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云計算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該文通過分析影響醫(yī)療信息化建設與快速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對于云計算技術的概念、特點及其發(fā)展現狀進行了解,簡要介紹了云計算技術為醫(yī)療衛(wèi)生信息化建設提供的服務,分析了云計算技術為醫(yī)療信息化建設所帶來的益處,探討了云計算技術在醫(yī)療信息化應用中所面臨的挑戰(zhàn)。
關鍵詞:醫(yī)療信息化;云計算;云服務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03-0504-02
Talking about the Cloud Computing in Medical Information
LI Yue1, SUN Chao2, WU Jie3
(1.Hebei Union University,Tangshan 063000, China; 2.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Tangshan 063000, China; 3.Tangshan Industri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063004,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construc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nformation, understand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cloud computing, briefly introduce the services which cloud computing provides to medi? cal information, analyze the benefits that cloud computing support on the medical information,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of the cloud com? puting applications in medical information.
Key words: medical information; cloud computing; cloud services
1概述
1.1醫(yī)療衛(wèi)生信息化的現實意義
醫(yī)療衛(wèi)生信息化是實現衛(wèi)生體制飛速發(fā)展的一個強有力的技術保障,通過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及時提供病人的各種數字醫(yī)療信息,建立信息的共享、流動和智能運用,可以實現更加方便而快捷的醫(yī)療服務。對于提高醫(yī)療質量,降低醫(yī)療費用和改善病人對醫(yī)療服務的滿意度,推動各醫(yī)療機構醫(yī)患資源的靈活流動和結構優(yōu)化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1.2云計算對于加快醫(yī)療信息化發(fā)展的意義
云計算是目前國際上發(fā)展非常迅速的前沿學科,用軟件來集中管理所需要的相關資源,云計算為用戶提供計算能力的服務。因此,醫(yī)療衛(wèi)生企業(yè)如果需要這種簡單服務的話,就可以對此服務進行購買,而可以不用去進行這些設施的建設。云計算技術的出現,將給醫(yī)療信息化建設帶來一個全新的認識。探究如何利用云計算技術促進醫(yī)療信息化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2云計算概述
2.1云計算的概念及原理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處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處理(Grid Computing)的延伸發(fā)展。簡單的說,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超級計算模式,將那些分布在不同的個人電腦、各種服務器、甚至用戶的移動電話和其他電子設備上的大量軟硬件資源和應用服務集中在一起,協同工作。
云計算就是將互聯網作為平臺,按照一定的公開的標準,為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的數據存儲服務以及準確的網絡計算服務。有了云計算,小型企業(yè)用戶就不再需要購買大型的網絡計算設備,用戶所需要的應用程序可以運行在以互聯網為平臺的大規(guī)模的服務器群中,而不是運行在企業(yè)自己購買的服務器上。當用戶需要存儲或處理自己的數據時,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登陸互聯網來訪問云計算服務即可。2.2云計算的發(fā)展現狀
在我國,云計算技術發(fā)展的十分迅速,我們已經不能再簡單地把云計算理解為一個新興的技術,它已經作為一種嶄新的商業(yè)模式出現在我們眼前。分析目前的云計算應用,都充分體現了各種網絡服務已經成為云計算產業(yè)應用的重點服務,這些服務包括網 游、付費電視,還包括用戶所需要的各種個性化服務。
國內的很多大型軟件企業(yè)都紛紛成立了SaaS(軟件服務)部門,云計算在IT市場上的雛形正在逐步的形成,云計算為傳統IT產品的轉變帶來新的動力,同時也為供應商提供了全新的機遇。
3云計算與醫(yī)療衛(wèi)生信息化
3.1當前醫(yī)療衛(wèi)生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醫(yī)療信息化建設的標準不統一
現階段,醫(yī)療行業(yè)中的各種業(yè)務標準和規(guī)范尚處于逐步建立、完善的過程中,缺乏統一的標準。由于尚未提出統一的標準規(guī)范,各級醫(yī)院在醫(yī)院信息化建設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致使醫(yī)療信息化整體發(fā)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和影響。
2)醫(yī)療信息化建設發(fā)展不平衡
目前,我國的醫(yī)療信息化建設發(fā)展極為不平衡,較為發(fā)達地區(qū)的醫(yī)療信息化建設步伐較快,而經濟欠發(fā)達的地區(qū)的中小型醫(yī)院,由于醫(yī)院的資金投入、軟硬件資源的升級、管理和維護成本等問題,信息化建設的步伐非常緩慢,出現了各地區(qū)醫(yī)療信息化建設發(fā)展不平衡的局面。
3)醫(yī)療信息資源相對孤立
目前,病人的電子醫(yī)療記錄以及各種檢驗信息雖然已以電子病歷信息形式存儲于醫(yī)院的信息系統中,但是,在醫(yī)療機構之間基本沒有實現醫(yī)療信息資源的共享。所以,這樣非常不利用病人在治療過程中轉院,會診等情況的發(fā)生,給病人和院方帶來很多不便。
3.2云計算為醫(yī)療信息化提供的服務
1)在線軟件服務
各個醫(yī)院可以通過云計算服務商所提供的在線軟件服務,分享由系統提供的基礎設施,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定制專屬于自己的軟件應用。這種服務大量降低了現階段醫(yī)院在軟件支付上的費用。同時還可以解決各醫(yī)院信息系統良莠不齊、技術標準不能統一等問題。
2)存儲數據服務
云計算給醫(yī)療機構所提供的數據存儲的服務,為醫(yī)療機構提供了一個信息整合的平臺,醫(yī)療信息可以在云計算服務器中保存,能夠達到共享和交流的作用。從而改變了醫(yī)院以獨立單位的形式管理,改變醫(yī)院現有的信息孤島的局面。
3)租借硬件服務
當前,醫(yī)院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在服務器的購置,管理及維護方面耗費很大,很多中小型醫(yī)院由于資金短缺,在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上遲遲不能有長足的發(fā)展。由云計算服務商所提供的硬件租借服務,可實現統一的服務器管理維護,減少醫(yī)院維護成本。醫(yī)院可以根據需要對硬件服務器等設備進行租借,能夠大大減少醫(yī)院對相關基礎設施的成本開支,從而降低了醫(yī)療衛(wèi)生信息化建設的門檻,更有利于改善醫(yī)療衛(wèi)生信息化建設不普及的現狀。
4)分析計算服務
由于目前各個醫(yī)院對于醫(yī)療數據只是簡單的收集和整理,這種數據服務已經不能滿足從業(yè)醫(yī)師的需求。由云計算所提供的計算分析服務可以對海量的醫(yī)療相關數據的精細加工和深度利用可以有效的提高醫(yī)療質量,更方便的為從業(yè)醫(yī)師提供大量的科學證據來進行高效率、高質量的診斷。
4結束語
當前,醫(yī)療信息化已成為各醫(yī)療機構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醫(yī)療機構之間的醫(yī)療資源的共享與交流,能夠實現醫(yī)療服務資源的最優(yōu)整合和最大協同效應。云計算是一種更加靈活、高效、低成本、節(jié)能的信息運作的全新方式,是自互聯網革命以來IT產業(yè)最深刻的變革,也是信息技術長期發(fā)展和積累之集大成。在醫(yī)療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把握云計算的實質內涵及發(fā)展趨勢,充分地運用云計算平臺建設和應用的實踐經驗,為我國的醫(yī)療信息化服務。
參考文獻:
[1]胡新平,張志美,董建成.基于云計算理念與技術的醫(yī)療信息化[J].醫(yī)學信息學雜志,2010(3).
[2]劉凡茂.基于云計算的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信息化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0.
[3]胡新平,張志美,蔣葵,等.數字化醫(yī)院建設體系結構研究[J].中國數字醫(yī)學,2010(2).
[4]任寧,侯春英.云計算在職業(yè)教育信息化中的應用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4).
