亞健問題職稱間的分布

亞健康的發(fā)生率與職稱也有一定關系,副高和中級教師的亞健康發(fā)生率高于正高與初級、初級的亞健康發(fā)生率又低于正高,這種現象可能是職稱晉升方面的壓力造成的,中級和副高比初級、正高面臨的職稱晉升壓力大。(見表2)

初級和中級教師的年齡大多在25-40歲之間,由此可見,青年高校教師已然成為亞健康的“主力軍”,這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查的現代亞健康多發(fā)人群在20-45歲之間是基本相符合的。這一方面說明了亞健康高發(fā)人群正在年輕化,另一方面說明職稱對教師的重要性。

(四)長沙市高校體育教師與非體育教師亞健康對比現狀

根據調查分析,體育教師與非體育教師的健康狀況在年齡、職稱、學歷等方面存在著一定差異,具體情況見表3:

根據調查分析所知,學歷在本科階段的體育教師亞健康發(fā)生率為25%、非體育教師亞健康發(fā)生率為40%;碩士階段的體育教師亞健康發(fā)生率為57%、非體育教師亞健康發(fā)生率為67%;博士階段體育教與非體育教師亞健康發(fā)生率均為50%。(見表4)

二、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大多數體育教師在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是比較科學合理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的生活習慣不科學,包括飲食不規(guī)律、膳食不均衡、睡得太晚、煙酒等不良習慣。

2、30~49歲是長沙市高校教師亞健康的高發(fā)年齡,其中青年教師是亞健康的“主力軍”如果不重視亞健康的問題,將導致高校青年教師成為亞健康的主要人群。

3、生活習慣、工作壓力、家庭壓力、人際關系等對長沙高校教師亞健康的影響效果比較明顯,亞健康的形成的主要心理因素是職稱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壓力。

(二)建議

1、心理健康普查廣泛面對高校教師實施,使教師正確面對工作壓力,正確處理壓力。對于在某些方面有癥狀的,應及時給予專業(yè)的心理干預,有針對性的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恰當的進行自我心理調適。

2、高校相關行政部門應該探索科學的教師教學考核機制來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同時適當提高教師工資待遇,減輕教師的經濟壓力,改善教師工作條件,改善教師生存條件,改革管理體制以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和心理壓力。

3、合理膳食,注意飲食的營養(yǎng)平衡。要注意酸堿平衡、粗細平衡、顏色平衡、味覺平衡、生熟平衡,改善機體功能,促進身體健康。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 張燕子.山西醫(yī)科大學教工亞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山西;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1-11

[2] 陳瑞玲、王蕾、劉玉霞、朱鳳林、于春濤.滄州市高校教師亞健康現狀調查與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2,19(3)

第3篇:亞健康發(fā)生的原因范文

【中圖分類號】R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6-0405-02

1977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給健康所下的定義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是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體質健壯?!备鶕@一定義,經過嚴格的調查統(tǒng)計后普遍認為,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狀態(tài))和患病者(第二狀態(tài))僅占少數,有半數以上的人群處于健康與疾病的過渡狀態(tài),WHO稱其為“第三狀態(tài)”,國內稱之為“亞健康”狀態(tài)。所以,對亞健康的概念是:亞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環(huán)境等方面表現出不適應,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tài)。

亞健康不是疾病,只是不表現出疾病的臨床癥狀,但它可發(fā)展成為疾病,直接危害人體健康。WHO最近公布的一項調查表明,全世界亞健康人口總的比例已占到了75%,真正健康的人只有5%,亞健康的危害性已被醫(yī)學界認為是與艾滋病并列的21世紀人類健康大敵。75%之多這樣如此龐大人群的保健和醫(yī)療,已使我們無法不去正視它,再不加緊研究,我們的醫(yī)學界就大大落后于公眾的需求。許多專家指出,現在如果仍然不重視健康教育,再不有效遏制亞健康,將給國家和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因此,加強對亞健康的概念、成因、檢測、診斷和治療等方面的研究,是醫(yī)學界一項十分緊迫的新課題。

亞健康的成因是多方面而復雜的。例如:長期快節(jié)奏的工作、精神緊張、過度疲勞、精力體力透支、心腦血管及其他慢性病前期、人體自然衰老等等。歸納起來可以認為是由于機體受到環(huán)境、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刺激后,機體發(fā)生的相應代償性反應,又稱為應激反應。經?;虺掷m(xù)存在的應激反應,可導致機體正常生物代謝紊亂和生物大分子損傷,稱為應激損傷。大量研究結果表明,應激反應和應激損傷可導致機體數以千計的生理、生化、內分泌、免疫等檢測指標的變化[1],引起組織或器官功能紊亂,產生一系列亞健康狀態(tài)的種種表現,如:渾身無力、容易疲倦、頭腦不清、思想渙散、坐立不安、心煩意亂、頭痛耳鳴、眼睛疲勞、視力下降、手足發(fā)癢、手足麻木、頸肩僵硬、胃悶不適、睡眠不良、心悸氣短、便秘,起床時眼前發(fā)黑等等,到醫(yī)院檢查又往往未能發(fā)現器質性病變,但若不及時采取干預措施逆轉此過程,最終可能導致疾病的發(fā)生。

亞健康的人群必須要進行全面的健康體檢,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態(tài),以達到早期調整、早期干預和早期康復之目的。但到醫(yī)院檢查的結果往往是在正常范圍之內,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目前我國醫(yī)院檢驗科所提供的檢測項目乃至參考值范圍多是針對疾病診斷而設計的,缺乏亞健康時的參考值范圍。所以,目前還難以用亞健康的程度進行評估。亞健康人群的檢測需求對檢驗醫(yī)學提出了挑戰(zhàn),但同時又為檢驗醫(yī)學拓展服務范圍,促進學科發(fā)展提供了機遇。檢驗醫(yī)學如何將更多的檢驗項目應用到亞健康醫(yī)學領域,這是一項很大的課題,近幾十年來的醫(yī)學實踐證明,血液流變學檢測在亞健康醫(yī)學領域和臨床醫(yī)學中均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義。

