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精品_亚洲无码a∨在线视频_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_日本a在线免费观看_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_丰满熟妇人妻无码区_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又高潮的视频_亚洲一区区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民俗文化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俗文化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民俗文化特點

第1篇: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關鍵詞:主體性;機械復制;大眾傳媒;傳播特點;市場化

一、民俗文化的主體性意涵

“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實際上都包含著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精英文化,一方面是民間文化”。民俗文化的一般定義是指溝通民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應民間社區(qū)、集體和人的意愿、并主要通過人進行世代相習和傳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現(xiàn)象。它是歷史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文化意識和想象力。

直到現(xiàn)代社會,由民間集體智慧創(chuàng)造的民俗文化符號,在人們的生活中依然有著相當的影響力與感染力,并作為一種“世俗化”和“本土化”的范式存在于民眾的意識與日常生活之中。作為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終極價值在于集中代表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與文化。在現(xiàn)存民俗文化諸多門類劃分中,年畫是民間藝術中最具特色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年畫是中國人非常喜愛的一種民間藝術品。早在漢代,民間就有換桃符、貼門神的習俗;宋代,民間就有了彩版印刷的年畫;明清之際,更是年畫的全盛時期。年畫的產地幾乎遍布大江南北。其中影響最大、藝術成就最高的當屬天津楊柳青年畫。

二、楊柳青年畫歷史特點溯源

楊柳青年畫依托有著600年歷史的楊柳青古鎮(zhèn),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據記載,楊柳青年畫最早興起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崇禎年間(1628~1644)印刷的年畫作品至今可見。當時,天津西郊的古柳口(即今楊柳青鎮(zhèn))就以生產年畫聞名國內。在楊柳青鎮(zhèn)周圍:古佛寺、老君堂、炒米店、張家窩、婁家院、馮高莊等三四十個村莊的農民大都從事畫業(yè)生產,素有“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之說。后又因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流經前后,水運交通發(fā)達,使其成為年畫集散地,楊柳青年畫也因此得名。至清乾隆、嘉慶年間,楊柳青年畫發(fā)展到鼎盛時期,年畫作坊遍及全鎮(zhèn),從事畫業(yè)生產的農民藝人達三千多人。以下是對早期楊柳青年畫特點的分析:

從制作和藝術特點上,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tǒng),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臺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在構圖、紙張選擇、顏料使用上都有嚴格的標準。如楊柳青年畫使用的顏料和紙張,過去均用國產傳統(tǒng)材料,所制年畫光彩照人,色彩經久不變。

從傳播內容上,涉及歷史故事、文學典故、民間傳說、戲曲故事、風俗時事、格言勸誡、仕女娃娃、花鳥魚蟲、風景名勝、世俗佳境、農家生活等,其中最有特色的圖案就是娃娃抱大鯉魚的“連年有余”。

從傳播目的上,無論是廣義的文化還是狹義的文化??偸桥c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生產資料和生產對象、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在農耕社會里,由于農業(yè)生產多有“靠天吃飯”之說,所以為驅邪納福,每逢在年節(jié)時,人們便以在自家的門、窗、廳堂、內室、炕頭兒、灶旁、影壁、水缸、糧囤等處張貼楊柳青年畫的形式表達心中的祈愿,以示喜慶和吉祥。

從傳播載體和形態(tài)上,在古代制作技術的基礎上,早期的年畫體裁有:中堂、四扇屏、八扇屏、對樓、貢尖、喜壽屏、門畫、炕圍、燈紙等。板屏、條屏、屏對、橫三裁、立三裁、炕圍、桌圍、門畫、歷畫、燈畫、斗方、缸魚、格景(專為西北蒙古、回等少數民族印制的)、選仙圖、洋片、神碼兒和朝衣大像等等,主要集中于紙質、絲帛載體。

從傳播渠道上,主要是作坊式生產,通過大運河帶來的商業(yè)往來、外運、進貢等方式實現(xiàn)地域間的傳播。

從傳播范圍上,除了鎮(zhèn)內的傳播,通過商業(yè)貿易向南北、東西運送,在地域上不僅包含了華北各省還及東北、內蒙、陜西、新疆等省區(qū)。如在清乾隆年間,“戴廉增’’店的分號就遠及綏遠、北京,繼而擴展到南鄉(xiāng)的東豐臺和炒米店地區(qū),另外楊柳青年畫不僅在民間享有盛譽,而且也深受清代宮廷的厚愛,每年進入宮廷的數量相當大,他們將年畫張貼在三宮六院的內室。

