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新課程標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 角色
針對英語教學,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的教學思路要從過去的聽說法轉(zhuǎn)變成現(xiàn)在的交際法,當然教師的角色也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課堂從以教師為中心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按照“聽說法”教師是主導,是操練的指揮官,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指示、命令,是被訓練者。在“交際法”的原則下,學生為中心,教師起到“從旁指導”的作用,安排、組織活動,分析學生需要,提供咨詢,而學生成為主要活動者,他們之間有時合作,有時又是競爭對象。具體地說,教師如何“從旁指導”呢?
一、端正學生的思想:英語是一門技能,只有通過反復實踐才能掌握
教師在采用一種教學方法時,首先要讓學生在思想上接受這種方法,以后的課堂上他們都會更好地配合教師。因此,新生的第一堂英語課,我總要對學生說:不要把英語看作象歷史、地理、物理這樣的學科,而要把它看作象打字、游泳、踢足球這樣的技能。技能的熟練掌握只有通過反復實踐,通過打字的實踐學會打字,通過跳到水里游才學會游泳。學會講一種外語則要通過反復重復其基本句型和詞匯項目直到它們變得脫口而出。不要厭煩重復、背誦、操練。
對學生是如此要求,我自己在思想更把英語當作為語言習慣,就像培養(yǎng)其他習慣一樣,通過慢慢地、經(jīng)常不斷的重復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習慣。鑒于公認言語句型是語言的基礎,所以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向?qū)W生傳授口語句型。
二、課堂上盡量使用英語
英語教學中,盡量使用英語,控制使用漢語,是英語教學目的所決定的。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實踐證明,只有在教學中加強英語實踐,多使用英語,讓學生大量接觸英語,并沉浸在使用英語的氛圍中,才能有效地排隊母語的干擾,培養(yǎng)運用英語的能力,使學生盡快地習慣于聽陌生的外語語音。
英語教學中盡量使用英語,一般可以運用以下一些方法:1.盡量使用英語組織教學。例如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可多使用英語課堂用語。凡能以英語表達的,如講解、練習、測試和安排、布置家庭作業(yè)以及獎勵、評講等,都盡量使用英語,避免使用漢語。考慮到學生的生理、心理、英語語言能力的特點,使用的語言應簡單易懂。2.使用直觀手段。如實物、圖片、教師的動作、表情和課文情景等。學生可以跳過母語。直接把英語和客觀事物聯(lián)系起來。3.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逐步提高,適當用英語解釋英語。只要教師用的都是學過的詞句,開始說得慢些,適當重復,加上學生的積極配合,學生是不難聽懂英語解釋的。
三、堅持大量重復和操練
英國語言學家??怂估–?E?Eckersley)說過:“語言教師最有害的缺點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講得太多。他試圖以教代學,結果是學生什么也學不到?!币话銇碚f,教師在操練課(如學習口語)上講的比例最多不應超過25%,而學生應允許講75%,即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師的講解時間,想方設法以學生的操練代替講授,使學生通過操練掌握語言點。這種做法可體現(xiàn)在讓學生背誦對話,有用的文章段落;做大量的替換練習,從句型練習到交際等。
多數(shù)學生都喜歡用英語問問題,在提問過程中,他們就將外語當作進一步了解周圍環(huán)境的交際工具來使用。學生有一定基礎后,可做較高層次的練習,根據(jù)指定情景自編對話。
四、尊重學生,建立平等協(xié)作式的師生關系
學習英語,抑或?qū)W習任何科目,都是師生共同合作的工作。教師對學生友愛、同情的態(tài)度使師生雙方都能發(fā)揮各自的長處。紀律必須要有,但紀律應建立在友善的嚴格要求的基礎上。
中學生生理上、心理上都有明顯的變化,特別是自尊心很強,對外界反應十分敏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進取精神,多鼓勵學生。
“怕錯”,是學生學習英語對心理上的主要障礙之一,年齡越大,怕錯心理越明顯,教師要通過表揚他們練得好和他們的進步來幫助他們;對較好的學生提問較難問題;如果學生練習中出錯了,一般不糾正,教師只需把正確的答案說一遍,或讓幾個學生再問答同樣的問題,使出錯的學生意識到正確的說法;對于學習差的學生,通過耐心和鼓勵讓他感覺到自己也正在前進;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對那些膽怯、內(nèi)向型的學生特別鼓勵。
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學中的趣味性問題是很重要的。我們要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課題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征等情況,盡量運用最優(yōu)的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關鍵詞】新課標 面向全體 嘗試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課堂教學原則可以概括為: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共同基礎,特別著重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傳達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尊重學生的差異并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幫助他們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根據(jù)新課程理念,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也要進行相應改變,應以“重學生發(fā)展”代替“重知識傳授”;以“重學生‘學’”代替“重教師‘教’”;以“重過程”代替“重結果”;以“差異教育”代替“統(tǒng)一規(guī)格教育”。
據(jù)此,我們依據(jù)新課標在英語課堂教學上進行了以下嘗試:
1 教師的教育觀要符合新課程理念
新課程標準下,我們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要特別著重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傳達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不僅使學生獲得所需要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注重他們的語用能力的形成,同時關注學生的健全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fā)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要特別強調(diào)讓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為此,我們改變了過去單一講授的模式,如,在必修II第二單元的Using language環(huán)節(jié)中安排了一次“The Story of Atlanta”的續(xù)寫,令人振奮的是,學生們對此熱情極高,竟然寫出了多達7種不同的結局,即提高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又在使用中實踐了所學的知識。
2 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
由于學生在語言知識基礎、語言能力發(fā)展水平以及學習方式上都存在著差異,因此,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設計不但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還要考慮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只有尊重學生的差異并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才能真正實現(xiàn)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共同基礎的目標。
為此,我們?yōu)椴煌膶W生分配不同的任務,作業(yè)也分出層次,要求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和基礎選作不同的作業(yè),例如書面表達訓練中,學生可在以下項目種根據(jù)自身特點選擇完成如下作業(yè):
①. 連詞成句;②.給出高級句式和詞匯;③.選用、增加必要的連接詞;④.將簡單句合并為并列句或復合句。
同時依托我校的全員育人導師制度,恪守我?!耙粋€不放棄,一直不放棄”的宗旨,選取本科目為弱科的導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學法及策略指導和心理疏導,最大限度的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力,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
3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注重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新課程改革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 的學習方式,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發(fā)現(xiàn)和探究的全新授課方法,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歸納總結語言知識,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學生能做的事老師決不包辦代替。比如在教授“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時,我們改用新課程提倡的觀察法,先讓學生看課后的例句,小組討論、發(fā)現(xiàn)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不同點,總結兩者之間的轉(zhuǎn)化規(guī)律。這不僅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增強了他們的成就感,達到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教師起主導作用,參與協(xié)商、鼓勵和監(jiān)控學生討論和練習,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給學生提供必要的線索。