血液流變學的異常往往發(fā)生在亞健康狀態(tài)或疾病的早期,是導致亞健康或疾病的重要因素。血液流變學是近20年發(fā)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科學,是研究人體循環(huán)血液及其組分流動與變形規(guī)律的科學。人體的一切正常生理活動必須依靠血液循環(huán),血液循環(huán)的主要功能是保證供給人體組織和器官以充足的血液或血流量,而每個組織和器官的血流量,在血壓、血管內經和長度不變的情況下,則主要受血液流變性的影響,當血液粘度增高時,會引起機體血液循環(huán)障礙,循環(huán)阻力升高,血流速度減慢,導致組織或器官尤其是微循環(huán)灌注量減少,造成組織或器官的缺血、缺氧和代謝障礙。這一系列異常的變化,是造成變性、水腫、炎癥、壞死、硬化、或血栓形成等病理變化的基礎,它發(fā)生在臨床出現癥狀或體征之前,發(fā)生在健康與疾病的過渡階段即亞健康狀態(tài)。許多研究表明[2],有很多疾?。ㄓ绕涫切?、腦血管性疾?。诔霈F臨床癥狀體征之前,往往已有一種或數種血液流變學指標異常,它標志著無癥狀的疾病病程已經開始,已由健康人發(fā)展為亞健康人。及早的采取改善血液流變性的措施,可以逆轉此過程,防止向疾病轉化,使亞健康轉化為健康。

造成機體出現亞健康狀態(tài)和引起血液流變性異常的原因有許多驚人的相同或相似之處。如前所述,應激反應、應激損傷可以導致亞健康狀態(tài)進而轉化為疾病,同樣,應激反應、應激損傷也是導致血液粘度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持續(xù)應激反應,可使交感神經興奮刺激兒茶酚胺增多,脾臟內a-受體激動導致紅細胞排出增多[3],紅細胞壓積升高,血液粘度也伴隨著紅細胞壓積的升高而升高[3],進而可出現一系列亞健康的表現。強烈的應激反應,比如過度的緊張、興奮、抑郁、憂慮、憤怒等等,均可使兒茶酚胺產生過多,誘發(fā)血小板發(fā)生聚集,血液粘度劇烈升高,促進血栓形成或導致心肌小血管血流一過性停止,心肌缺血,甚至發(fā)生猝死,自古至今,這樣的事例不計其數。綜上所述,血液流變性的異常有可能是應激損傷到達亞健康狀態(tài)或疾病的重要途徑之一。

將血液流變學用于亞健康或疾病檢測最典型的例子是在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預測、預防中的應用。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時,血流變學指標異常為常見變化之一,主要表現為:Hct升高,紅細胞聚集性增強,RCD減低,ηb、ηp增高,Fibg增加,體外血栓增長增重,血小板粘附、聚集性增高,微循環(huán)異常等一種或多種血流變指標異常,通稱為高血粘綜合癥。高血粘的程度,不僅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病程有關,還有助于診斷及鑒別診斷,并且可以反映預后。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研究證明,在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體征之前,往往已有一種或多種血流變指標的異常,它標志著無癥狀的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病程已經開始,已由健康人發(fā)展為亞健康人,這時候作血流變檢測,及時采取改善血液流變特性的措施,可以逆轉此進程,阻止疾病進一步發(fā)展,在這個意義講,尤其對中老年人尤其必要。血流變檢測在預防、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田亞平,亞健康是一個值得檢驗醫(yī)學關注的新領域,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2004,27(12):817~819

[2] 王靜,陳耀平,高中芳等。247例亞健康狀態(tài)干部血液流變學及相關指標的檢查結果。寧夏醫(yī)學雜志,2003.25(12):751~753

第4篇:亞健康發(fā)生的原因范文

豬肉+大蒜:增加維生素吸收

俗語說: “吃肉不加蒜,營養(yǎng)減一半。”豬肉中維生素B1的含量比其他肉類平均高9倍,但此種維生素不穩(wěn)定,在人體內停留時間短。如果吃豬肉時吃幾瓣大蒜,大蒜中的蒜素與豬肉中的維生素B1結合,就會大大增加人體的吸收與利用,保健效果更佳。

羊肉+洋蔥:降低膽固醇

洋蔥中含有前列腺素A,前列腺素A能擴張血管,有助降血壓。炒羊肉時,若能加點洋蔥,就形成了營養(yǎng)的升級組合。因為羊肉蛋白質和飽和脂肪含量都較高,吃多了有升高膽固醇的危險,在烹制羊肉時加些洋蔥,可以防止人體對膽固醇和脂肪的過量吸收。

雞蛋+面食:提高蛋白質利用率

雞蛋營養(yǎng)全面義豐富,雞蛋和面食(碳水化合物)一起吃,可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有些人早餐只吃雞蛋、喝牛奶,這樣雞蛋中的蛋白質會流失。如果能與面包或饅頭同吃,就可使蛋白質最大限度地被人體吸收與利用。通常雞蛋最好蒸著吃或煮著吃,如果吃水煮雞蛋,最好煮得嫩點(開鍋后再煮五六分鐘即可),此時蛋黃剛剛凝固,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率最高。最好不要吃煎雞蛋,因雞蛋煎黃或煎糊都會使蛋白質變性。

魚+豆腐:加強鈣吸收

魚和豆腐都是高蛋白食物,但所含的蛋白質和氨基酸組成都不夠合理。如豆腐蛋白質缺乏蛋氨酸和賴氨酸,魚肉蛋白質則缺乏苯丙氨酸(營養(yǎng)學家稱之為“不完全蛋白質”)。若將兩種食物同吃,就可以取長補短,使蛋白質的組成趨于合理。如魚頭燒豆腐,不僅味道鮮美,魚頭內的維生素D還可提高人體對豆腐中鈣質的吸收與利用。需提示的是,做魚頭燒豆腐或魚肉燉豆腐時,用老豆腐比較好,再放一些蔬菜和香菇,無論風味還是營養(yǎng)都很不錯。