[關鍵詞]云計算技術;信息化;醫(yī)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一些高新技術開始涌現,如計算機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其中,云技術計算開始應用在各領域。在國外,云計算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尤其是在軍用和民用兩大方面,對電子技術有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但是,我國的云計算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只應用在一些安全領域,在民用方面,還是云存儲技術的應用規(guī)模較大。本文重點分析了云計算技術在醫(y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分析其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1云計算技術概述
云計算技術是將各種類型的計算作為主體,利用網絡對數據和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并形成新型的計算方式,對大型的數據以共享的方式進行計算和處置,但其主要還是利用互聯網平臺處理數據。云計算技術還有很多優(yōu)點,如操作容易、成本低、程序簡易、時間短、數據安全性高和計算能力強等。云計算技術的這些優(yōu)點可以充分節(jié)約資源,大幅度提升人們對計算機設備的需求,還可以有效降低數據泄露的風險,保障資料不會被他人惡意盜用,從而減少因用戶資料被盜用而引起的一些嚴重后果,進一步保證使用計算機技術時的安全。
2醫(yī)院的信息化需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醫(yī)院作為衛(wèi)生系統中的重要單位,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而作為社會中的重要組成因素,也必須融入信息社會中,以便更好地為社會服務?;诖?,醫(yī)院必須將原有的管理模式轉變?yōu)樾畔⒒芾砟J剑⑿畔⒒芾砗蛿底只芾碜鳛楹诵?,在醫(yī)院內部建立完整的信息處理系統,進而可以最大程度地為醫(y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同時,醫(yī)院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辦公自動化系統、教學信息化系統、健康咨詢系統和醫(yī)療研究系統。此外,醫(yī)院還可以利用現代化的設備和信息技術,使患者享受到遠程醫(yī)療監(jiān)控、遠程醫(yī)療服務等各種特殊服務。到目前為止,我國醫(yī)院的信息化建設已經經歷了3個階段:第1階段為單機單用,第2階段為獨立系統的多機多部門,第3階段為全院級的局域網絡化應用。
3云計算技術在醫(y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
3.1患者病例信息的共享功能
醫(yī)院經常會發(fā)生患者病歷信息丟失或損壞的事件,嚴重阻礙了醫(yī)療活動的進程。若醫(yī)院將患者的病歷轉化為電子模式,并實現患者病例信息的共享,就可以避免這樣的問題,不僅有效減少了問診時間,使一些已經檢查過的項目不在進行重復檢查,減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還不耽誤治療的時間。病例共享信息化平臺對于醫(yī)院、衛(wèi)生管理部門、患者來說都是有益處的。醫(yī)院可以通過資源共享信息化平臺快速獲取患者的相關資料,還可以通過移動設備從云端下載三維的醫(yī)學圖像,使醫(yī)生詳細了解患者身體各個部位的具體情況,從而提高診斷結果的準確性;患者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隨時查看自己的病歷資料,從而節(jié)省一些不必要的支出。
3.2處理醫(yī)學影像信息
在當前的醫(yī)療活動中,醫(yī)生在為患者檢查和治療時需要借助影像設施,如超聲、磁共振、X光和CT等。影像設施的檢查結果通常是以電子信息的形式呈現,與一般病例的電子信息數據完全不同,影像結果數據需要很大的空間才能完成存儲工作,且一些高質量的醫(yī)療圖像資料的要求比較多,如規(guī)范多、標準高,而云計算技術的優(yōu)勢之一就是存儲空間大、吞吐率高、傳輸率高。例如,醫(yī)院的一些高質量的醫(yī)學圖像數據高達上千GB,而且一份數據還有很多個副本,所以可以使用云計算技術進行存儲,將上百臺計算機存儲的數據進行整合管理,這些功能協同工作,不僅可以存儲數據,還可以對外提供業(yè)務訪問。同時,云計算技術的儲存功能可以通過多種功能,將網絡平臺中的各種類型的存儲設備利用網絡技術集合在一起,如集群應用、分布式的文件系統、網格技術等。云計算技術提供的存儲服務,完美解決了醫(yī)學影像檢查結果的存儲問題,推動了醫(yī)院的信息化建設進程。
3.3為醫(yī)院提供軟件服務
云計算技術可以通過租用服務的方式為醫(yī)院提供相關軟件的服務,醫(yī)院可以根據自身需求租用所需軟件。另外,軟件供應商通過云計算技術對醫(yī)院的應用軟件進行開發(fā)和維護,通過降低軟件的實際成本,規(guī)避醫(yī)院在信息化建設中可能出現的投資風險。
4云計算對醫(yī)院信息化建設的影響
云計算是效用計算和網格計算,是一系列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完美結合的產物。我國醫(yī)院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通過信息的區(qū)域共享,區(qū)域內的醫(yī)院都能查看患者的病歷信息和檢驗報告。云存儲中心是醫(yī)院的核心資料庫,對整個信息化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其高性能、高擴展性、開放式的歸檔設計與統一的維護和配置管理等優(yōu)勢,為醫(yī)護人員的診斷治療等行為提供了便捷,還可以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隨時隨地訪問庫資料。醫(yī)院的信息化建設采用租用軟件的方式,不僅節(jié)省了資金支出、降低了投資風險,還能使醫(yī)院享受到相應的軟件增值服務、系統維護和優(yōu)化服務。從某種角度上來講,云計算技術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基礎上,還可以防止病毒、木馬入侵,降低用戶賬戶被盜的概率,以此來保障用戶的財產安全。醫(yī)院在認識到云計算技術的優(yōu)點后,這種技術將被廣泛地應用于醫(yī)院信息化的建設中。云計算技術解決了醫(yī)院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很多問題,但是,對于數據的安全性、患者信息的保密性、云計算技術的兼容性等問題還需要做進一步研究。隨著這些問題的逐步解決,醫(yī)院的信息化建設也會進一步完善。綜上所述,醫(yī)院將云計算技術運用在信息化建設中,完成醫(yī)院醫(yī)療數據信息的共享,使醫(yī)院的醫(yī)療資源得到合理分配,從而能夠提高醫(y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還能有效節(jié)約成本、充分利用所有資源,對于醫(yī)院的管理和監(jiān)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1]周渝霞,李源,劉道踐,等.云計算技術在醫(yī)療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J].中國數字醫(yī)學,2013(9).
[2]姜維寧.云計算在醫(y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
[3]魯曉舟.計算機云計算技術在現代醫(yī)療系統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及前景展望[J].經營管理者,2012(15).
[4]韓春陽.云計算技術在醫(y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實踐應用分析探討[J].中國新通信,2014(22).
[5]郭鑫,李麗潔.云計算技術在醫(yī)療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2016(10).
[6]趙文文.云計算技術在醫(yī)院的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解析[J].移動信息,2016(12).
[7]王志宇.云計算技術在醫(yī)院信息化建設的應用探討[J].通訊世界,2016(6).
[8]李鑫.云計算技術在醫(y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7(6).
[9]侯佳音,史淳樵.云計算技術在醫(yī)院的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16(5).
[10]張會彥,申彩虹,郭士琪.云計算技術在中小企業(yè)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企業(yè)導報,2016(1).
【關鍵詞】云計算;醫(yī)院信息化;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042-02
在信息化建設大行其道的當代,云計算作為信息技術的前沿領域大受關注。云計算技術在眾人矚目下不斷發(fā)展,且正逐步運用到各行各業(yè),來幫助其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前景。醫(yī)院,作為社會民生的基礎設施,其發(fā)展尤其需要重視。近幾年來,醫(yī)院信息化建設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和完善,而由于人們對醫(yī)療事業(yè)的重視,云計算技術也逐步運用到醫(yī)療的發(fā)展中。云計算技術的研究應用對于改變醫(yī)療衛(wèi)生行業(yè)的傳統信息化建設方案,具有極大的意義。
1 醫(yī)院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醫(yī)院信息化是當代醫(yī)院科學管理和醫(yī)學科技發(fā)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社會信息化諸多領域中相當熱門而又復雜艱難的一個方面。而醫(yī)院信息化建設對于發(fā)展人民衛(wèi)生事業(y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正因為如此,我國對于醫(yī)院信息化的發(fā)展需要重點關注,了解清楚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正確的措施。
我國對醫(yī)院信息化現狀的調查上,力求做到對實際情況了解得更全面、更準確、更可靠。只有這樣,在醫(yī)院的管理工作上,才能做到科學而又高效。醫(yī)院的信息系統改善了醫(yī)院的管理流程,提高了醫(yī)院的醫(yī)療質量,降低了患者的診療費用。這樣可以更好地服務患者,提高了患者對醫(yī)院服務的滿意度。醫(yī)院的信息系統從最開始的財務收費模式,到如今的以患者信息為核心的醫(yī)院信息管理系統、臨床檢驗系統、電子病歷等大大小小的幾十套系統。