我們在組織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上也進行了大量的嘗試,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制小組合作、探究討論題。必修一第二單元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開展“Is it necessary for us to learn English?”的討論,必修二第一單元進行“What should we do with the Amber Room?”的辯論,必修二第二單元“What can we do to prepare 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等。正方、反方唇槍舌戰(zhàn),各抒己見,所有同學為了駁倒對方或積極發(fā)言,或給口語好的同學傳遞紙條、出謀劃策,場面火爆。這些活動既能鍛煉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這種“自主,互動,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聽眾變?yōu)閷嵺`參與者――活動的主體,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4 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學習效果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校多媒體設備的完善為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注入了活力,使得我們的知識能更加具體化、形象化,更加利于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個性發(fā)展,為學生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尤其在分析句子結構時,可以方便地利用多媒體將例句簡化或重組等,從而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同樣,這種方法也適用于構詞法教學和課文教學。
5 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我們依據(jù)新課標的精神改變了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模式,把學生當作朋友,相互溝通,平等相處,以真誠的情感熱愛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給他們成功的機會,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關注學生思想,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責任感。
我們也改變了傳統(tǒng)的單一說教的教育模式。為達到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的目的,我們設制這樣的小組合作討論題:必修一第一單元What qualities should a good friend have? Why? As a good friend, what should you do? ;必修一第五單元“What are the qualities you should find in a great person? What qualities do you have?” 通過生生互動和交流,及時、適時、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6 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是保障高中英語課改順利實施的決定性因素。新課程英語教材詞匯量明顯增大,詞匯復現(xiàn)率更低,教材更加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技能的訓練及分析,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因此我們重點培養(yǎng)學生正確書寫和朗讀的習慣;自主作業(yè)和訂正的習慣;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歸納錯題的習慣;查資料、使用英語字典的習慣;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等。
7 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
課堂上采用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及時發(fā)覺學生的進步和閃光點,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我們的評價不再僅限于知識水平的評價,還包括對他們用所學知識表達自己的情感的能力的評價,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和諧統(tǒng)一。
除課堂提問、聽寫單詞、翻譯句子等形式的隨堂測驗外,我們還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及時將學生們的各種表現(xiàn)記錄在冊,通過他們的成績曲線變化及時進行過程性評價,對呈上升態(tài)勢的學生及時鼓勵,對呈下降趨勢的同學及時指出問題,幫助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同時小組的存在也促進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滿足,獲得樂趣,體驗成功感和集體榮譽感,有助于良好的價值觀的形成。
新課程理念現(xiàn)已深入人心,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不斷更新觀念,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與新課程共同成長。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會深入貫徹建構主義理論,更好地領悟新課程的理念,更好地將新課程的理念融入教學實踐,根據(jù)我校的教學實際整合教學資源,最大限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一、賦予學生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的能力
《標準》從人的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確立英語教育教學的目標,在總體構建上特別重視“語言運用”(language use)。這對學生的綜合語言素質(zhì)提出了十分明確的發(fā)展目標。《標準》提出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教師不再是狹隘的信息傳遞者,不能簡單地向?qū)W生灌輸和再現(xiàn)信息。語言教師的任務是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的情景。提供相關的語言背景知識,提出任務由學生自己去探究去思考。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用所學過的語言知識來創(chuàng)造性表達自己的感受、看法,或者提出疑問。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工作中心應不再是教書,而是幫助、指導、激勵、啟發(fā)、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建構自己的知識技能結構,形成一生有用的自我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
二、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的能力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學生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yè)化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提高教師的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jiān)控的能力在語言教學中尤為重要。教學反思分為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和教學后反思三個階段。教學前反思,可以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有目的的行為;教學中反思,可以保證教學高質(zhì)量高效率地進行;教學后反思,可以促進教學經(jīng)驗理論化,教學經(jīng)驗理論化是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的重要因素。
三、整合教材的能力
傳統(tǒng)教學中,課程全部由國家統(tǒng)一制定,教師只是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科書的忠實執(zhí)行者。新課程確立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課程管理政策。如此一來,教師不再僅僅是一個課程的忠實實施者,在很大程度上成為課程的創(chuàng)造者和開發(fā)者。而且現(xiàn)行教材從內(nèi)容上給教師留有很大的空間。教師可以對所用教科書作出適當“裁剪”。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來選擇和拓寬課程的內(nèi)涵和外延,充分開發(fā)和引進自然、人文和社會多種課程資源。所以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具有整合教材的能力并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這也對教師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出了挑戰(zhàn)。
四、具有合作精神的能力
教師要善于學習老教師豐富教學經(jīng)驗,善于與同頭課教師、同年級教師團結協(xié)作。新課程提倡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要靠教師集體智慧的發(fā)揮。因此,必須改變教師之間彼此孤立與封閉的現(xiàn)象,也就是說教師之間需要更加緊密地合作。新課程呼喚綜合性教師,把自己禁錮在學科壁壘之中,不再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是行不通的。教師還要善于同家長搞好合作,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和個性發(fā)展。教師要同所有關心教育的人士搞好合作,吸納他們對學校和教學的意見和建議。
五、具有多元化評價方式的能力
1.鼓勵性評價