海鮮+蔬菜:中和嘌呤

海鮮是高嘌呤、高酸性的食物,攝入過多會引起代謝紊亂,增加血尿酸濃度,引發(fā)痛風。如果吃海鮮時多吃些蔬菜,作為堿性食物的蔬菜就可以中和尿酸鹽濃度,有利尿酸排出,大大降低患痛風的危險性。

微生態(tài)失衡是亞健康主因

盧 彤

亞健康是當今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隱形殺手,也是現代醫(yī)學面臨的難題之一。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工作、學習的效率低下,對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降低,人體免疫功能也明顯下降。這些人群在醫(yī)院檢查時,通常會出現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以及血黏度高等癥狀。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如果不注意及時調適,最終會導致器質性病變――腫瘤、心血管疾病、呼吸及消化系統(tǒng)疾病、代謝性疾病等的發(fā)生,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改善亞健康,重在預防。為了防患于未然,最近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要實行預防性健康策略,重點防治亞健康狀態(tài),把預防、消除亞健康定為21世紀的一項預防性健康策略。如何防治亞健康,成為人們關注的醫(yī)學及社會課題。

造成亞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專家認為,壓力過大,身心狀態(tài)失衡;飲食結構不合理,飲食習慣不健康;作息沒有規(guī)律,生活方式不科學;情感生活質量下降,人際關系緊張及環(huán)境污染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亞健康。

第5篇:亞健康發(fā)生的原因范文

亞健康是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過渡狀態(tài),可分為生理亞健康和心理亞健康2個分領域。近年來大學生的亞健康發(fā)生率持續(xù)增高,已經不容忽視。目前大學生亞健康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因方面,如不同人口學特征、生活習慣等對亞健康的影響,但生理亞健康與心理亞健康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鮮有涉及,本文旨在探討不同水平心理亞健康對生理亞健康的影響,為防治大學生亞健康提供一條新的途徑。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于2009年5-6月選取南昌市某高校在校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隨機整群抽樣方法,按年級以班為單位進行抽樣,回收樣本829份,其中有效問卷796份,有效率96.1%。其中男生377人(47.4%),女生479人(52.6%);一、二、三、四年級學生分別為275人(34.6%)、242人(30.5%)、244人(30.7%)、33人(4.2%);平均年齡(20.55±1.35)歲。

1.2測量工具與評價方法采用自制的亞健康量表進行亞健康測評,量表根據癥狀自評量表(SCL-90)及國內青少年亞健康調查問卷制定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大學生亞健康的特點進行設計。量表共50條目,包括2個分項,分別為生理亞健康30條目(含子項目疲乏、疼痛、不適、消化、睡眠、學習記憶、免疫力、機能失調)、心理亞健康20條目(含子項目情緒問題、悲觀態(tài)度、適應能力、人際關系)。每個條目根據最近3個月內癥狀的出現頻率賦予5級量化記分,得分越高表明亞健康狀況越嚴重。自制量表經預調查驗證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α系數為0.931,分半信度為0.936。見表1。根據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亞健康專業(yè)委員會制定的亞健康判斷標準,規(guī)定在排除經醫(yī)院確診的患者后,調查問卷中任何一項有得分>3分即視為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其他視為健康狀態(tài)。分項條目中任何一項得分>3分,即相對應分別視為生理亞健康狀態(tài)或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其他視為健康狀態(tài)。

1.3質量控制以班級為單位發(fā)放調查問卷,發(fā)放時由經過專門培訓的調查員進行說明指導,調查對象當場填寫完畢后統(tǒng)一回收并審核確定是否合格,剔除無效問卷,確保調查樣本能代表總體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3.0進行數據錄入,分析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情況796名調查對象中:亞健康狀態(tài)572人,占71.8%,其中生理亞健康狀態(tài)431人(75.3%),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476人(83.2%),同時處于生理亞健康和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335人(58.6%);疾病患者114人,占14.3%;健康狀態(tài)110人,占13.8%。

2.2不同水平心理亞健康對生理亞健康得分的影響所有亞健康狀態(tài)大學生的生理亞健康得分為68.90±12.08,心理亞健康得分為50.65±7.97,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Z=0.886,P=0.413;Z=0.992,P=0.278)。根據心理亞健康得分的四分位數將心理亞健康分為輕度、較輕、較重、重度4個水平,以比較不同心理亞健康水平時生理亞健康的得分高低。結果顯示,生理亞健康得分均隨著心理亞健康的水平增高而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LSD法兩兩比較顯示,除較輕、較重2個心理亞健康水平下的消化、疲勞、不適、免疫的得分及較重、重度2個心理亞健康的水平下機能失調的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不同心理亞健康水平下生理亞健康及其分項得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或P<0.05)。見表2。

2.3生理亞健康與心理亞健康得分的相關性分析生理亞健康及子項目與心理亞健康及子項目得分均呈明顯的正相關性(均P<0.01),其中生理亞健康與心理亞健康兩者總分的相關系數最大。生理亞健康及其子項目與心理亞健康的子項目情緒問題及悲觀態(tài)度之間的關系較為密切,與適應能力及人際關系的相關性相對較低。見表3.

2.4生理亞健康及其子項目的多元回歸分析以生理亞健康及其子項目的得分分別作為因變量,心理亞健康的4個子項目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情緒問題、悲觀態(tài)度及適應能力三項進入了生理亞健康總分的回歸模型(P<0.01),其中情緒問題及悲觀態(tài)度兩項回歸系數較大;生理亞健康子項目方面,疲勞、不適、學習記憶、消化、睡眠、機能失調均隨著情緒問題及悲觀態(tài)度的得分增高而增高(P<0.01),適應能力對不適、學習記憶、疼痛、免疫也有影響(P<0.01),但影響程度相對較低。見表4.