由于各地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對醫(yī)療事業(yè)的投入力度大小不一,在信息化建設的水平上也有所不同?;颊邔Υ笮歪t(yī)院的高技術醫(yī)療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大型醫(yī)院的信息系統的提升成為提高我國醫(yī)療質量的必然要求。云計算作為信息技術的前沿,對于發(fā)展和提升醫(yī)院信息系統具有很大的作用。
2 云計算的研究現狀
1、國外的云計算技術發(fā)展
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麥卡錫先生就曾說過:“計算遲早有一天會變成一種公用基礎設施”,這意味著計算能力可以作為一種商品來流通。2006年,亞馬遜推出了彈性計算云的服務,同年8月,谷歌CEO首次提出了云計算的概念,至此拉開了云計算技術發(fā)展的序幕。云計算技術一經推出,迅速受到各界的追捧和研究。很多國際大公司,比如微軟、英特爾、IBM等紛紛開始推出云計算產品及服務。國外對于云計算有多種定義,有人說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新方式;也有人認為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很大企業(yè)則認為云計算是一種工作環(huán)境。
2、國內對云計算的研究狀況
我國在云計算技術上起步較晚,但是起點比較高,未來的發(fā)展和提升空間巨大。國內的學者緊跟國際的云計算研究步伐,從信息化建設來看,我們國家多是借鑒國外的高端技術。有了一定的基礎,我們國家自己也在努力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爭取使我國在信息技術上追趕上發(fā)展教早的國家。目前,我國在云計算應用方面的學術研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上:一是對于云計算自身的研究,二是對于信息技術在社會保障應用的研究。云計算在不久的將來,仍將是一門新興的信息技術,我國在云計算技術方面的支出也將迅速增長。
3 云計算與醫(yī)院信息化的應用研究
1、云計算技術在醫(yī)院信息化系統中應用的可行性
隨著病人數量的增長,醫(yī)院信息系統不斷進行細分,也越來越專業(yè)。醫(yī)院的數據量的增長速度以爆炸式在提高,同時因為醫(yī)院在不斷采購更多、更先進的電子設備來保障各種應用的運行,數據和設備的管理成為難點。而云計算是一種計算模式,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解決服務器與終端之間數據資源的共享,使得電子設備資源利用最大化。在云計算的應用模式中醫(yī)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應用所需的信息資源,并且云計算技術可以用于調整系統軟件進行開發(fā)測試。
2、云終端桌面
目前,我國的云終端桌面技術比較成熟,它的實現是對服務器和存儲數據中心云計算的補充。云終端桌面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實現資源利用管理最大化,而且對于醫(yī)院來說也比較容易接受和實現。云終端桌面構筑了一個統一的云計算平臺,實現了信息的統一調度管理。同時,它也解決了傳統終端帶來的信息安全和辦公效率等多方面的問題。
3、區(qū)域醫(yī)療云平臺
我國在新醫(yī)改中明確提出了“加快醫(yī)療衛(wèi)生信息系統的建設,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重點,構建鄉(xiāng)村和社區(qū)衛(wèi)生信息網絡平臺”,新醫(yī)改中的這一要求使得區(qū)域醫(yī)療成為國家醫(yī)療衛(wèi)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以前,在傳統的醫(yī)院中,病人的基本信息是不共享的,且醫(yī)院與醫(yī)院之間的交流較少?,F在,運用云計算技術的應用研究成果來支持醫(yī)院信息化建設,建設區(qū)域醫(yī)療云平臺,這樣有利于“人人享有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保障”目標的實現。
結語:
在云計算技術帶來的信息技術變革中,醫(yī)院可以抓住這個機會來完善自己的信息化建設。醫(yī)院可以先在自己的內部實現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考慮建立區(qū)域醫(yī)療服務平臺。在具體實踐運用中,云計算技術在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可能會出現不足以及困難。這就需要我們的學者和專家們不斷進行研究實驗,國家和政府也要重視和關注,并利用財政來給予支持。
參考文獻:
[1]姜維寧,云計算在醫(y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技術,2013,(05)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 云計算 關鍵技術 應用
移動互聯網作為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相互結合的網絡模式,主要移動網絡和手機相互融合的經營模式。目前,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fā)展,移動網絡得到不斷完善與更新,在各行各業(yè)中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應用。目前移動互聯網行業(yè)成為了發(fā)展最快、前景最好的業(yè)務之一。
1 移動互聯網概述
隨著我國智能手機的廣泛推廣與應用,3G、4G等移動網絡和WiFi覆蓋技術日益成熟,從而促進了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fā)展。2013年12月,我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國移動通信行業(yè)頒發(fā)了TD-LTE式的4G牌照,從中標志著中國移動互聯網正式進入4G 時代。
目前,移動互聯網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fā)展。一些APP應用軟件成為了人們交流的主要工具,如騰訊的微信、新浪的微博等。隨著APP應用軟件工具的廣泛應用,供應商需要處理的用戶數據將不斷增長,在確保用戶體驗的情況下如何平衡負載成為了供應商首要解決的問題。而云計算的出現,可以將復雜的計算與數據處理交給具有自動平衡負載和超級計算能力的云系統進行處理,從而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從中可以看出,移動云計算是移動互聯網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2 云計算概念及關鍵技術
2.1 云計算概念
云主要是通過采用虛擬化技術把大量的計算資源轉換成的一個虛擬資源池,而云計算是指云的計算模式,其計算的目的是從用戶終端把計算過程轉移到云端。用戶以按需租用的方式通過網絡連接從云端取得自己所需的數據存儲、合理計算及數據庫等服務。用戶不需要擁有較高的專業(yè)水平,也不需要直接對云設備進行操作,只需要通過客戶端直接使用服務就可以了。
2.2 云計算的關鍵技術
目前而言,云計算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數據存儲技術和虛擬化技術2種。
3 云計算在移動互聯網中的應用
3.1 移動云計算服務架構
根據云計算的特點可以看出,云計算具有很強的計算能力,主要是借助移動終端向用戶提供服務。然而,由于移動終端自身的便攜性和移動性,從中使得移動云計算成為了目前最為流行的終端設備。其次,隨著無線網絡不斷優(yōu)化與改進,云計算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空間將會越來越大。
3.2 云計算在移動互聯網中的應用特點
3.2.1 低成本
移動云計算主要把計算與存儲交給云端處理,客戶端只需要通過瀏覽器獲取服務,這大大降低了終端性能要求。同時,云計算采用按需付費的消費模式,用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使用資源支付費用,這樣有效地減少用戶成本。
3.2.2 智能均衡負載
移動云計算中主要采用負載均衡技術,這種技術通過將重負載的運算分配到多臺節(jié)點設備進行處理,同時把匯總結果返回給用戶,這樣可以大幅度提升整個系統的處理能力。
3.2.3 無限存儲能力
目前,移動終端的存儲空間比較有限,無法滿足一些用戶的需求,而用戶可以通過移動云計算技術將終端的照片、通訊錄、短信等傳到云端,從而大大減少終端的存儲壓力,同時為用戶終端提供無限的存儲空間。
3.2.4 靈活性
用戶可以把所有的數據存儲在云端,并通過一臺終端和網絡便可隨時隨地查看、修改所需資料,因此移動云計算技術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3.3 云計算在移動互聯網應用中面臨的問題
隨著4G網絡的來臨和云計算的廣泛應用,移動互聯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便利,便同時也將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具體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3.3.1 云端安全
云計算環(huán)境下,數據的所有權和管理權都具有隔離性。用戶將自己的數據交給云計算服務商,而云計算服務商缺乏說服用戶相信其數據被正確使用的理由,如數據是否被篡改,是否被云服務商泄露等,用戶對數據安全的擔憂阻礙了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
3.3.2 移動終端安全
智能終端自身存在的威脅。例如,一些操作人員通過操作系統的漏洞竊取用戶信息,利用病毒和惡意代碼破壞計算機系統等,同時瀏覽器普遍成為云服務應用的客戶端,目前互聯網的瀏覽器仍然存在著許多軟件漏洞,從而給終端帶來了一些侵犯的風險。
3.3.3 無線網絡安全
目前無線網絡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由于其自身是一種發(fā)散性網絡,因此存在著眾多不安全性。云計算環(huán)境下,用戶通過無線信道傳輸數據,這種傳播方式增加了數據被非法篡改的可能性。例如,一些非法用戶以假冒身份進入無線網絡,同時對無線網絡進行破壞。
綜上分析,移動云計算將要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見表1。
目前而言,移動云計算仍然處于一個初步發(fā)展階段,隨著4G網絡不斷發(fā)展與完善,加快了移動互聯網與云計算、物聯網的融合,從中使得移動云計算在各個領域的信息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目前人們已將旅游作為一種生活放松方式,利用移動云計算技術構建智能的移動云旅游系統,用戶可隨時隨地對旅游計劃進行預定和修改。
4 結束語
移動云計算作為移動通信行業(yè)在未來的發(fā)展趨勢,改變了信息產業(yè)發(fā)展模式,但同時在發(fā)展過程中將會面臨一些難題,因此,如何有效解決云計算在移動互聯網應用中的安全隱患,促進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具有意要的意義。本文主要探討了云計算在移動互聯網中的應用,旨在為同行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張云龍.3G和4G網絡的對比[J].電子測試,2013(10).
[2]王虹.基于4G環(huán)境下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研究[J].西安郵電大學學報,2014,19(4).