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句話語都可以是對學生的評價,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注重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fā)展??荚囍皇窃u價的一種方式而已。在這些評價方式之別要善用鼓勵性評價,事實上,在每個學生身上都可能找到這樣或那樣的優(yōu)點,教師的水平就應該體現(xiàn)在能否認識每一個學生都有優(yōu)點,能否幫助每一個學生找到自己賴以進步的優(yōu)點,從而點燃前進的希望之火,使學生能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在自信和愉快之中求學。從而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更健康、更完善,人格更健全、更完美。
在實施鼓勵性評價時,鼓勵和表揚除了對結果加以肯定外,還要正確地說明原因,使學生認識到鼓勵和表揚并不是教師有意送來的,而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在整個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真正激勵者,這也要求教師切實改變和掌握新的課程評價藝術。
2.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的評價,旨在確認學生的潛力,改進和發(fā)展學生的學習。形成性評價不單純從評價者的需要出發(fā),而更注重從被評價者的需要出發(fā),重視學習的過程,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和感受;傳統(tǒng)觀念片面地認為考試就是評價的全部,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教學水平起到了阻礙作用。事實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最重要的是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強調(diào)評價中多種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視師生交流。在形成性評價中,老師的職責是確定任務、收集資料、與學生共同討論、在討論中滲透教師的指導作用,與學生共同評價。
【關鍵詞】 新課標;全面發(fā)展;提高人文素養(yǎng);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4128(2010)11-0045-02
2008年七月,我有幸前往福州參加了福建省高一英語學科骨干教師省級培訓。受益匪淺。與會期間我學習了最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語課標,以及向同行們學習對新課程的一些新的見解,感受頗深。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構建了一個開放的、充滿生氣的、豐富多彩的、可操作性強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英語教學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它要求我們在總結經(jīng)驗教訓的基礎上,對英語教學的觀念、目標、內(nèi)容、策略、手段、評價等各方面進行重大改革,以適應新的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經(jīng)過一年的教學體會,我對英語新課程改革有了一些認識與領悟。
1 因材施教,全面發(fā)展
高中階段的英語要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和潛能的發(fā)展。高中英語課程既關注社會需求,也滿足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在完成共同的基礎的前提下,高中英語課程力求多樣化,為每個學生提供提供自主選擇和自我發(fā)展的機會,使學生在選擇中提高規(guī)劃人生和自主發(fā)展的能力,確立自己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在英語教學中,每位英語教師的教育理念應該是人本主義,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們應該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蘊藏著極大的學習潛能,每一個學生都是有自己豐富而獨特的內(nèi)心世界。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學生具有持續(xù)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基礎。要注重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愛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盡可能地提供學習空間,讓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獲得滿足感與成功感。實行新課標之前,我們在英語教學中總是把幫助學生把握英語知識放在教學的首位,而忽視學生的精神世界。實際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積極的情感都直接影響他們的英語學習。作為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尊重學生,注重情感教學。就尊重學生而言,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有個性的。我們應該給每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針對他們的差異性提供切合他們實際的學習指導。
2 關注學生情感,提高人文素養(yǎng)
高中英語課程關注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發(fā)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增進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增進社會責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養(yǎng)。
首先,教師要轉(zhuǎn)變自身的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在現(xiàn)代課程中,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教師與學生都是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者,共創(chuàng)共生。
第二,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教育方式,使英語學習既有利于學生打好英語基礎,也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更有利于學生去探索,創(chuàng)新。這也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三維目標。
3 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國家推出的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 (實驗稿)》對英語課程內(nèi)容和目標做了如下表述: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以及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之上,要努力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fā),給學生創(chuàng)設充分進行語言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掌握和運用英語。我們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閱讀能力,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鼓勵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
①把握語言技能是語言學習的主要目的。所謂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語言的輸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說和寫是語言輸出,也就是表達的技能。
②學習必要的語言基礎知識對于英語學習是有幫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礎。我們反對把英語課上成語法課,并不是說我們就不必學語法。中國人學習英語把握必要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是必要的。語言基礎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fā)展語言技能的重要方面。問題是不要把學習語言基礎知識作為課堂教學的唯一目的,不能把英語課上成語言知識課。目前的熟悉誤區(qū)之一便是一提到培養(yǎng)學生的運用英語的能力,有人就認為是不學習語言基礎知識,把知識與能力對立起來,這種熟悉顯然是不對的。
③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高低是與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文化意識和學習策略相關的。英語教學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和英語文化背景,不僅是影響英語學習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個人只有對英語文化背景感愛好才能抱著積極的情感,主動參與,善于配合,樂于進取,把英語學好,才能對英語學習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熱情與動力。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選擇正確的英語學習的策略。學習方法 (包括應試技巧)就是充分運用聰明和智謀,也就是講究學習策略?,F(xiàn)在我們教學提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提出備課要備學生,提出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實質(zhì)上就是要講究英語學習策略,以便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習的效率。
4 完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不斷發(fā)展