3討論

心身醫(yī)學認為生理疾病的發(fā)生與心理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循環(huán)、內分泌、消化、神經等系統(tǒng)中的多種疾病已經被證實可以由心理因素直接導致。目前大學生受到來自學校和社會的各方面壓力都在逐漸增長,心理亞健康呈高發(fā)趨勢,而與其相對應的生理亞健康的發(fā)生率也在上升,兩者共存的比例高,這提示亞健康的2個領域同樣可能存在著內在聯(lián)系。心理疾患對生理健康造成影響的生物學機制可能是通過對自主神經系統(tǒng)、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及免疫系統(tǒng)等多個系統(tǒng)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心理亞健康同樣可能基于上述機制而對生理亞健康產生影響。心理亞健康如果持續(xù)過久,就可能導致對軀體的損害,出現生理亞健康癥狀,故本文回歸分析中以心理亞健康的子項目作為自變量,分析其對生理亞健康及其子項目的影響。

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被許多研究者認為與生理健康有著直接關系。本研究的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情緒問題對學習記憶能力、機能失調和睡眠的影響較大,回歸結果亦顯示情緒問題是生理亞健康子項目癥狀的重要危險因素。其原因可能是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長時間作用于影響植物神經系統(tǒng),刺激下丘腦為主的邊緣系統(tǒng)釋放兒茶酚胺等神經遞質,使交感-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發(fā)生改變而影響心率、呼吸等生理現象,最后導致生理亞健康的發(fā)生。如心率過快能使睡眠時間變短、質量變低,更易感到疲勞及不適,副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弱可引起消化不良等。本研究結果顯示悲觀態(tài)度對生理亞健康及子項目均有影響。大學生對自己的現狀及未來的樂觀程度是人生觀的正確與否的體現,學習、戀愛和就業(yè)等方面的挫折容易使大學生的人生態(tài)度轉向悲觀。人格生物學認為悲觀的人腦內多巴胺等激發(fā)產生愉悅感覺的神經遞質分泌程度低[8],使人的生理狀態(tài)一直處于低潮,更易產生疲勞、免疫下降等健康問題。另一方面悲觀的心態(tài)也可能會引起其他心理疾病而間接引起生理亞健康出現。陶沙[9]研究認為樂觀可以減輕人的壓力,并防止抑郁癥狀的發(fā)生。樂觀的人在參加體育鍛煉、人際交往、集體活動方面更具積極性,在遇到挫折時能夠更好地調整心態(tài),從而防止生理亞健康的發(fā)生。

第6篇:亞健康發(fā)生的原因范文

[中圖分類號]R247.9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5(b)-111-01

亞健康(sub-health)是指人們處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健康低質量狀態(tài)及其體驗。我國目前70%的人處于程度不同的亞健康,有著亞健康的體驗。而在高級知識分子、企業(yè)管理者中發(fā)生率可高達85%以上[1]。中醫(yī)的整體觀、辨證觀、平衡觀等基礎理論在指導調治亞健康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1 亞健康的病因病機和表現形式

亞健康可見于中醫(yī)學的虛勞、郁證、失眠等病證中。中醫(yī)認為,亞健康主要的病因病機是飲食不節(jié)、起居無常、情志不遂、勞逸無度、年老體衰等導致臟腑氣血陰陽失調,或內生五邪,或耗傷正氣[2]。其具體病機為肝郁氣滯、氣滯血瘀;脾失健運、痰飲中生;思慮過度、勞傷心脾;肝腎陰虛、陰虛火旺;脾腎陽虛、下焦虛寒等。

亞健康的主要表現形式有:慢性疲勞綜合征(包括體力疲勞和心理疲勞)、時差綜合征、信息過剩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神經衰弱、焦慮抑郁、肥胖、骨質疏松等多種心身障礙[3]。廣義上“七高三低”,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高血酶、高體重、高負荷及免疫力低、活動量低、生活情緒低等,實際上都是人體基礎能量過度消耗、器官活動異常的一種狀態(tài),是生理狀態(tài)向病理狀態(tài)轉變的一種中間形式,是可以逆轉的一種機能混亂和低迷狀態(tài)。

2 亞健康的中醫(yī)預防與調治

2.1 中醫(yī)學倡導未雨綢繆,“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預防思想

“治未病”理論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也涵蓋治療非顯性疾病,即注重疾病的臨床前期、先兆癥狀的干預[4]。如《素問?八正神明論》說“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起已成”?!端貑?四氣調神大論》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對于亞健康,中醫(yī)強調應仔細檢查,及早發(fā)現,及早采取措施,先按未受邪之地,防止傳變。古代醫(yī)家張仲景倡導“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2.2 調節(jié)體質類型改善亞健康

中醫(yī)體質學說認為,不同體質類型的人,體內陰陽氣血盛衰不同,對致病因素的反應及發(fā)病的閾值也各不相同[5]?!鹅`樞?百病始生》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梢娮⒅伢w質狀況、及時調整體質偏頗、積極改善特殊體質、阻止致病因子對人體的侵襲就成為一級預防(針對致病因素預防)的核心。

2.3 亞健康的中醫(yī)辨證論治

《內經》把“陰平陽秘”的“陰陽和平之人”作為心身和諧的健康標準。中醫(yī)學從整體觀念出發(fā),通過調和陰陽,扶正祛邪,進行全方位的辨證施治,克服了許多有癥狀而無疾病的困惑,使中醫(yī)對許多病與未病的癥狀認識更深入、更具體,組方用藥更有針對性,大大提高了亞健康的調治效果。主要方法有,針對肝郁氣滯型,治則疏肝理氣解郁,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減;痰濕內生型,治則健脾祛濕,代表方二陳湯合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心脾兩虛型,治則補養(yǎng)心脾,代表方歸脾丸加減;肝腎陰虛型,治則滋補肝腎,代表方六味地黃丸加減;脾腎陽虛型,治則溫腎健脾,代表方金匱腎氣丸合理中湯加減[6]。通過辨證論治,使氣血通暢,邪去正復,臟腑陰陽復歸健康平衡。