從“女文青”到“女總裁”
提起網絡安全,陳怡樺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這位看似文弱的“文藝女生”,自1988年趨勢科技創(chuàng)辦以來,就一直與網絡病毒和黑客戰(zhàn)斗,領導趨勢科技成為世界上最具創(chuàng)意的信息安全公司。在她的帶領下,趨勢科技憑借自主研發(fā)的新一代TDA長期而有效的威脅管理,有力地抗擊著APT(高級持續(xù)性威脅) 對云計算安全的攻擊。在全球“殺毒”領域,趨勢科技可謂“云端”病毒的克星。
陳怡樺畢業(yè)于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系,后在美國得州大學主修國際企業(yè)管理,“走文學之路”一直是她的夢想。現實即便是走不上夢想的路,也可以很精彩。1988年,陳怡樺與姐姐陳怡蓁、姐夫張明正創(chuàng)辦趨勢科技。此后近15年的時間里,陳怡樺從“女文青”變身IT業(yè)技術強人,后又成為CEO。
“如果不是姐姐和姐夫的多次邀請,也許我會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路上一直走下來?!标愨鶚逭f,“2003年,父親過世,在父親的葬禮前,姐夫問我要不要做CEO?!贝饲?,可以躲在姐姐、姐夫后面做自己高興的事,但父親過世后,她知道,她將告別從前的瀟灑和隨性,擔起帶領團隊闖天下的重擔。
1988至1996年,陳怡樺在公司任執(zhí)行副總裁,1996至2004年擔任CTO。2004年年初,憑借杰出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領導才能,陳怡樺被任命為CEO,并于當年與微軟的比爾·蓋茨、思科的錢伯斯等人一道被評選為“全球網絡業(yè)5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2011年,陳怡樺被《eWeek》《CIOInsight》和《Baseline》三本雜志評選為全球100位信息界最具影響力人物排名的第29位,排名僅次于蘋果前任CEO喬布斯。此外,她還被《InformationSecurity》雜志評選為5位最具影響力的“WomenofVision”(最具遠見女性)之一,同時也是全球首位獲得“計算機安全終身成就獎”的女性。
全球面臨“網絡間諜威脅”
“2002年,我們一年處理的病毒差不多只有5000個。而現在,每一秒鐘我們都能看到新的威脅出現。監(jiān)測顯示,目前高技術含量的網絡病毒入侵事件,幾乎每5分鐘就發(fā)生一次。全球范圍內,50%的企業(yè)網絡自以為有了防火墻;有的企業(yè)錯誤地認為,他們只有內網,沒有外網,不會被病毒入侵。但事實上,不管是內網還是外網,超過90%的企業(yè)網絡里都有潛藏的惡性程序,其中75%潛藏的是僵尸程序。”
陳怡樺指出,APT已如洪水般不斷威脅著企業(yè)的數據安全?!八^APT,是黑客以竊取核心資料為目的,針對客戶所發(fā)動的網絡攻擊和侵襲行為,是一種蓄謀已久的‘惡意商業(yè)間諜威脅’。這種行為往往經過長期的經營與策劃,并具備高度的隱蔽性?!?/p>
陳怡樺表示,APT入侵客戶的途徑,或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USB等移動設備為目標和攻擊對象,或以電子郵件方式,入侵企業(yè)信息系統。
“隨著病毒入侵的方式不斷升級,我們會發(fā)現,電子郵箱里的郵件越來越真假難辨。通過對一些受到APT攻擊的大型企業(yè)的觀察,我們發(fā)現,這些企業(yè)受到的威脅,往往與員工遭遇惡意郵件有關。一般情況下,黑客會針對某些特定員工發(fā)送釣魚郵件,以此作為使用APT手法進行攻擊的源頭?!标愨鶚逭J為,不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可以有效阻止一部分惡意程序的攻擊。
陳怡樺說,APT攻擊企業(yè)網絡的另一個手段,是利用防火墻、服務器等系統的漏洞,繼而獲取訪問企業(yè)網絡的有效憑證信息?!癆PT正在通過一切方式,繞過基于代碼的傳統安全方案(如防病毒軟件、防火墻、IPS等),并更長時間地潛伏在系統中,讓傳統防御體系難以偵測?!?/p>
中國須開始注意云安全
“云計算的廣泛使用,極大地催生了云安全這一新興市場?!标愨鶚逭f,每當IT環(huán)境有大改變的時候,趨勢科技一定作為一個先鋒,讓這個IT的改變安全著陸?!霸啤币涞兀欢ㄒ踩涞?。“我很少說趨勢科技要做多大的公司,但我們每次都講我們一定要做最先進的、最了解IT界產業(yè)變革而提供最好安全解決方案的公司。我們非常強調預見,《孫子兵法》上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要知道IT界將會怎么改變,還要知道黑客怎么攻擊,這兩樣的預見才能讓我們提出好的解決方案。這是趨勢科技20多年來一直做的事情?!?/p>
面對網絡威脅風起云涌的變化,陳怡樺稱,趨勢科技早就預見到在云安全領域會滋生的新變化?,F在,移動互聯的發(fā)展帶來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爆炸式增長(僅去年全球就有4.27億部智能手機售出),這催生了數以十萬計的移動應用程序,這些App應用現已成為地下黑色產業(yè)鏈的集中攻擊目標。伴隨著BYOD的工作模式成為潮流,這使得企業(yè)的核心信息越來越置于危險的境地。所以在移動領域,趨勢科技已開發(fā)出一套全面保護企業(yè)和個人移動終端的設備、系統和應用層面安全的解決方案以全面保護移動智能終端安全。
談及云落地,陳怡樺認為,與目前中國各地如火如荼地興建云計算的場面相比,云安全市場還未到爆發(fā)期。目前中國云計算落地的第一步一定是做好基礎架構(如數據中心),并非安全。而從企業(yè)的角度來看,使用云計算產品的企業(yè)占到了60%~70%,但是企業(yè)在接受云服務之后,云服務本身并沒有被保護。在城堡外面再修筑一條護城河來保護堡內設施的設想已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因為服務器數據和關鍵業(yè)務虛擬化及移動化后,安全和保護措施需要緊跟其后并立即到位。
防對手不如專注黑客
提起行業(yè)競爭,陳怡樺認為:“我們唯一的對手是黑客?!壁厔菘萍紡牟缓屯悘S商相比較,而是花更多時間注意客戶需要什么。
關鍵詞:云計算;移動學習平臺;個性化學習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4)03-0067-03
一、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無線通信網絡、移動終端設備的發(fā)展,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重大變革,移動學習作為新興的一種泛在學習方式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移動學習使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學習,不再受時間和場地的限制,在便捷性和靈活性等多個方面比傳統的學習模式更具優(yōu)勢。[1]
雖說移動學習在我國已經初具規(guī)模,但還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移動終端的限制、移動學習資源的稀缺、沒有考慮學習者特性等是限制移動學習發(fā)展的關鍵問題。云計算在教育領域的不斷展開,特別是云教育應用平臺的誕生為解決移動學習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云計算將計算及存儲任務放在云服務器中進行,使在較低配置的終端也能實現大規(guī)模的計算和存儲,擺脫了終端設備的限制。借助云端服務器提供的云存儲使學習資源得到最大整合,實現移動學習資源的人人共享,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移動學習資源稀缺的現狀。現今教育理念提倡要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因人因材施教,[2]因此體現個性化學習和服務的移動學習平臺將是今后發(fā)展的趨勢。本文在云計算環(huán)境下,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個性化移動學習平臺的研究,旨在探索基于云計算的個性化移動學習平臺的系統構建。
二、基于云計算的個性化移動學習平臺需求分析
從歷年的Standish Group報告分析看,導致項目失敗的最重要原因與需求有關。如他們曾對23000個項目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只有約26%的項目能獲得成功,而在這些高達74%的不成功項目中,有約60%的失敗是源于需求問題。[3]因此,成功開發(fā)基于云計算的個性化移動學習平臺的前提是準確的信息獲取和需求分析。本課題組前期通過大量的文獻閱讀,并輔助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某高校500名學生進行隨機調查,以期對移動學習平臺在高校教育應用中的迫切性以及應用的可行性進行分析。
1.迫切性分析
在隨機調查的500名高校學生中,雖說現在使用移動學習平臺進行學習的人數并不多,但問及將來如果提供移動學習平臺,93%的人選擇會去使用,其中78%的人選擇會經常使用,而選擇移動學習的主要原因是移動學習本身隨時隨地的便捷性。以往在網絡平臺學習過程中,90%的人認為存在學習不豐富、分布散亂等問題,學生迫切需要高效快捷地獲取所需的學習資源。而100%的調查者都希望平臺能依據個人特征進行個性化定制,智能地提供符合學習者個性化需求的服務。由此可見,學習者迫切需要一個能夠高效快捷獲取學習資源且體現學習者特性的移動學習平臺。
2.可行性分析