華東師范大學教科院院長陳玉琨教授指出:“我們外語教學實用性不強,效率不高,和我們的外語教學評價有關。我們評價的方法比較單 ,評價的觀念比較落后,從而必然會制約外語教學,制約外語高素質(zhì)人才的培養(yǎng)。”他同時提出,“我們有必要深入研究外語教學評價的問題,通過評價的改革促進整個社會進步?!睘榱梭w現(xiàn)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為了幫助學生反思和調(diào)控自己的學習過程,新教材和其配套的評價手冊提供了質(zhì)性評價的樣本和行為評價的方法。教材中的評價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自我評價對學習能力發(fā)展的意義,并學會自我評價的方法,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激勵自己,有效地調(diào)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合作精神。
①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多年來采用的評價方式是單一的,主要是筆試。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及考試改革的發(fā)展,在高考和中考中開始了聽力測試,我們注重終結性評價的結果,卻忽視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這樣我們就沒有及時把握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適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我們往往都是由英語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而忽視了英語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和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的評價,忽視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我們外語教學實用性不強,效率不高,與我們的外語教學評價有關。我們評價的方法比較單一,評價的觀念比較落后,從而必然會制約外語教學,制約外語高素質(zhì)人才的培養(yǎng)。我們有必要深入研究外語教學評價的問題,通過評價的改革促進整個社會進步。
②實施英語課程評價應遵循以下原則
多元化原則。根據(jù)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的精神,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建立新型的評價體系必須體現(xiàn)多元性,它包括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工具多元。其中,評價主體多元顯得尤為重要。以前,我們總是把教師作為唯一的評價者,而評價對象也僅是學生。實際上,教學的治理者 (包括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和學校的教學治理者)、英語教師、學生和家長都應該是評價的參與者。
激勵性原則。實施評價的目的是為什么 ?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由于教育觀念的偏差,以前我們把評價與考試等同起來,非凡是與高考、中考等同起來。結果,學生從開始學英語就不得不進入殘酷的分數(shù)競爭?!翱迹?,老師的法寶;分,分,學生的命根”,便是此情景的真實寫照?,F(xiàn)在,我們要實施科學的英語評價體系,一定要體現(xiàn)評價的激勵作用。多元評價的目的,就是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調(diào)整教學。以往教學評價是為了選擇最好的學生?,F(xiàn)在我們教學評價的功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評價的目的是為了發(fā)揮每個人的特長,為學生提供最大的發(fā)展空間。
情感原則。情感與教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情感與科學的教學評價同樣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英語語言本身就是表達感情的工具。語言與人的心理發(fā)展、文明發(fā)展相聯(lián)系。另外,教師與學生從事教與學,都是帶著情感的,而這種情感差異也導致了教與學的差異。我們一直強調(diào)情感教學,也就是因為英語教學脫離不了情感。在進行英語教學評價時,我們更要注重情感,要注重人的心理體驗。評價學生時,不僅看他是否把握了必要的英語基礎知識,更要看他是否會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豐富感情。同時,在評價學生時,教師要帶著積極的情感來工作,關注學生的進步,善待學生,讓學生從評價中獲益,而不是受罰。
5 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必須要與實踐相結合。教師要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積極參與課程改革,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在課改中不斷更新理念,變課堂為學堂,變灌輸為引導,變指令為合作,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與新課程共同成長。以上是我個人對新課程的啟發(fā),誠然自己可能還是不夠全面,但我會在這課改浪潮中不斷自我更新,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 參考《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 陳玉琨:《當代英語教學評價發(fā)展趨勢》[R].在全國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改革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關鍵詞:新課程;英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3-0115-01
1.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提高
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要求的提高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大特點,也是時展的一大趨勢。教師必須從根本上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開放課堂,讓學生在有大量輸入的情況下也能有足夠的輸出,真正使學生在課堂鍛煉中有所收獲。切忌走形式,走過場。 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時可采用場景式任務教學,預先設置好場景,使學生可以預知即將發(fā)生的事情。這既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任務,體驗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又可以幫助學生在近乎真實的生活中習得英語。在課堂練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所犯的錯誤應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口頭語言本來就不像書面語言那樣嚴謹。犯錯誤也是學習過程的一個部分。教師應鼓勵學生開口,即使犯點錯誤也無關緊要。只要不影響交流,注意力應放在流利程度上,而不是準確程度。這樣可以給學生帶來自信,消除他們的心理負擔和對說英語的恐懼,使他們愿意開口。這是學好英語,說好英語的第一步。至于普遍性的或影響交流的錯誤,教師可以在練習之后集體糾正,或做有針對性的練習,以引起重視。
2.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因素
情感態(tài)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高中學生仍處于人生發(fā)展的特殊階段,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因素的支配。情感因素不僅影響學生的短期學習效果,還影響著他們的長遠發(fā)展。調(diào)動他們的情感因素,可以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保持他們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也為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重視學生的情感因素。
3.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全球意識
語言是人類用來表達思想、傳遞感情的交際工具。不同地區(qū)的語言可以反映該地區(qū)的地域特征、經(jīng)濟面貌、風土人情和社會習俗。因而,語言跟民族文化息息相關。學習一門語言本身就包含了學習其內(nèi)在的文化。因而英語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單純的語言來學。英語只是一種學習的工具,而不是學習的目的。在學習英語語言本身的同時,教師應該有意識地讓學生多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給學生講講復活節(jié)的彩蛋和感恩節(jié)的火雞,既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擴大他們的知識面。讓他們了解主要英語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歷史地理、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價值觀等,并與我國的情況做適當?shù)谋容^,既加深他們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又可以拓展他們的文化視野,發(fā)展他們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以及全球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主動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度和一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自己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使用英語這個工具,通過交流、合作完成某項任務。例如:根據(jù)各單元的主題,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做project。這既可以擴大他們的閱讀量,又可以增強他們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讓他們真正使用英語這個語言工具來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使用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5.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共同基礎