2.4 中醫(yī)養(yǎng)生預防亞健康

《素問?上古天真論》云:“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靈樞?本神》亦云“故智者之養(yǎng)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jié)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現代張慶祥教授[7]強調內養(yǎng)正氣,增強體質;外避邪氣,防止邪侵;應用藥物,防病發(fā)生。預防亞健康的發(fā)生具體應做到順應自然,注意鍛煉,勞逸結合;合理膳食,營養(yǎng)平衡,飲食規(guī)律,勿暴飲暴食;節(jié)欲保精,防止過勞,調暢精神,淡泊名利,保持心情愉快。此外,中醫(yī)獨具特色的非藥物療法如針灸、拔罐、刮痧、推拿、食療、洗浴、導引、吐納等的使用,“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是中醫(yī)干預亞健康的理論寶庫。

3 結語

目前,中醫(yī)對亞健康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如何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中醫(yī)亞健康理論,如何系統(tǒng)化中醫(yī)診治亞健康的規(guī)范,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今后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中醫(yī)對亞健康的研究:①完善中醫(yī)關于亞健康的診斷和療效評價標準;②中醫(yī)藥要跨上基因平臺;③堅持中西醫(yī)結合探討亞健康,充分利用科學技術手段,挖掘中醫(yī)學的潛能,促進整個醫(yī)學的調整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董玉整.亞健康及其產生的三個主要原因[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24(9):758.

[2]佟欣.亞健康狀態(tài)的中醫(yī)藥調治原則和方法[J].中醫(yī)藥學報,2005,33(5):13.

[3]陳以國,成澤東.甘溫除熱法在發(fā)熱癥和亞健康治療中的意義[J].新中醫(yī),2006,38(2):6.

[4]錢會南.從亞健康狀態(tài)的特征探析中醫(yī)藥防治對策[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6,21(10):590.

[5]高京宏,蓋海山,李英帥.淺論調節(jié)體質改善亞健康[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6,25(4):225-227.

[6]馬云枝.亞健康狀態(tài)與中醫(yī)藥方治[J].河南中醫(yī),2001,21(3):11-13.

第7篇:亞健康發(fā)生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 健康狀況;精神衛(wèi)生;因素分析,統(tǒng)計學;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179 G 47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 17(2007)07-0618-02

Prevalence of Sub-health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Senior Middl e School Students in Bengbu City/TANG Jian-jun*, HAN Hui,LI Hong-yin g,et al.* Journal Office of School Health, Bengbu(233000), Anhui Province, Ch 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tus of sub-health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Bengbu city,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A cluste r sample of 1 409 students, who were chosen from a senior high school in Bengbu city,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 10.0.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sub-health w as 58.34%.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genders but in grades(P <0.01). The r isk factors to sub-health were often sitting up, being weight losing, a lack of sport activities, learning pressure, bad achievement and a lack of sleep.Conclusion The sub-health status is serious among senior high schoo l students in Bengbu city.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hould be adopted to improve t he students' health.

【Key words】 Health status;Mental health;Factor analysis,stati stical;Students

亞健康是一種健康的透支狀態(tài),身體雖然存在種種不適,但無器質性病變,是疾病的前 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亞健康狀態(tài)人群的比例在不斷上升[1-2] 。蚌埠市地處皖北地區(qū),是安徽省老工業(yè)城市之一。為了解該市高中學生的亞健康狀況及其 影 響因素,為開展相關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參考,筆者進行了本次調查?,F將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整群選取蚌埠市某重點高中全體學生為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共發(fā)放問卷1 468份,獲得有效問卷1 409份,有效回收率為96.0%。其中男生821名,女生 588名;高一年級學生497名,高二年級485名,高三年級427名。年齡為15~20歲,平均17.7 歲。

1.2 方法 參考Delphi法評價亞健康的診斷標準[3],結合近年有 關學生亞健康狀況以及相關特點,自行設計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亞健康 狀態(tài)的18項臨床表現

(軀體癥狀5項,心理癥狀6項,活力3項,社會適應能力2項,免疫力 1項,到醫(yī)院看病1項)與亞健康相關的影響因素(心理因素、學習壓力、生活條件、個人行 為等35個因素)等。經檢驗,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判斷標準 亞健康狀況的18項臨床表現的每一項都有“從來沒有、較少 、較多、經常出現”或“很好、稍差、較差、很差”4個選項。排除既往有慢性疾病及近1個 月患任何急性疾病者,以選擇近1個月來較多和經常出現或較差和很差為亞健康的診斷標準 。

1.4 統(tǒng)計分析 對問卷編碼后,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χ2檢驗、Logistic回歸分析等。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在1 409名學生中,共檢出亞健康狀況者822名,檢出率為58 .34%。男生亞健康狀況檢出率為59.93%(492/821);女生亞健康狀況檢出率為56.12%(330/58 8),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P>0.05)。高一年級學生亞健康檢出率為4 9.09%(244/497);高二年級為61.03%(296/485);高三年級為66.04%(282/427),差異有統(tǒng)計 學意義(χ2=29.45,P<0.01), 高二、高三年級學生亞健康狀況檢出率明顯高 于高一年級學生。

2.2 亞健康危險因素分析 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與學生亞健 康相關的危險因素有缺乏體育鍛煉、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學習壓力大、學習成績不理想等19項 (P值均

3 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蚌埠市高中學生亞健康狀況檢出率為58.34%,高于有關調查結果[ 4-6],其主要表現為學習效率低、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和容易感冒等,與國內其他相 關報道[7-8]基本一致。主要原因為現在的高中生面臨的高考壓力比 過去更大,也更容易感 受到親人對其成績的要求和期望,繼而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不良情緒反映,導致亞健康狀況 的發(fā)生率上升。不同性別學生亞健康狀況檢出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蔡旭玲等[9] 的研究結果不一致,可能 與調查對象選取有關,也可能與目前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不斷提高有關;高二、高三年級學 生亞健康狀況檢出率顯著高于高一年級學生,與相關報道[10]一致,主要與高 二、高三 年級學生入校時間長,隨著高考的臨近,更能感受到學習的壓力有關。多因素Logistic回歸 分析結果也顯示,經常熬夜、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缺乏體育鍛煉、缺少業(yè)余愛好、對生活現狀 不滿意、學習壓力大、學習成績不理想、睡眠不足等是高中學生亞健康狀況的危險因素,這 些因 素也是威脅高二、高三年級學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問題;對自己的形象不滿意、父母身體差容 易 使高中生產生焦慮、抑郁情緒,從而導致健康水平下降;喜歡吃燒烤食品、正在減肥也進入 了回歸方程,成為影響學生健康狀況的危險因素,是否與本次調查對象的選擇以及所采用的 自編問卷有關,其原因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針對本次調查結果,筆者提出以下建議:(1)各級各類學校應該把提高素質教育水平、降 低學生負擔真正落到實處,本著“健康第一”的觀念,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 讓學 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2)有關部門應增加衛(wèi)生資金投入,成立學生亞健康干預中心, 加強醫(yī)療設備建設,構建教師、學生、醫(yī)務人員共同參與的學生健康保健體系,同時為亞健 康學生建立健康檔案,并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預計劃,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3)學生家長要認識到亞健康對孩子身心發(fā)育的不利影響,關注孩子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 變化,并積極配合學校和教師開展健康教育,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 參考文獻