移動終端的普及以及高速無線網絡的廣泛覆蓋使基于云計算的移動學習的大規(guī)模應用成為可能。以 Ipad為代表的新型平板電腦、以 Android為代表的智能手機和便攜式上網本等移動終端也在快速普及,這使移動終端設備豐富多樣。在隨機調查的500名高校學生中,已經達到人手一機,其中,智能手機用戶比例高達98%,而81%的學生有不止一種移動終端設備,這為移動學習平臺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用戶支持。同時,另一方面,云計算技術及 3G 網絡將提供各種基于移動互聯網信息業(yè)務,這為移動學習平臺的建設奠定了很好的技術基礎。移動終端設備的廣泛普及、高速無線網絡的強大覆蓋,以及云計算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我們建立基于云計算的移動學習平臺成為可能。
三、基于云計算的個性化移動學習平臺設計
1.總體構架
移動學習平臺以學生為主體,以泛在化學習為目的,基于云技術,構建人人通的網絡環(huán)境; 借助云端服務器,實現知識模塊的云存儲,完善學習資源的共建共享;通過構建學生個性化學習空間、推送個性化資源、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其具體架構如圖1所示:
2.具體設計
(1)構建人人通的網絡環(huán)境:基于云端服務器,借助云端服務器提供的云服務實現資源的人人共享;通過云計算協同操作服務,實現協同操作的辦公功能,實現網絡空間的人與人的多重交互機制和協同學習、工作。如圖2所示。
①云服務端
處于同一個“云環(huán)境”下的教師和學生,可以在任何一臺電腦上登入使用云端服務,運行云端的軟件、上傳下載和瀏覽云端資源。基于云端服務器為用戶提供服務,運行云端的軟件、上傳下載和瀏覽云端資源對用戶端設備的要求極低,師生只需要一個極為簡單的上網設備,如同上網本、ipad、智能手機等手持終端就可以借助云端服務器提供的云服務在網絡中自由穿梭,實現學院師生網絡人人通的目標。借助人人通的網絡環(huán)境和豐富的資源云,學習者可以實現隨時隨地的泛在學習、向教師和同學提出疑問,教師也可以隨時隨地答疑或者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進行網絡人人通的構建。
②云協同服務
云計算同時還提供協同操作的一種辦公室形態(tài)云計算服務,朋友、同學或同事可以登入并和你一起在一樣的文件上工作,實現協同操作的辦公功能,如:為一個項目在云端服務器建立一個項目材料文件,一個項目團隊每個成員各自根據分工開展工作,每個成員都可以查看到其他成員的工作進展,學習其他成員最新工作成果。此類協同操作功能對班級同學自主協作學習有極大的幫助,實現網絡空間的人與人的多重交互機制和協同學習、工作。
(2)構建移動學習云資源:依據移動學習特性,進行移動學習資源設計。移動資源采用知識模塊化分割的方法,將學習內容依據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劃分成一個個相對獨立,但又自成體系的微型知識模塊,通過模塊之間的組合,構成新的主題,利用云技術實現知識模塊的云存儲,完善實踐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機制,實現知識模塊的再組合,避免資源重復建設。實現教師和學生“按需使用、個性化推送”共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服務。如圖3所示。
(3)搭建個性化移動學習平臺:個性化移動學習平臺有別于傳統學習平臺,傳遞信息、信息交互、資源共享上的獨特優(yōu)勢,是學生的學習實現真正意義的個性化,個性化移動學習空間的建設以學?!霸骗h(huán)境”下的資源云為資源支撐,利用學生信息填寫和學習過程記錄,獲取學生個性化特征,推理學生個性化需求。
搭建移動學習平臺,通過構建學生個性化學習空間、推送個性化資源、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實現個性化學習需求。如圖4所示:
①個性化學習空間:學習平臺構建一系列功能模式,通過學習者注冊登錄,依據個人喜好和學習需求,選擇個性化功能模塊。最終搭建體現學生個性化需求的獨立學習空間,學生自我學習空間就如現實中的書房,有自己需要的圖書、學習試卷、學習軌跡以及需要的學習工具,構建充分體現個性化的學習空間。
②個性化推送:以前期整合的資源云為資源、以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為基礎,采用人工推送和智能推送兩種推送機制并用的推送方式。人工推送由權威的負責人員依據教學計劃和學生學習情況,挑選優(yōu)秀學習資源進行人工推送,主動為學習者推送所需的個性化資源,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智能推送基于學習者興趣和學習需求,按照其搜索軌跡,將云資源屬性進行關系推理,并以此提取相關資源推送給學習者,摒除學習者面對海量資源的迷航現象,阻斷自主學習的進程,保障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實現資源的個性化要求。
③個性化服務:平臺構建個性化的在線學習指導和在線答疑服務,結合學習者學習軌跡,發(fā)現學習者學習問題,評價學習者學習習慣、學習情況,為學習量身定做學習計劃,并為學習者查漏補缺,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
四、總結
本文將云計算技術運用到移動學習平臺的構建中,在調研基礎上對平臺進行了詳細的設計。通過構建泛在學習環(huán)境,打破學習場所和時間的限制;通過構建學生個性化學習空間、推送個性化資源、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的移動學習平臺,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下一步工作是依據設計方案進行平臺的開發(fā)及對本平臺實際學習效果的驗證??傊S著云計算技術的發(fā)展,用戶可以通過移動終端來隨時隨地進行學習,這不僅為在校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便捷高效的學習途徑,也為社會各階層人士終身學習及邊遠地區(qū)和不發(fā)達地區(qū)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劉建設,李青,劉金梅.移動學習研究現狀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07(7): 21-36.
【關鍵詞】云計算;資源調度;輪詢系統
1.目前云計算的發(fā)展
目前,如何實現資源和計算能力的分布式共享以及應對當前互聯網數據量高速增長的勢頭,是目前互聯網界亟待解決的問題。正是在這樣一個發(fā)展背景下,云計算應運而生。
云計算是一種新興的計算模型,也是目前國內外商業(yè)和科研機構研究的熱點之一。虛擬化技術是云計算中的一個重要特點。在云計算環(huán)境下,虛擬技術將網絡中的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等虛擬成一個資源池,統一靈活調配。每一個應用的部署環(huán)境和物理平臺無關,通過虛擬平臺進行管理實現對應用的擴展、遷移和備份。資源的分配和調度是云計算中的關鍵技術,也是研究者們面臨的挑戰(zhàn)。
2.云計算調度特點
云計算包含了網格計算的基本涵義,但它還具有一些網格計算所不具備的特點。
網格計算是把大的任務分割成小塊給不同的資源去執(zhí)行,而云計算則是整合足夠多的資源去執(zhí)行一個大的任務。云計算將所有的計算資源集中起來,這些資源數量龐大,分布性強,并且是動態(tài)變化的,那么,采用何種資源調度策略;對這些資源如何進行組織和調度,解決資源的自動調節(jié)和負載均衡;資源分配的靈活性和按需分配如何實施等問題,對于充分利用資源、發(fā)揮云計算的優(yōu)勢具有重要的意義。
3.輪詢系統
輪詢控制策略是一類重要的資源分配共享理論。早期的工業(yè)過程控制中的指令傳輸、計算機通信網絡中的信道資源分配、公共交通的車輛調度等,無不采用高可靠性的輪詢控制策略。相關學者將設備故障檢測、工業(yè)過程控制、多址接入控制、資源分配調度等采用輪詢系統模型進行表征,并利用概率論、排隊論、隨機過程理論等加以研究,使其成為實際應用分析和研究的一類重要模型。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輪詢系統有了更廣泛的應用,輪詢系統理論早已成為網絡資源分配的控制理論。輪詢系統分析的目標是要建立起與輪詢控制機制相吻合的數學模型及其函數關系式。
4.輪訓系統在云計算中的服務
在資源調度中資源分組的突發(fā)性和負載的均衡性,提出了一種多級門限服務的輪詢系統控制模型該系統在服務的公平性和信息分組時延性方面都有較好的特性,同時也能較好處理突發(fā)性業(yè)務,為其提供優(yōu)質的QoS服務。本文構建了系統的分析模型,精確解析了多級門限服務輪詢系統的平均調度隊長、平均輪詢周期和資源分組的平均等待時延。根據終端業(yè)務的突發(fā)性和資源分組傳輸的QoS要求,采用更為靈活的多級門限服務輪詢控制策略。資源在t時刻輪詢x號客戶端,x號客戶端等待資源調度的資源分組數為Fx(n)。資源為x號客戶端提調度服務,若在服務時間內又x號客戶端要求有新的資源,則按服務規(guī)則要求,資源池繼續(xù)為x號客戶端提供調度服務。調度服務最多進行d次。若在調度服務過程中,x號客戶端沒有要求更多的資源,則服務的次數可以少于d次,這樣就可通過調控d值的大小,與輪詢系統的業(yè)務強度優(yōu)化匹配。
5.總結
本文提出了一種簡單地解決云計算中資源調度的方法。運用輪詢系統中的多級門限服務輪詢系統模型來對云計算資源進行調度。隨著云計算越來越普及,運用云計算的企業(yè)和個人也會越來越多,云計算的資源調度必將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而我在此只是提出了一種理論上的想法,之后希望能在實際中進行運用。
參考文獻:
[1]王西民.云計算中資源調度策略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0.
[2]趙東風.多級門限服務輪詢系統MAC離散時間控制協議模型分析[D].云南大學,2010.