高中英語課程是為高中學生奠定終身發(fā)展的基礎課程。因此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學中要特別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培養(yǎng)他們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傳達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高中的學生學習方式和方法上存在著差異在知識基礎和能力發(fā)展水平上也存在著差異。因此,教學設計不但要符合高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還要考慮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以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只有尊重學生的差異并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才能真正實現(xiàn)面向全體、構建共同基礎的目的。
6.要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要符合新課程的需要。應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書本知識的教學模式。教師應幫助學生發(fā)展探究知識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觀察、思考、歸納、總結等學習方式改變死記硬背、機械模仿的學習方式。教學中要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批評性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7.要關注學生的情感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對英語學習以及英語文化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長遠發(fā)展。高中學生經(jīng)歷著從少年、青年到成年轉(zhuǎn)化的特殊時期,是人生觀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尊重每個學生。特別關注性格內(nèi)向或?qū)W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努力嘗試創(chuàng)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師生交流渠道。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8.要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英語 新課程標準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15-01
東鄉(xiāng)縣自然條件艱苦,信息閉塞'基礎教育薄弱,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雖然教師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對于課改的目的和意義等均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對于實際教學中的許多認識和操作問題,仍感困惑,對此,我愿做進一步的探討和思考。
一、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任何一種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都有其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土壤。一旦脫離具體的教學環(huán)境,就會失去其可行性,有效性和可借鑒性。教育理念并不等同于教學方法。同一教育理念下,可以有許多種不同的方法。例如,以人為本是課標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它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強調(diào)學生合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課改需要的不是簡單的照搬或模仿,而是需要教師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并在充分理解課改理念的前提下,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和自身條件,創(chuàng)造出具有特色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內(nèi)容與形式。
在教學中追求形式,許多教師不能正確處理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形式之間的關系。我認為,如果教師的教育理念不變,無論教室的課桌椅怎樣擺,教師照樣可以填鴨式的滿堂灌。再如。在教學中提倡任務型教學模式,有些教師誤認為任務型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活動起來。許多人評價一節(jié)課的優(yōu)劣,往往也只看學生在課上活動了多少次,回答了幾道問題,而對于活動的內(nèi)容和效果是否有利于學生儲備知識和發(fā)展能力,是否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等實質(zhì)性問題卻忽視了。教學形式應為教學目標服務。在外語教學中,如果教師所設計的活動沒有圍繞聽說讀寫譯五種技能中的任何一種技能展開,很難想象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
三、英語基礎知識與培養(yǎng)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作為英語教師,我們知道,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必須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之上。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情感態(tài)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英語教學中強調(diào)對學生情感和態(tài)度的培養(yǎng)符合課改的精神。例如,居里夫人一課,除定語從句是重點語言知識,通過填表把讀與寫結合起來,還應讓學生了解居里夫人一生奮斗的艱辛及其偉大人格,從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這樣,就把情感培養(yǎng)滲透在語言教學中。
語言知識是表情達意的必需手段,是英語教學的立腳點。萬丈高樓從地起。英語基礎知識,就像大廈的地基。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交際能力,而要具備交際能力,必須先獲得語言能力。語言基礎知識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是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所在。離開了語言基礎的傳授,培養(yǎng)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話。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堅持不是不進行基礎知識教學,而是應如何進行基礎知識教學的原則,應重視優(yōu)化而不是輕視淡化基礎知識教學。例如,在初學比較級結構時,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個教學步驟。1.先拿出一根鉛筆和學生進行Is this pencillong or short?的問答。2.邊測量邊問答Howlongisthis pencil?3.拿出另一根較短的鉛筆重復上述問答。4.讓學生小組活動重復上述活動。5.拿著兩根長短不一的鉛筆進行Is that pencil as long as thisone?的問答。6.邊演示邊說That pencil is not as 10ng as this one,That means this pencil is longer than that one,7.拿出更多的實物如香蕉,尺子等邊演示邊操練than句型。8.讓學生自己操練。9.和學生一起小結。這樣的活動設計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比較級結構的構成,還讓學生知道了該結構的意義。經(jīng)過這樣多次反復訓練,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掌握比較級結構這一句型。在我國,教師很難提供讓學生與以英語為母語者交流的現(xiàn)實機會。我們?nèi)狈\用英語口語的環(huán)境,只有把課堂當做訓練的唯一陣地。優(yōu)化基礎知識教學,就是要在英語教學中正確處理語言形式,語言意義和語言功能三者之間的關系。新課改提倡任務型教學途徑,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設計相應的交際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掌握語言知識,學會運用語言,
英語課程改革剛剛開始,教師在課改的背景下,教學內(nèi)容,教學模式都需要相應的變革,變革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與教師對其實踐活動的反思質(zhì)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不僅是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需要,也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需要。在我縣,學校之間教育教學水平也有差異,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從聽說讀寫譯入手,從感情培養(yǎng)到理性運用,循序漸進,民族地區(qū)英語教學才能不斷進步,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為東鄉(xiāng)社會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和諧發(fā)展和東鄉(xiāng)夢的實現(xiàn)不斷注入新鮮的活力。讓英語教師真正了解新課程標準,并將新課程標準中的教育理念體現(xiàn)在具體的課堂操作中,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王升2003.主體參與型教學探索.教育科學出版社.
