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寫作教學中情境教學法運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寫作,學生可以充分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想法。但當前的初中寫作教學狀況卻不樂觀,學生的作文水平普遍比較低,寫出來的文章千人一面,沒有可讀性。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呢?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能更好地理解寫作主題,調動情感和生活體驗,完成寫作任務。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寫作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情況,供同仁參考。在初中寫作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能滿足學生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寫作積極性。不過,在運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要掌握好學生的好奇點和興奮點,然后精準地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完成寫作任務。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學時,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及年齡特點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掌握寫作技巧,同時在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升寫作素養(yǎng)。
一、初中寫作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情況
情境教學是指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基于學生的文學知識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制定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真實貼切的教學情境,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寫作任務。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完成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寫作教學中,可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熱情,幫助他們理解寫作主題,提升其總結、分析能力及寫作能力,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教師要轉變教育理念,摒棄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在寫作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二、初中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
語文是文化傳播及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寫作是打開學生精神世界的鑰匙,在寫作中表達真實情感,引導學生打開心靈之窗,進行精神與心靈上的交流,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雖然寫作教學有如此多的好處,但當前的初中寫作教學狀況卻不容樂觀,筆者對此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
1.寫作教學理念落后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一些語文教師的教育理念比較落后,在課堂教學中常常以自己為主體,不重視學生的感受和想法,導致學生對寫作提不起興趣,甚至抵觸寫作訓練。此外,這種教學形式還導致課堂氛圍枯燥,學生長期處于此種壓抑的課堂氛圍中,會慢慢喪失學習興趣,何談寫作能力的提高?
2.教師不重視閱讀的作用
一些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僅將教材里或考試范圍內的相關寫作題目作為教學重點,進行深層次的講解,不注重閱讀對學生寫作能力的促進作用,不進行拓展閱讀,也不組織與閱讀有關的實踐活動。其實,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借助閱讀,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他們的詞匯量,還能拓寬寫作思路。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果不重視閱讀教學,就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3.學生的寫作習慣不好
初中生寫作速度慢主要與學生的寫作習慣不好有關,不同學生的寫作習慣是不同的:有的學生在寫作時,喜歡邊查閱資料邊寫;有的學生直接將別人的文章稍加改動,變成自己的;還有的學生喜歡從不同文章中各選一個素材,拼湊文章……這樣的寫作方式,是達不到理想的寫作訓練效果的。此外,寫作訓練少也是影響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一個因素,因為初中課業(yè)繁重,學生的課余時間有限,且學業(yè)任務重,能專門用來開展寫作訓練的課堂時間也是有限的。因此學生大多只能在周末或寒暑假寫作,但在假期寫作,學生又不能得到很好的指導,而且也沒有人監(jiān)督,所以很難提高寫作能力。
三、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1.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因此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著課堂質量和教學效率。所以在上課前,教師要掌握好課堂節(jié)奏,做好備課工作,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課堂教學期間,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學生調整精神狀態(tài),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如學習《巴東三峽》一文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三峽的圖片或視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加深學生對三峽的印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帶領學生朗誦課文,使學生在聲音和圖像的刺激下,更好地領會文章內容,明白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此外,還要引導學生思考,組織交流活動,讓他們談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從而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2.創(chuàng)設真實場景,體會寫作意境
初中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除了課本和教師外,還可以通過參與實踐活動提升知識儲備。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引導學生將真實情感融入到作文中,能增強作文的真實性及感染力。如學習《秋天》一文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到室外去感受秋天的變化,有條件的可帶領學生到幽谷、農舍或漁船上,去體會不同環(huán)境中、不同行業(yè)的人此時的心情。沒有條件,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這些場景的視頻或圖片,以創(chuàng)設情境,還原場景,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喚醒學生的記憶,激發(fā)學生內心的表達欲望,從而使其能更好地描寫秋天的景色,表達自己對秋天的情感。在帶領學生感受秋天變化的過程中,教師還可適時引入關于秋天的故事,以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自然之美,感受季節(jié)的變遷。
3.組織游戲,進行情境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游戲在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引入游戲可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能力,活躍課堂氛圍,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認為教學目標就是獲得高分,成績才是王道,所以忽略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開發(f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單一的授課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現(xiàn)代化素質教育的需求,教師亟需轉變教育觀念,在教學中引入游戲,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提升寫作能力。在利用游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競爭,并制定獎懲措施,讓學生在游戲中拓展思維、獲得靈感,提升寫作能力。
4.采用表演的方式進行情境教學
初中生正處于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喜歡表現(xiàn)自己的年齡階段。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結合學生的這一特征,采用表演的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如此,既能滿足學生表現(xiàn)自己的需求,又能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寫作。如指導寫作敘事類作文時,教師可讓熱愛表演的同學展示才藝,結合才藝表演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使學生在欣賞才藝的過程中掌握敘事文章的寫作技巧。在觀看才藝表演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及動作,然后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描述,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初中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采用情境教學法,還要鼓勵學生增加閱讀量,積累寫作素材,提升文化底蘊,如此,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者:吳克兵 單位: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東部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