1.現代機械設計方法的發(fā)展現狀
隨著計算機科技水平的迅猛發(fā)展,機械設計方法在此基礎上也在不斷更新換代。計算機技術將科學技術與機械理論結合在一起,增強了機械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為了積極適應不斷現代化的科技發(fā)展需求,機械制造業(yè)也進行了一些必要的革新,比如開始對機械設計方法進行重新規(guī)劃,開辟新思路,形成了一系列的機械設計新方法。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使我們認識到計算機技術的便利和重要性。因此也說明了機械設計方法進行革新的必要性。計算機技術輔助機械設計的方法得到普遍應用,從而促進了機械設計的智能化發(fā)展。目前的機械制造業(yè)發(fā)展過程中,機械設計方法的改變是大勢所趨,即設計領域逐步多元化,不斷擴大設計人員數量并且提高設計人員的技術素養(yǎng),設計對象也更加系統化。由于市場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較快,使產品的設計更加有序,對設計也有了一個新的衡量標準?,F代化的機械設計是由傳統的設計方法加以轉化而來,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機械設計中,不僅可以縮短設計周期,降低設計成本,而且提高了機械設計水平,保證了設計速度的同時也能保證相當的設計質量,使得機械設計變得更加高效?,F代化的機械設計大膽地引用了計算機技術,通過計算機和機械設計人員的密切合作,更好的為機械產品設計服務,將產品、零件、機械的變化以動態(tài)數據的形式及時準確地反映出來。具體一些來說,計算機技術的機械設計方法主要有優(yōu)化設計、仿真模擬、AUTOCAD分析等,根據不同的設計采用相應的計算機技術,使機械設計更具有針對性,真正實現科學化設計。
2.現代機械設計對計算技術的需求
相對于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機械設計,傳統的設計過程中存在許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和漏洞,已無法滿足現代化的機械制造業(yè)發(fā)展需求,無法準確高效地完成設計工作,常以靜態(tài)假設為基礎,不能適應動態(tài)設計要求,設計的成本比較高,信息反饋的周期相對較長。而現代的機械設計主要以計算技術為主要的設計工具,為機械設計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能夠對機械制造過程進行有效的分析,有針對性的進行機械設計,使機械設計趨向集成化、智能化發(fā)展,在復雜的設計過程中,從動態(tài)角度出發(fā),精確的分析產品性能,以滿足市場競爭和用戶的需求。AUTOCAD技術方向是計算機技術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的主要體現,AUTOCAD技術使機械設計過程逐步實現自動化,使機械設計更加高效。機械設計在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實現不斷的發(fā)展。
3.探討AUTOCAD技術在機械設計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
3.1優(yōu)點
第一,充分利用人類的思維程序。與人的思維相適應在機械設計師進行設計工作的時候,一般都是需要先進性構思,然后再通過各種形式來進行表達的,由于在其腦海之中,產品的形狀是立體的,設計人員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于產品設計方而,與創(chuàng)新意識相符,便于設計工作的連續(xù)進行。第二,便于進行設計及修改工作。借助三維AUTOCAD軟件,不但能夠進行機械零部件的設計工作,而且可以以周邊零部件具置以及形狀為主要依據進行零部件設計工作。既能夠使機械零部件的設計工作開展更加便利,又能夠有效防止出現,還能夠借助資源查找器還可以將零部件造型的整個過程以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第三,機械產品的技術含量得以提升。將機械產品和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并借助AUTOCAD技術以及CIMS對生產進行組織,從而推動了機械產品設計工作的順利推進同時,能夠實現計算的便捷性,從而促進設計效率的提升:實踐中所需的數據,可以根據儲存的信息修改設計的結果,節(jié)約了大量的時間,避免了設計師進行重復勞動。
3.2缺陷
第一,AUTOCAD技術并沒有全而應用于設計的領域雖然AUTOCAD技術的出現使我們脫離了傳統的繪圖方式,節(jié)省了時間和精力,但這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設計當前,許多利用AUTOCAD軟件的公司和單位并不是為了設計而運用它,更多的是用它來獲取效果圖,這使得AUTOCAD的作用大打折扣,對AUTOCAD軟件的應用缺乏整體性和目的性。第二,AUTOCAD技術缺乏專業(yè)的人才。雖然運用AUTOCAD軟件的人很多,但其中真正掌握AUTOCAD技術的人很少,大多數的設計人員在運用AUTOCAD軟件的時候并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技術訓練。因此,不能充分運用AUTOCAD軟件的功能,在設計零件的時候也會出現一些缺陷。況且,現如今AUTOCAD的功能會越來越多,操作AUTOCAD軟件也會變得越來越復雜,因此想要真正的掌握AUTOCAD技術會變得更加困難。
4.計算機技術在機械領域的未來前景
計算機技術的前景依然廣闊,AUTOCAD技術在將會集智能、綠色、集成于一體,系統實際操作的便利性和實用性也會相應提升,成本價格也會逐漸減少。所以計算機技術在機械設計中會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在過去以及未來,設計、制造、施工以及生產和工程管理之間存在著較為密切的關系,為進一步提升促進工作效率,需要將AUTOCAD和CAM進行有機結合,朝著實現AUTOCAD、CAM一體化的方向大步前進。
5.結束語
在機械設計中運用計算機技術,在保證設計質量的同時,還可以節(jié)省設計時間,確保機械設計的精確性,做到了機械設計的高效性和信息數據共享,同時也改正了一些傳統設計上的不足,是市場競爭的優(yōu)勢力量和用戶的最佳選擇,保證了機械設計的質量,也促進了機械制造業(yè)的科學合理的發(fā)展。
6.參考文獻
[1] 張超,計算機輔助設計在機械設計教學中麻用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05).
8月18號,百度技術創(chuàng)新大會上,百度雙李(CEO李彥宏和CTO李一男)高調推出“全新的學術理念”——框計算。
百度將“框計算”與“云計算”并列為兩種不同學派的技術理念。在百度網站上,對于二者的區(qū)別,闡述如下:“框計算”和“云計算”代表兩種不同的學派。云計算強調后臺資源的整合,為客戶提供低成本的IT基礎設施的配置;而框計算則強調前端用戶需求的研究和響應,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互聯網服務??蛴嬎憷砟畹奶岢?,革命性地完善了中國互聯網科學的理論體系;框計算所包含的各種創(chuàng)新技術,使得中國信息產業(yè)在自主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并將帶動整個IT產業(yè)的技術進步。
兩位李先生基本是把“框計算”抬到了“紫禁城巔”的高度。繼續(xù)瀏覽“框計算”的技術架構,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新型計算技術,讓供給匹配需求。百度提及的四項技術分別是:語義分析,行為分析,智能人機交互和海量計算。
“讓供給匹配需求”基本上是打交易行為誕生的那一天,人類社會天然存在的需求。而通過新型計算技術來實現匹配的暢想,此前也有形形的公司表達過。最近的最炫的一個例子則是Wolfram Alpha網站。之所以目前都沒實現真正的“心想事成”,這其中的關鍵是在于,數據清洗能力,新型的建模能力(包括百度提及的語義分析等)和更快的計算速度,還不夠成熟。那么百度要宣稱“框計算”是“革命性的”,是“突破性的”,那么兩位李先生應該說明或者展示一下百度在數據清洗、建模能力和更快的計算速度上的高人一等。
很可惜,沒聽到這方面的真知灼見。
在我看來,如果沒有“云計算”就無法實現真正意義“框計算”——一個能讓你心想事成的“框”。從這個角度說,我認為百度技術創(chuàng)新大會犯的錯誤是在于,它所展示的是一種美好的愿望,而非成熟的實現愿望的手段——如何處理海量存儲,如何在海量信息中進行數據萃取,如何建立模型讓電腦突破“0”和“1”的格式化思維,來理解更多非格式化數據?
在百度提出“框計算”前,我們一直在關注“云計算”,試圖弄明白它到底是不是僅僅只是一個時髦的IT概念。從2007年至今,我們覺得有必要,梳理一下“云計算”和它的“傳聞”,以及它在引發(fā)的一些變化。我們認為,與其將云計算視為一種技術,不如將它視為一種引發(fā)商業(yè)模式變革的變量。
正如瓦特蒸汽機伴生的是“世界能源緊缺”這一潛臺詞;信息革命伴生的則是另一種緊缺——IT資源的緊缺。云計算則是這種緊缺的產物,或者說是一種解決方案。正如外部的環(huán)保要求改變商業(yè)行為,IT資源的緊缺很快也會影響我們的生意,所以,我們需要了解云計算以及它所改變的思維模式。(黃晨霞)
生意場的“云”式唱腔
采訪:徐丹張?zhí)扉熥模盒斓?/p>
2004年,姚宏宇曾向美國雅虎的高層提出,雅虎處理海量數據的平臺,完全可以商業(yè)化,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其他公司使用。
但提議很快被否:這不是雅虎的商業(yè)模式,不符合公司的發(fā)展方向。姚此時已在雅虎工作近十年,曾經負責雅虎財經的整個IT架構,后到雅虎研究院任職。
與此同時,亞馬遜正“被迫無奈”地向外界出租一些“計算資源”。
為了應對圣誕的圖書銷售旺潮,亞馬遜一下購買了大量的服務器、帶寬等,旺季過去,自然閑置了。于是想了個辦法,讓IT資源,像水和電一樣,流到了需要的個人開發(fā)者、程序員和中小企業(yè)那里去。
三年后,姚宏宇回到中國,創(chuàng)辦了友友系統,繼續(xù)他的海量數據處理解決方案研究,并開始兜售他的中間件產品,目前已經有兩家央企的訂單,一個訂單據說一年能有百萬級的收入。
當然,友友還是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司,靜悄悄地伏在北京上地的創(chuàng)業(yè)孵化園。而亞馬遜當年的無奈之舉,已然成為年收入約5億美金的大生意,更是一舉成為最具想象空間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大小各異,這兩家公司有一點卻是共通的,他們如今都有一個大光環(huán)——云計算——一個由Google公司提出來的新名詞。
“MIT(麻省理工大學)的周邊,這兩年已經冒出數千家大大小小的云計算創(chuàng)業(yè)公司,硅谷則更多。”朱近之說,她是IBM大中華區(qū)云計算中心的項目總監(jiān)。不過她并不驚訝于這么多的“雨后春筍”,因為身在IBM——這個最會“賣”新概念的公司,她比誰都知道,這的確是個大商機。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無論是IT界的大佬,還是新冒出的“菜鳥”,都在為“云計算”做著注腳,并擁有各自的“云”式唱腔。
喧囂兩年余。撥云見日
那么,“云”是什么?