[2]韓延明2003.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學理念探析.《教育研究》.第9期
[3]程曉堂2009.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分析.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4]張正東2010.語言知識是外語教學的立腳點.《中國外語教與學》第1期
一、牢固掌握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There be句型和常見時態(tài)、語態(tài)
語法在寫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語法知識是學生形成基礎知識、養(yǎng)成基本寫作能力的重要保障。只有牢固掌握了五種基本句型及There be 句型和常見時態(tài)語態(tài),才可能寫出合乎英語語法和英語習慣的基本句子。
[訓練對策]寫作訓練的第一步就是加強簡單句基本句型的翻譯訓練:
1.S+V(主語+謂語)
2.S+V+O(主語+謂語+賓語)
3.S+V+P(主語+謂語+表語)
4.S+V+O+O(主語+謂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
5.S+V+O+C(主語+謂語+賓語+賓語補足語)
6.There be 句型(There be/vi+主語+其他)
二、靈活使用高級詞匯和高級結構句式,行文中注意長短句搭配使用
近幾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可以看出,如果只用了一些簡單句,雖然表達出了要求的信息,但得分不會高。如果考生使用了高級詞匯和高級句式,這樣的作文會有更高的檔次。都是短句的作文顯得水平稚嫩,但都是長句的作文又顯得羅嗦冗贅。真正的優(yōu)秀文章應做到長短句搭配合理,行文流暢,難簡結合,錯落有致。要在每一段設置出一兩個有特色的句子,使文章流暢而不失難度。
[訓練對策]積累高級詞匯(大綱外的常用詞匯)和靈活使用下列高級句式:
1.并列句、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和狀語從句(可使句式多樣化)。
2.非謂語動詞結構(可使句子更簡練)。
3.With的復合結構或獨立主格結構(可使表達更得體)。
4.倒裝句(可使句子顯得新穎獨特)。
5.強調(diào)句(可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情感)。
三、注意句子之間的過渡與銜接
作文的評分標準是把銜接和連貫作為重要的標準來衡量的。構成銜接成分的過渡詞語,被稱為“篇章紐帶”,其語篇連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正確恰當?shù)厥褂眠@些表示邏輯關系的關聯(lián)詞語,使文章前后連貫,結構緊湊,過渡自然。
[訓練對策]掌握下列常用的銜接過渡語:
表順序:firstly/to begin with,secondly/and then,finally,for one thing...for another等。
表時間:in the past,now,at present,in the future,nowadays等。
表遞進:what’s more,in addition,besides,futhermore,moreover等。
表轉(zhuǎn)折:but,however,meanwhile,instead,while,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等。
表列舉: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等。
表因果:because,as,now that,so,therefore等。
表強調(diào):indeed,certainly,surely,above all,most importantly 等。
表觀點:in my opinion,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personally等。
表總結:in a word,in short,in conclusion,to sum up,all in all等。
四、創(chuàng)作有氣勢的開篇句強調(diào)主題
文章的第一段通常都給讀者以重要的第一印象,所以開篇的幾句話要有爆發(fā)力,使用優(yōu)秀的開篇句型,充分表現(xiàn)出考生的語言水平和寫作實力。
[訓練對策]積累有氣勢的優(yōu)秀開篇句型:
Currently,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re is a public debate today on the issue of...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五、中間段落注意使用優(yōu)秀的段落主題句和段落發(fā)展的層次感
中間拓展段是論述主題并展現(xiàn)實力的黃金段落。段首主題句應盡量使用優(yōu)秀表達句型統(tǒng)領下文,發(fā)展句結構要有層次感,講究起承轉(zhuǎn)合的多樣化表達。
[訓練對策]掌握優(yōu)秀的句型表達結構:
1.表示事實現(xiàn)狀:
We cannot ignore 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This is a phenomenon that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2.表達眾說不一的觀點: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views/opinions on....Some...while others...
Opinions are divided on the questins as follows...
Opinion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3.闡釋原因:
The reasons can be as follows.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Several factors can account for/contribute to....Firstly...,Secondly...
The reason why...is that...
4.說明利弊: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advantages.
There are several advantages of...The first advantage is that...
However,as the proverb goes,everything has its two sides,...is no exception,...also has some disavantages.