[1] 安賀軍,曹東萍,賈海英,等.中醫(yī)對亞健康狀態(tài)的調理.中華中西醫(yī)雜志,2004,5 (4):21.

[2] 林曉明,陳立安,黃銀愛.用中醫(yī)論點論述亞健康.中華中西醫(yī)雜志,2003,4(19) :45.

[3] 陳青山,王聲氵勇,荊春霞,等.應用法評價亞健 康的診斷標準.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3,19(12):1 467.

[4] 袁萍,梁伯衡.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流行特征.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2003,30(2) :70.

[5] 趙瑞芹,宋振峰.亞健康問題的研究進展.國外醫(yī)學:社會醫(yī)學分冊,2002,19(3): 10-13.

[6] 武亞軍,謝為民,王愛婷,等.濮陽市中學生亞健康.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0,21(5): 398.

[7] 王英,陳清.高校大學生健康狀況的橫斷面調查研究.中國全科醫(yī)學,2005,8(9) :738-740.

[8] 范存欣,馬紹斌,王惠蘇,等.廣州市大學生亞健康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公共 衛(wèi)生,2005,21(4):390-391.

[9] 蔡旭玲,張冠群,蘇寧,等.亞健康現狀及相關因素研究.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4 ,18(5):35.

第8篇:亞健康發(fā)生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亞健康;健康;心身醫(yī)學;中醫(yī);體育運動

1、亞健康現狀及分類

亞健康在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qū)廣泛存在,已成為國際上醫(yī)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因其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特有的時代性,被稱為“世紀病”。它的發(fā)生與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惡化、生活方式不正確、心理緊張、社會關系復雜等有關,又稱其為“文明疾病”或“社會性疾病”。

以WHO四位一體的健康新概念為依據,亞健康可劃分為:(1)軀體亞健康。主要表現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體力疲勞、虛弱、周身不適、下降和月經周期紊亂等;(2)心理亞健康。主要表現為不明原因的腦力疲勞、情感障礙、思維紊亂、恐慌、焦慮、自卑以及神經質、冷漠、孤獨、輕率,甚至產生自殺念頭等;(3)社會適應性亞健康。突出表現為對工作、生活、學習等環(huán)境難以適應,對人際關系難以協(xié)調,即角色錯位和不適應是社會適應性亞健康的集中表現;(4)道德方面的亞健康。主要表現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存在著明顯的損人害己的偏差。

現代人類遇到危及健康的問題日益增多,各國對健康投入的資金猛增。據有關資料顯示:西方許多發(fā)達國家每年為心血管這類非傳染性疾病付出的醫(yī)藥費用高達數萬億美元。2000年日本國民的醫(yī)療健康費用達到380000億日元。美國1996年政府付出的醫(yī)療保健費占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14.8%。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統(tǒng)計表明,75%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年齡分布在20―45歲之間。美國每年有600萬人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澳洲處于這種疾病狀態(tài)的人達3700萬。在亞洲地區(qū),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比例更高,2000年我國對1800名白領員工調查,有70%的人都處于亞健康。

2、亞健康對人類健康的威脅

多年來,健康的概念非常難以界定,以往認為:“沒有疾病就是健康”。后來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又將之作了如是發(fā)展:“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每一個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等方面都達到安寧的狀態(tài)”。

健康的概念在我國也幾度更新,今天已不同于昨天。當社會物質生活水平處于較低水平時,人們只期望身體能夠勝任體力勞動和維持日常生活,健康的概念就是“不得病”;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醫(yī)學科技的進步,人們的健康需求發(fā)展為追求高壽命,將健康理解為“長壽”;其后人們又發(fā)現,延長了的生命如果伴隨著疾病和傷殘,一樣不能幸福生活,因而開始追求高質量的生活,追求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tài)。美國的R?杜博(R?Dubos)對健康更新的定義為:“人們最切望的健康未必是身體的活力和洋溢著健康感的狀態(tài),也不是長壽,而是指一種最適于達到各人給自己所訂的目標的狀態(tài)”。

亞健康是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功能低下的狀態(tài),是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tài),是一種動態(tài)的變化狀態(tài),現代化的社會在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實惠和物質豐富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許多人生煩惱,身心失調,壓力過大,缺乏運動等,如果健康駛向疾病的“生命列車”一旦啟動,常常只向前行進,多半是有去無回,所不同的只是“行進”速度的快慢。在從亞健康向疾病的轉移過程中,人類健康面臨極大威脅,生命質量大打折扣。

3、對亞健康的干預措施

以往的醫(yī)學主要是應付時常威脅人類的傳染性疾病,傳統(tǒng)的醫(yī)學對象就是“疾病”。很長一段時間,社會對醫(yī)學和醫(yī)生有著過高的奢望,認為良醫(yī)無所不能,事實并非如此,除感冒、感染、營養(yǎng)不良等少數單純生物性病變外,醫(yī)學對當今臨床絕大多數疾病,特別是嚴重威脅健康和生存的各種慢性疾病并無根治之法,能做的只是有所控制或緩解。