是虛擬化技術?是分布式計算?是SAAS(軟件即服務)?答案應該是:都是,也都不是。
Google高級軟件工程師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亞(相關閱讀:云計算是如何演化的?)在Google內部耕耘的是更大的存儲能力和更快的檢索速度,從這個角度看,“云”確實是通過虛擬化技術,Mapreduce等軟件技術所形成的物理意義上的計算集群。在“云”之前,還有網格計算等其它名詞,也是致力于此。甚至可以說,“云”是某種升級了的“網格計算”,它整合了已經存在的技術,包括虛擬化,分布式計算,web 2.0技術等。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暧钊绱烁爬ㄔ朴嬎愕挠蓙恚簭淖钤绲拇笮陀嬎銠C,到個人處理的小PC,和各企業(yè)封閉的數據中心,再到虛擬的大型網絡計算機。
在云計算中,動態(tài)分享的計算資源被虛擬化,并作為一種服務模式被訪問使用。這意味著無論個人的終端,還是企業(yè)的終端,都可以無需再購買服務器、存儲等硬件設備,而可以交于提供“云”的服務商,按需索取。
IBM軟件集團Rational總經理Daniel Sabbah認為,“按需索取”才是“云”的重大意義所在,他認為“云”改變了思維方式?!霸频慕鉀Q方案就是讓我們隨時隨地能夠以任何一種技術來獲取解決方案,任何基于網絡服務的內容都可以是以云的概念來做。過去人們對技術特別的著迷,現在變得特別務實,關注技術給我們帶來哪些東西?!?/p>
Daniel Sabbah所指出的正是一種可能性,一種可以帶來新生意的可能性,一種也可能毀掉你的生意的可能性。
2009年,IBM談成了全球第一單“企業(yè)云”的生意,在中國,中化集團。
彭勁松是中化集團的CIO,他服務的這家大型國企需要升級公司的ERP系統。作為CIO,他要保證的是,在升級的過程,原有ERP系統不能中斷。這往往意味著要購買更多的服務器等硬件來調試升級,升級完后,新購硬件設備可能面臨閑置和浪費。在IBM的建議下,中化考慮建立一朵企業(yè)云。
這主要是利用IBM的軟件和技術,使中化全球的數據中心虛擬化,整合閑余的CPU、存儲等資源,形成企業(yè)內部的“云”,來為新的ERP系統升級提供“IT資源”。
“具體的成本降低比較難計算。但我們除了做云計算,投入了一些人力物力、買了一些服務、軟件許可外,基本上沒有什么投入了。這和跑ERP的硬件投入成本,不可同日而語?!敝谢瘓FCIO彭勁松如此解釋云計算的收益。
有了樣本,生意便接踵而來,朱近之表示,“中化之后,陸續(xù)簽約了不少公司,每個行業(yè)都有代表,已經有十多家。”IBM的“企業(yè)云”顯然已逐漸上道。
而IBM應對的方式,首先便體現在了組織架構上。
2009年2月,在原有的軟件、硬件、服務三大事業(yè)部外,IBM新成立了“云計算”事業(yè)部。
這并不是個完全獨立的個體,在接觸新客戶時,云計算事業(yè)部除了派出銷售,還會有咨詢師從行業(yè)和商業(yè)的角度看客戶究竟需要什么,同時又有架構師來分析整個企業(yè)所需的IT架構,然后把合適的硬件、軟件、服務產品填充進去,再尋找別的事業(yè)部的配合。
對于IBM而言,“云”是雙刃劍。一方面,IBM又多了一個咨詢項目可以賣,另一方面,如果越來越多的公司或機構購買的只是云計算服務,那么IBM的服務器的整體銷量,從長期看,是會下降的。
云蒸霞蔚
較之IBM、HP、微軟們的“云”轉換,Salesforce已然云蒸霞蔚。
最新公布的Salesforce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這家最早終結盒裝軟件和軟件許可售賣的公司,第二季度收入為3.1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單季度客戶就新增3900名,客戶總數為63200,較去年同期增長32%。
更可喜的是利潤,運營利潤率為9.3%,去年同期為6.1%——SAAS往往有著規(guī)模效應,客戶越多,現有硬件、軟件的利用率便越高,邊際成本反而降低。
而最早只提供CRM軟件服務的Salesforce,顯然已經不滿足歐美市場和單一的CRM客戶關系管理軟件提供。
7月,Salesforce平臺智能部總監(jiān)Peter Coffee便來到中國,開始在一眾媒體前“剖析”Salesforce和云計算,這是他第一次來北京。
除了傳統的由Salesforce提供的SAAS服務,他更是大力介紹2007年后新推出的force.com平臺。這是個開放的,提供給ISV(獨立軟件開發(fā)者)的平臺,Salesforce提供開發(fā)的IT資源和一些程序模塊,而ISV則可以提供多樣的應用軟件服務,并確定自己的價格。
之所以帶來北京,Peter顯然有著“理論依據”:“Gartner做了一些調查,他們的研究顯示在亞太地區(qū)的‘云計算’的發(fā)展和增長速率復合年增長率高達60%到80%,而這個數字在其他地方只有20%-30%。”
不過事實上,除了全球統一采購權的外企,在中國延續(xù)使用Salesforce的服務,本土企業(yè)亦越來越多。
IT已經無處不在,這便意味著,或許每一家企業(yè)和個人都將會和“云”扯上點關系。
事實上,對于個人來說,“云”早已在身邊,譬如很多人已經逐步放棄要授權費的office辦公軟件,而使用免費的Google的Docs,這是在線的文檔編輯軟件,并且無需再占用你的硬盤。當然,谷歌的做事方式一向是“免費”,繁榮整個互聯網,然后售賣廣告,才是它的核心商業(yè)模式。
這難免讓微軟左右為難,它也向云轉,譬如在2007年推出微軟Office Live,但這僅可以讓Office軟件的用戶把文檔直接存放到網絡空間中,并不能夠在網上進行修改編輯。當然,微軟的CEO鮑爾默也多次提到要“軟件服務化”,但這對習慣了一次性“賣”軟件盒的微軟來說,并不是容易的事。
不過,剛剛過去的7月,微軟亦公布了自己的Azure云計算操作系統計劃。這相當于把微軟能提供的開放的服務整合在了一起,包括數據庫存儲、計算等,使用Azure系統進行計算每小時價格為0.12美元,使用存儲服務每月每Gb價格為0.15美元,計劃11月商用。
通過幫客戶建立“云環(huán)境”而在云趨勢中分得一杯羹的IBM,或許也意識到云所帶來的業(yè)務消長,它正在醞釀不同的“云”平臺。譬如在香港,IBM還提供旗下在線會議、協同合作等功能的軟件品牌Lotus的SAAS服務;以Rational為例,它在建立一個用于軟件測試的“云平臺”,計劃于2010年商用,平臺上將采用租賃、分期付款等多種收費模式。
無論如何,“云”是越來越繁榮了。
而產業(yè)鏈條亦越來越清晰,從提供硬件、軟件和基礎架構服務的IT公司,譬如IBM,惠普,到“云”平臺提供者,包括谷歌、微軟、亞馬遜等,再到應用軟件平臺,如Salesforce,中國的八百客等。
新的環(huán)節(jié)和商業(yè)機會亦出現,譬如無錫太湖云計算平臺服務公司,便是無錫市太湖新城科教產業(yè)園和IBM合資創(chuàng)辦的新企業(yè),為整個軟件園甚至無錫的公司,提供動態(tài)的IT資源和軟件服務。合資公司正在醞釀以“IT資源”換“股權”的方式,來孵化這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
在朱近之看來,未來的企業(yè),可以分為兩類:提供“云”,或者享用“云”,如此而已。
如果你把它當作一種商業(yè)模式看,你會發(fā)現,“云”更像是一種母體延伸,一種嵌入式共生,一種服務為上的商業(yè)理念。
而這,是可以拋開IT而深研的。
云計算是如何演化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徐丹
IBM大中華區(qū)云計算中心的項目總監(jiān)朱近之記得很清楚,2006年12月26日,一個冬日,她隨著IBM公司的董事長兼CEO彭明盛,拜訪了Google的CEO施密特和十幾名工程師。那會,她還在IBM全球高性能解決方案團隊工作。
“當時他們提到,硅谷的IT公司都有一個痛點,就是數據中心已經大到了無可復加的地步,難以負載,怎么解決?他們在白板上寫寫畫畫,討論到了云計算。其實‘云’的詞很早就有了,不過是學院派的討論,那時你Google一下,搜不到幾條。”朱近之說。
在白板上寫寫畫畫的,正是Google公司27歲的高級軟件工程師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亞和他的同事。為了讓搜索引擎檢索答案或指令的速度變得更快,Google的工程師嘗試將計算機形成集群,進而能更快地處理浩如煙海的數據,2006年內,Google內部將這種集群稱為“云”。
Google工程師們遇到的問題是,如何大幅度提高數據處理速度,讓“云”能夠超越任何小規(guī)模的計算機集群。比希利亞想到的方法是,讓大多數美國高校都介入到Google云的開發(fā)中。那么,它就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Google的項目,隨即受到高校的追捧。
這不難理解,畢竟,當時的世界,已經開始不堪海量數據的重負。
你眼睜睜地看著你的電腦硬盤,從100M,升到了10G,50G,100G,現在,你需要更大的移動硬盤,譬如1TB甚至更多??上攵髽I(yè)級的數據存儲和處理需求則更高。當你發(fā)現有一種解決方案或許可以緩解這種壓力,你又怎能不趨之若鶩?