5.表達個人觀點: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I am in favor of/am on the side of the former(the latter).
From my point of view/In my opinion,I object to /oppose to...
I think the advantages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6.表達個人經(jīng)歷:
The story reminds me of my personal experience before.
I had a similar experience as the writer before.
I also experienced such a thing before.
7.表示舉例:
Let’s take...for example.
There are some examples in our daily life.
8.表示措施:
We should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We should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we are confronted with.
六、適當使用名言警句點綴
在寫作時根據(jù)實際情況恰當?shù)赜蒙弦粌删涿跃鋪睃c綴文章,不僅可使文章顯得有深度、有智慧,而且會使文章在評分中上一個得分檔次。
[訓練對策]背誦一些常用的名言警句:
Lost time is never found again.
Practice makes perfect.
No pains,no gains.
No cross,no crown.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Nothing is difficult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All roads lead to Rome.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七、創(chuàng)建有特色的篇末結束句
若文章的結尾不好,蒼白平淡,則給人虎頭蛇尾的感覺,因此而減弱了前面的文采印象,所以在文章結尾要安排一個閃光句型,使文章在最后加強語氣,達到,讓讀者讀到結尾時眼睛一亮,留下美好的回味。
[訓練對策]掌握以下幾種句型來結束文章:
1.Only+狀語的倒裝句。如:
Only when everyone is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n the world become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2.“It’s...that...”強調(diào)句。如:
In conclusion,it is persistent work that will lead to your success in the end.
3.“It’s high time that...”句型。如:
It’s high time that the authorites enforced some reforms to convert traditional education into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4.“The more...,the more...”句型。如:
The harder you study at present,the greater progress you will make and the brighter future you will have.
八、積累背誦各類文章寫作模版和優(yōu)美范文
熟讀成誦對寫作是非常重要的,考生除了平時多背誦好詞好句之外,也要背誦一些寫作模版和地道優(yōu)美的范文。堅持不斷積累,用時才能隨手拈來,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訓練對策]背誦一些文體的寫作模版和優(yōu)美范文。
如:說明對立觀點型議論文模版: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about...(議題).
But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opinion concerning this hot topic varies from person to person. A majority people agree that...(觀點一).In their views there are two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attitude as follows:in the first place,...(原因一).Furthermore,in the second place...(原因二).So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結論).
However,people differ in their opinions on this matter.Some people hold the idea that...(觀點二).In their point of view,on one hand...(原因一).On the other hand...(原因二).Therefore, there is no doubt that...(結論).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firmly support the former./the latter.It is not only because...,but also because....The more...,the more....Only when we...can we.../Only in this way can we....
結語
在2008年本人任教高三英語的這一學年里,按照上述的作文技巧和訓練對策對我所任教的班級進行了系統(tǒng)的訓練,學生的作文取得了很大提高,而且學生的英語總成績也相應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一??荚?、二??荚嚰案呖贾?,我所任教的兩班學生的作文得分普遍較高,全班英語總分平均分、優(yōu)秀率在學校全級遙遙領先,在全市比較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總之,作文的訓練非一日之功,只有掌握了作文的解題策略、高分技巧,經(jīng)常訓練與積累,不斷提高英語綜合語言應用能力,才能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新課程標準 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被動學習(機械學習、他主學習)而言的,是指教學條件下學生的高品質(zhì)的學習。根據(jù)國內(nèi)外學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學習概括地說,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的學習。合作學習是一種以生生互動為主要取向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和互動為基本特征。英語課堂教學應實施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模式,就如何實施,筆者進行了如下嘗試。
一、課前自主學習——體驗、感悟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要實現(xiàn)這種學習模式,最根本的是要落實好自主學習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因為只有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學習才有意義。同時,自主學習也是探究學習的前提。
課前自主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對內(nèi)容的初步自我體驗、自我領悟、自我掌握的過程,是課堂教學合作學習的基礎。新課標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性,強調(diào)把時間還給學生,但自主絕不等于自流。為了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能有自我體驗,更好地完成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又避免和其他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脫節(jié),在設計自主學習的自我檢測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以字詞為主(words and phrases)。高考英語對詞匯量的要求從2007年2000左右的詞匯及相關詞組到2008年35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字詞可以說是英語學習的核心。正確理解語境中的詞匯是正確理解全文的前提,也是有效推斷筆者意圖的關鍵。在語境中學習詞匯,擴充詞匯,了解新詞,正確把握語篇意義,挖掘文章內(nèi)涵,也是閱讀的重要任務之一。
2.設計一些有關課文內(nèi)容表層理解與文章整體感知和深度理解的問題(questions and discussion)。主要目的是為課堂討論做好準備,緊湊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效率。盡量多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如“What do you think...”“How do you understand...”“What is your opinion about...”等。這樣既讓學生掌握了整篇內(nèi)容,又讓他們擺脫了對教材、對教師的依賴,也符合現(xiàn)在高考書面表達的要求。
二、課堂合作學習——參與、合作
現(xiàn)代心理學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動機引起的,動機是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所以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合作的前提。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引起學生參與動機。具體做法是:
1.精心設計,指導學生學會思考問題。
著名科學家李政道博士說:“什么叫學問?是要學怎么問,就是思考問題?!币虼私處熞O計富有價值的問題,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學生主動思考,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2.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維互動的過程。為避免學生在轉(zhuǎn)化難點時陷于孤立,思維上片面,人格上封閉,可以先讓學生獨立探索再合作學習,倡導組員之間互教互學。注重將個體智慧和集體智慧相結合。學生在合作中促進了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形成,也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3.評價。
作為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在分組時要處理好各種問題,高度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幫助每個學生優(yōu)化自己的學習過程,讓他們的學習更加自主有效。針對學生心理和學習上的差異,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好、中、差搭配,進行合作學習。小組中的每個人發(fā)揮自己的長處,你一言、我一語,你猜一點、我發(fā)現(xiàn)一點地相互啟迪,取長補短,每個學生的個性潛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同時貫徹以表揚為主的教育思想。如不時地使用Good,Wonderful,Excellent,Ok,Very good等鼓勵性評價用語。讓學生敢學、敢說,使其學習的信心得以樹立,自主性人格得以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探究、拓展環(huán)節(jié)——成功
本環(huán)節(jié)的前提是上兩個環(huán)節(jié)完成得較好,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廣泛地閱讀,不斷增進對各國文化的了解,提高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教師可以推薦一些難度適宜,題材廣泛且感興趣的報紙、書籍。如English Weekly上的Birthdays in Britain這類短而精辟的文章。New Concept English上的部分材料,教師可要求學生自主地去讀這類文章,然后同學之間交流心得、筆記,在讀的過程中通過上下文推測生詞的含義,有意識地去識記一些感興趣的單詞、詞組、句子,達到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速度的目的。還可以通過校園網(wǎng),學唱歌曲,了解最新的新聞,在自主地接觸了一些鮮活的、地道的表達方法后,不自覺地相互交流,從而達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師還應教會學生選擇性地從因特網(wǎng)上下載一些時事新聞,如Finance crisis throughout the world.要求查出生詞,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記住,再通過默寫或填詞練習等方式去自我檢測。通過這些課外拓展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文章的理解能力,使他們逐漸養(yǎng)成自主、合作的學習習慣。
新課程改革已轟轟烈烈地拉開序幕。新課程將改變教師與學生的傳統(tǒng)角色和教學、學習方式。它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師在課程改革中不斷探索,而且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學會學習、逐漸成熟、不斷進步。教師要與新課程同行,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成為課程的“研究者、開發(fā)者、決策者”,掌握新的專業(yè)要求與技能,學會創(chuàng)新,學會思考,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單婷.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學要求.
[2]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江蘇卷)說明.
一、使用情境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小學生這一年齡段的特點是好奇心強烈,活潑好動,耐心不強,且對同一個事物,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理解。針對小學生的這種性格特點及認知差異,教師在進行備課與課堂知識講解時,一定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差異,認真回答小學生出于好奇提出的各種問題,充分了解每名學生的思維方式,并用孩子所理解的方式來解讀課文,使小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升,真正融入到英語學習中。比如,在講解與人身體部位相對應的英語基礎詞匯時,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比如講“ear”就可以讓全班學生一起用手摸耳朵,營造出一種集體學習的氛圍。另外,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烈這一特點,在英語教學中,采取新穎的教學方法,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設備,構建相應的知識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由情境過渡到課本的理論學習中。比如,在講解基本的問候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學生喜歡看的動畫形式的情境對話,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完成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二、快樂課堂策略
首先,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后,教師都應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這主要指讓學生始終處于濃厚的學習氛圍下,日常耳朵所聽到的、嘴里說的、眼睛看到的都應該是英語,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廣播,在課間的時候播放一些優(yōu)美的英語歌曲、小故事等,并且鼓勵學生在課后打招呼時用英語進行,這樣就使得學生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外都能使用英語,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及時應用到日常交流中。在課堂中,教師還應注意教學語言的應用,少用或者不用普通話,盡可能在課堂中全程使用英語講課,為了不使英語教學枯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可供參考的實物進行理論講解。比如借助桌子、黑板、掛圖等實物來幫助學生理解相應的單詞,使學生掌握“This is...”句型的應用,并對單詞進行連貫使用,這樣學生就可以不用漢語去解釋單詞的含義了。
其次,在課堂上,可以使用游戲進行教學,小學這一年齡段對游戲的喜愛是很強烈的,教師根據(jù)英語課程教學內(nèi)容,采取操作性較強的游戲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解月份與天氣等基礎英語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寫有不同月份單詞的紙條與寫有關于天氣特征的紙條分別放在兩個盒子中,由學生分別從兩個盒子中抽取一張紙條,連起來組成一個句子,如果句子與事實相符,可以讓學生帶領全班學生進行朗讀。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逐漸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
再次,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英語歌曲的作用,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英語課程每個單元都有對應的英文歌曲,這些歌曲往往通俗易懂,將其應用到英語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與參與熱情。在學習歌曲時,要求學生跟著歌曲一起唱歌,第一遍與第二遍同時放旋律與歌曲,第三遍則只放旋律,讓學生進行集體歌唱,這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記憶,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
三、設計形式豐富的課后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有利于學生知識鞏固,并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英語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該根據(jù)各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學生英語知識掌握的程度,布置形式豐富、內(nèi)容新穎的課后作業(yè),比如讓學生回家后用英語對媽媽問好,將今天所學的英文歌曲完整的唱給爸爸媽媽聽,還可以讓學生回家后收集一些自己喜歡的小故事,并翻譯成英語,在第二天課堂上分享給大家。作業(yè)的布置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以當天的學習內(nèi)容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英語知識應用能力,教師切勿操之過急,逐漸推進才是學生知識能力鞏固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