早在20年前,WHO的專家們指出,21世紀的醫(yī)學重心將是對病前狀態(tài)的干預和對疾病的有效防范。并預測20世紀有85%醫(yī)生從事臨床診斷治療工作,而到了21世紀,將需要85%醫(yī)生從事關注病前狀態(tài)的工作,仍坐在醫(yī)院里等病人求治的醫(yī)生將不超過15%。據估算,病前綜合干預所需的費用只是病后治療的15―23%。

3.1心身醫(yī)學干預亞健康

擁有數百萬會員的美國最大的保健組織“凱澤永恒”組織已經推出一項計劃,運用心身相互作用的方法對患有慢性病的病人提供幫助,這一方法已證實非常有效??茖W研究已證實,心身聯(lián)系確實存在。心身失調是因人的心理或情緒而導致或加重的真正的疾病。心身失調包括:因心理壓力導致的身體癥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所致的或對其發(fā)展過程產生影響的疾病等。專家認為,現在在日常保健中運用心身醫(yī)療原則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它是解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日益增長的手段之一。

亞健康多為心身性的,心因常起主導作用,而且個體的個性特征也常有著特殊意義。美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已經認定:具有過分的追求、敵意感過強的A型行為,是促成冠心病形成的高度危險因素。在35―55歲的人群中,具有這類行為特征者,若干年后有10%將發(fā)展成冠心病,而此類行為不明顯者患冠心病的還不到3.8%。另一方面,慣于自我克制,情緒低沉、悲觀,又不太愿意讓負性情緒表達出來者(被稱作C型行為),其腫瘤發(fā)生率比A型行為者高出3倍。

3.2中醫(yī)干預亞健康

由中國中醫(yī)研究院承擔的北京市科委課題《亞健康人群中醫(yī)基本證侯流行病調查》是我國對亞健康人群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調查。調查對象為5000名35―55歲的普通群眾。在摸清亞健康在人群中發(fā)生的情況及中醫(yī)證侯分布的基礎上,建立亞健康狀態(tài)的中醫(yī)證侯學本底資料庫。

3.2.1上工治未病

嚴格來講,與現代醫(yī)學不同,中醫(yī)學并不專長于治病,而是擅長于調整狀態(tài)。所謂的氣虛、血虛、陽虛、陰虛、痰濕、郁證等,其實都是指的亞健康狀態(tài)。中醫(yī)歷來主張“治未病”,《黃帝內經》有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不亦晚乎?”由此可看出我們的祖先已認識到對疾病應“未雨綢纓、防患未然”的重要。強調高明的醫(yī)生應“先安未受邪之地”,即了解病態(tài)的發(fā)展可能趨勢,積極采取措施,杜絕防范其進一步發(fā)展。在這方面,中醫(yī)不僅理論觀點十分科學,而且通過近年的積累,形成了豐實有效的防范、調整措施和方法。

3.2.2調整不只是補

目前很多人對亞健康狀態(tài)糾治的理解就變成了服補品。中醫(yī)學認為,也許在過去,處于營養(yǎng)不良、虛弱狀態(tài)的人比較多,但今天,這類單純的虛弱者已不多見,大多數人只是由于緊張、壓力、心理應激,加上營養(yǎng)過剩、代謝失常,才促成了亞健康。因此,對于亞健康者來說,重要的是“調整”,而不是“補”,調整代謝、調整免疫、調整心腦血管功能和血液循環(huán),調整心身

功能狀態(tài)。

4、體育運動糾治亞健康是積極、有效、可靠的手段

根據全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提供的材料,體育人口各種慢性病的發(fā)病率低于非體育人口7.1%,職業(yè)病的發(fā)病率只有非體育人口的17%,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病率只有非體育人口的12%,吃藥、看病、住院情況的發(fā)生率普遍低于非體育人口;他們對自己身體、精神疲勞程度以及對體力衰退的評價,均優(yōu)于非體育人口。而且,他們的健康意識明顯好于非體育人口,具有不良嗜好(吸煙、酗酒)的體育人口也明顯少于非體育人口,體育人口在生活中有明顯不依賴營養(yǎng)保健品的傾向。

從本質上說,亞健康與不良的生活方式及行為有關,故進行行為上合理糾治十分重要。體育的重要價值就在于能改善人類的生活方式。文明發(fā)展的確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的益處,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不利和弊端,它嚴重壓制了人類的自由天性,極大地改變著人們億萬年進化中形成的、較為穩(wěn)固的生物機制,從而使人類發(fā)生了極大的不適應狀況。人類的當代疾病就是由此而引起的。精神的過渡緊張,腦力勞動的肆意增加,體力活動的日趨減少,生存環(huán)境的嚴重惡化等,都是引起當代疾病的罪魁禍首。

人類的體育活動,是惟一的一種能與這種生活格局相對抗的文化方式。人類只有在體育運動中,才能再一次地恢復原來“動物天性”,機能獲得新的“自由自在”,才能最有效地抵抗各種“異化”,消除文明力量對自己的“離心背叛”。體育的積極意義和主要的保健作用幾乎都是在這個“反抗文明”的過程中得以實現的。通過體育,人們可以在生理學的角度提高身體素質;可以在流行病的角度提高“宿主”質量;可以在生態(tài)學的角度提高人體的適應能力;可以在心理學上克服緊張、焦躁和不安;可以在社會學的角度建立新的社會關系;可以在哲學的角度做到真正的“返樸歸真”,克服“異化”……。這就是體育的價值,體育之所以被現代醫(yī)學一步步地包容在自己的懷抱之中,就是由于它在糾治人類行為疾病、改善人類體質狀況的過程中承擔著醫(yī)學目前所無法解決的難題。

健康觀念的轉變使醫(yī)學和體育逐步走到一起。醫(yī)學的主要任務由傳統(tǒng)的發(fā)現疾病并進行治療逐步向病前干預、防范過度,并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而體育的積極意義就在于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預防減少亞健康狀態(tài)的出現。體育運動可以塑造健康的人格,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行為,造就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因此,可以說體育健身活動不僅是解決身心健康問題、消除亞健康狀態(tài)的一種最積極、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而且它也是最方便、最廉價、最快樂的一種。

參考文獻:

[1]杜江偉.“全民健身”與“醫(yī)學預防”[J]。中國體育科技,2002.8

[2]田金華.體育運動與健康促進[J]。中國體育科技,2003.1

第9篇:亞健康發(fā)生的原因范文

中醫(yī)學研究認為,不舒服、難受就是病,是小病,是亞疾病。中醫(yī)將疾病分為三個階段:

養(yǎng)生階段―有自己感覺不到的癥狀(未病之病);

亞疾病階段―有不舒服、難受的癥狀(欲病之?。?;

疾病階段―有能確診的指標和癥狀(已病之?。?。

按照中醫(yī)的理論,我們得的大病、重病、難治的病,都是從輕到重、由表及里、從亞疾病發(fā)展成疾病的逐步演變過程。

中醫(yī)的“亞疾病理論”認為,在健康和疾病之間,自我感覺到不舒服、難受,出現種種還不能確診為疾病的

癥狀,這個階段就稱之為“亞疾病”。

亞疾病與亞健康的區(qū)別

亞疾病與亞健康的區(qū)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亞健康以是否達到疾病指標來劃分命名,沒有達到疾病指標但有不舒服癥狀的都可以稱為亞健康;而亞疾病是以癥狀(中醫(yī)叫證候群)來得出中醫(yī)的證候名,從而確定造成癥狀的原因來自于哪一個臟腑。可以說,人的難受狀態(tài)就是亞疾病的狀態(tài)。

二、亞健康雖然有了名稱,但目前還沒有診斷的儀器及有章可循的具體治療方案,體檢指標達到了疾病的數值,亞健康直接變成疾??;亞疾病現在有了亞疾病測評儀,能夠詳細診斷出亞疾病階段的各種證候分類,并且讓人的飲食、調理有章可循,通過中醫(yī)的辨證調理方法消除癥狀,遠離疾病。

三、亞健康傳遞給人們的信息是雖然亞但還是健康,也可以說是沒?。簛喖膊√嵝讶藗円匾曌约旱牟皇娣?、難受的癥狀,雖然是亞但也是疾病,是中醫(yī)說的欲病之病。

亞疾病的社會意義

一、提醒人們重視亞疾病 “亞疾病理論”能夠從觀念上引起大家對健康的重視,讓大家意識到,雖然是亞,但自

己處于小病、欲病之病的亞疾病階段,從而減少疾病發(fā)生的概率,使大家遠離疾病,提高生活質量。

二、避免重大疾病的產生 身心康國際機構公布的“亞疾病理論”的研究數據表明,抓住亞疾病階段的調理時機,可將各種疾病控制在亞疾病階段,使人們遠離大病、重病、難治的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并發(fā)癥,目前醫(yī)學界還沒有很好的控制方法,如果采用中醫(yī)的“亞疾病理論”,可以有效地控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

相關熱門標簽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一二三四中文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欧美区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高清毛片免费看|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日日啪夜夜爽|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麻豆成人av视频| 亚洲在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精品| 91狼人影院|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日本视频| eeuss影院久久|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 免费看光身美女|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国产乱来视频区| 少妇的逼水好多|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 色视频www国产| 欧美日本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性色av一级|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久久午夜福利片|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国产在线男女|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av黄色大香蕉|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欧美潮喷喷水|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天堂网av新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亚洲av福利一区|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在线播放无遮挡| 亚洲自拍偷在线|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欧美区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99热全是精品|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欧美+日韩+精品|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四区av|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深夜a级毛片|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日本黄大片高清|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人妻 亚洲 视频|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美女被艹到高潮喷水动态|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av一本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一二三区av|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日日撸夜夜添| 亚洲成人一二三区av|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国产亚洲最大av|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直男gayav资源|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综合色丁香网|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亚洲精品一二三| 少妇人妻 视频|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激情五月婷婷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赤兔流量卡办理|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成年av动漫网址|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男人舔奶头视频|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午夜爱爱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潮喷喷水|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午夜免费观看性视频|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国产 精品1| 精品酒店卫生间|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噜噜|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欧美日本视频|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久久影院123|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性久久影院|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如何舔出高潮|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99热全是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色视频www国产|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成人无遮挡网站|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91狼人影院|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亚洲性久久影院| 国产av不卡久久|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亚洲av一区综合| 国产色婷婷99|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 身体一侧抽搐|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5aaaaa淫片|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久久| 嫩草影院新地址| 成年女人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zozozo另类|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成年女人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高清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无大码| 丝袜脚勾引网站|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亚洲不卡免费看|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日本黄大片高清|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免费av观看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 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中文欧美无线码|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综合色丁香网|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联通29元200g的流量卡|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99久久人妻综合| 日韩伦理黄色片| 干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身体一侧抽搐|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99久久九九国产精品国产免费| 午夜免费鲁丝|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日日啪夜夜撸|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撸夜夜添|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在线观看片|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videos熟女内射|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日本wwww免费看|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久久午夜福利片|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中国三级夫妇交换|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禁无遮挡网站|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亚洲av福利一区| 高清毛片免费看|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亚洲综合色惰|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久久午夜福利片|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亚洲天堂av无毛|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亚洲最大成人av| 色5月婷婷丁香|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亚洲成色77777|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av在线蜜桃|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freevideosex欧美|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熟女av电影|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感艳星|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 大香蕉久久网|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日日啪夜夜爽|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久久热精品热|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老女人水多毛片|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鲁丝|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国产 一区精品|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又又久久亚洲欧美| 熟女av电影|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av在线蜜桃|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国产色婷婷99|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乱来视频区|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欧美97在线视频|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少妇人妻 视频|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嫩草影院新地址|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日韩伦理黄色片|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1000部很黄的大片|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色播亚洲综合网|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成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简卡轻食公司| 视频区图区小说|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亚洲av男天堂| 如何舔出高潮|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丝袜喷水一区|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大香蕉久久网|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别揉我奶头 嗯啊视频| 亚洲综合色惰| 欧美另类一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av福利一区|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av|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精品酒店卫生间|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videossex国产|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欧美3d第一页|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综合色丁香网|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