彭明盛也禁不住好奇。比希利亞們的講述,隨即令彭明盛與施密特決定在“云”上的合作,首先從教育領域開始。
此后不久,許多公司宣稱他們已經或者正在實踐“云計算”,開始做起“云端”買賣。其中典型的有:亞馬遜和Salesforce公司。
2008年,亞馬遜的CEO杰夫·貝佐斯表明:亞馬遜提供“云式服務”。事實上,早在此之前,亞馬遜就出租其富余的計算能力,以此獲得收入。只是當時,沒有人稱之為“云服務”。
較之貝佐斯的無心插柳,Salesforce的創(chuàng)始人貝尼奧夫,或許可以視為“云”的先行者。早在1999年,貝尼奧夫就大聲宣布自己要成為“軟件終結者”。盡管他在軟件行業(yè)工作了整整25年,還是中學生的時候,就為蘋果編寫過一個游戲系統,還賣了個好價錢。在他的辦公室,禁煙標志“No Smoking”變成了“No Software”(禁止軟件),一個紅圈加斜杠。公司的電話號碼是1-800-NoSoftware。
Salesforce以“即買即用”的服務模式,顛覆了傳統軟件銷售方法論。你不需要通過購買軟件許可證,安裝、實施,才可以建立起你的CRM系統。你只需要一個賬戶,就可以像訪問網頁一樣,訪問你在Salesforce上運行的CRM系統。
準確地說,這是SAAS,而非“云”。不過要保證Salesforce能夠持續(xù)地、穩(wěn)定地為遍布全球的客戶提供在線的CRM服務,Salesforce需要的則是規(guī)模龐大的,運行穩(wěn)定的后臺。換言之,Salesforce有且必須有自己的“云”。因此,在“云”概念出來之后,Salesforce迅速宣稱自己是第一家提供云產品的公司。
再往后,像IBM、HP等傳統IT軟硬件巨頭,則開始銷售“云產品”——并非說他們開發(fā)出某種單機具有“云計算”的能力,而是他們開始幫一些機構或者公司搭建云計算,通過這種方式銷售傳統的軟硬件,當然產品是會有些微調。
而如今,只要你想的出名字的IT大小公司,無一不騰“云”。
“云”上飛“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徐丹
2005年,吳益民還不知道SAAS(軟件即服務),更沒有聽說過云計算。
只是當時,他創(chuàng)辦4年的訊鳥軟件公司,開始遇到瓶頸。
訊鳥軟件一開始的業(yè)務,便是提供軟件和設備,幫企業(yè)建立呼叫中心,最早的客戶包括藝龍、中國人壽、山西聯通等。
但慢慢地,他發(fā)現這是個紅海,“大客戶一方面很復雜,銷售周期特別長,可能一兩年,甚至三年才能生成一個銷售合同,另一方面,需求并不多,譬如四大行,就那么幾家?!倍偁幰嗍旨ち遥▉喢纴?AVAYA)、朗訊、華為等都在提供類似產品和服務,和這些強勢的大企業(yè)比,訊鳥很難占優(yōu)勢。
不過這一年,轉機悄悄到來。
訊鳥服務了一個大客戶:阿里巴巴。當時阿里巴巴已經有6000個席位的需求。阿里巴巴的生意做得如此之大讓吳益民感到驚訝。但更讓他驚訝的是,阿里巴巴的客戶是幾十萬的中小企業(yè),它們有的甚至連自己的網站都沒有。
事實上,中小企業(yè)不是沒有呼叫中心的需求,尤其是當此前定位為成本中心的呼叫中心,越發(fā)成為主動營銷的利潤中心時。
但那時候,如果做中小企業(yè),對賣軟件的訊鳥來說,做多,只能虧多?!八麄冃枰氖切阅鼙容^好,價格又比較便宜的產品。即使設備價格降的比較低,軟件簡化,但服務成本還是很高。中小企業(yè)在全國各地,甚至小縣城,他花了幾萬元買了你的設備和軟件,我們技術人員安裝和調試的差旅費便很高了,后面的維護成本更高?!?/p>
吳益民算不過這筆帳來,但這樣一個“長尾”市場,卻實在太誘人了。
2004年開始火熱的Skype,給了他啟示?!爱敃r通訊業(yè)有國際標準,但skype是私有協議,那么通過這種私有協議,互聯網上跑‘呼叫中心’也是可以接受的?!?/p>
于是,埋頭兩年多,2007年底,訊鳥推出了SAAS模式的在線呼叫中心軟件——啟通寶??蛻魺o需再安裝整套軟件,購買硬件設備,自建呼叫中心,只需根據自己所需的席位、時間等,在訊鳥購買“服務”。
這樣的即用即付,以月為單位,任何一個客戶在使用前,都不用再大動干戈地購買軟硬件,然后安裝調試,成本也低了許多。
而對訊鳥來說,“共享”便成了盈利的“秘密”。換個詞語,可以說是“規(guī)模效應”。
對于單一企業(yè)來說,設備不會時時刻刻使用,它的交換機、軟件的利用率可能連10%都不到。而每個企業(yè)的類型不同,呼叫中心的時間其實也是可以分段,波峰波谷填補。
當然,“規(guī)模效應”的前提是,有較多的企業(yè)使用服務,現在使用訊鳥SAAS服務的有一千多家企業(yè),整個平臺利用率可以達到50%左右。這意味著同樣的收益,成本只要原來的1/5多。而為服務穩(wěn)定,時時監(jiān)控,一旦發(fā)現超過70%,就擴容,加端口,嫁接媒體網關和服務器。
如今,年收入6000萬余元的訊鳥,SAAS收入已占到1/3,且每季度幾乎都以100%的速度在增長。而軟件服務的業(yè)務也由呼叫中心延伸了出去,從電話管理,到了客戶管理和業(yè)務流程管理。這在年景不好的時刻,自然是一抹亮色。
美國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公司分析師Ray Wang對外界表示,“SAAS具有防衰退的元素?!边@種“防衰退”的元素,同樣表現在SAAS鼻祖Salesforce漂亮的年報和季度財報上。2008年中,Salesforce便成為首個收入破10億的SAAS公司。而2009年第二季度,收入達3.16億美元,同期增長20%。
不過要做SAAS,前期投入亦不小,包括硬件、IT架構、軟件開發(fā)等。
貝尼奧夫剛創(chuàng)辦Salesforce時,自己投資600萬美元,Oracle的埃里森投資200萬美元、從私人投資者手中籌集到的2600萬美元,創(chuàng)業(yè)基金便達3400萬美元。
訊鳥亦在2008年年初,獲得來自美國風險投資機構AGPF-I的第一筆融資,約1000萬美元。那時,啟通寶的研發(fā)、設備、帶寬等,已經投入上千萬的成本。
而在中國,友商網、偉庫網分別有金蝶、用友做支持,幾乎是Salesforce翻版的八百客,亦獲得了Sierra Ventures聯合常春藤資本的1700萬美元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