從傳承方式上,主要是傳統(tǒng)的師徒繼承以及家族技藝傳承,呈現(xiàn)明顯的家族特點。

從傳播價值上,楊柳青年畫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加之獨特多元的地緣文化,與一代又一代才情并茂的藝人、心靈手巧的工匠的創(chuàng)造與革新,使其成為具宮廷畫、文人畫與民間審美的完美載體。具有人文內涵深,信息承載量大,民族心理表現(xiàn)深刻藝術價值、精神價值與歷史價值。

綜上可見,在大眾傳播時代之前,民俗文化的傳播主要是以手工生產、小眾傳播、代際傳承的形式,傳播效果也局限在一定限制范圍之內,加之受根深蒂固的封建農業(yè)文化的影響,年畫文化的影響力也僅限于國內的部分地區(qū),年畫文化并未作為一種具有符號價值的藝術傳統(tǒng)流傳開來,年畫的生產制作也具有農耕社會生產方式影響下的手工作坊特點。

三、新環(huán)境下楊柳青年畫的文化傳播特性

伴隨機械復制技術以及大眾傳媒技術(尤其是影像技術、互聯(lián)網技術)的開發(fā)和進步,年畫的傳播目的、載體、手段、范圍、效果上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加之全球化、現(xiàn)代化、市場化的沖擊,年畫文化的傳播向著更為廣泛、復雜、多元的方向發(fā)展?,F(xiàn)做如下分析:

在傳播目的上,由于生產技術的進步,中國社會從由傳統(tǒng)的農業(yè)社會轉向工業(yè)社會,市場化生產與需求使得年畫的傳播目的由原來的祈福驅邪的年俗傳統(tǒng)向現(xiàn)今多以紀念物、藝術品出現(xiàn)。從楊柳青鎮(zhèn)明清街的年畫店鋪以及古文化街楊柳青年畫店的銷售情況來看,有課購買年畫大多為了紀念,亦有作為廳室裝飾之用,還有一部分人用于年畫收藏。

在傳播載體上,新一輪的技術變革,對于年畫藝術最大的影響就是在承載年畫本身的物質載體上,年畫的物質載體已經從原有紙質的年畫樣式又開發(fā)出330余種新形式的藝術產品,其中包括手繪掛歷、手繪賀卡、手繪書簽、剪紙、壁畫、壁掛、服裝、手帕、絲巾、紀念印、藏書票、幻燈片、陶瓷工藝品等它還被廣泛應用到書籍裝幀、舞臺布景、廣告設計、裝飾裝修等方面。在新的物質載體上,年畫不再年俗文化的象征物,而是變成了與現(xiàn)代人生活息息相關的物質消費形式。

在傳播手段上,伴隨技術革命帶來的是傳播技術的更新?lián)Q代,從印刷術到電視到廣播在到網絡,年畫藝術的傳播也經歷著巨大的變化。從早先依靠人際傳播來達到文化擴散和傳播的目的,發(fā)展到現(xiàn)在,在四大媒體上都可欣賞到年畫藝術,尤其是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使得年畫藝術更為全面的呈現(xiàn)在全球范圍之內。憑借先進的傳媒手段和傳播技術,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于擴大民俗文化的傳承范圍、延長其傳承時間、豐富其傳承內涵,所起的作用是早先的人際傳播所望塵莫及的。

在傳播范圍上,每一次技術的革新總是會帶來文化傳播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擴展,傳播手段的多樣化以及傳播媒介的多元化讓年華民俗作為一種符號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這樣一種廣度也

是以往傳播所無法企及的。在新技術的沖擊下,年畫的傳播范圍不僅局限在天津、北京以及國內的其他地區(qū),更重要的是通過大眾傳媒以及新的物質載體,加之一些藝術博覽會、藝術節(jié)等引入了更為廣闊的全球場域中。

在傳播價值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大眾傳媒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擴展,人們的消費需求也日益增加。早先的年畫作坊式生產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為滿足人們對于年畫的欣賞和購買需求,年畫的生產也進入了機械復制和視覺文化消費的領域。年畫以消費品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家居設計、店面布景、掛歷、書簽、陶瓷器上。例如,在2009年國慶六十周年的慶典上,天津的彩車設計就應用了楊柳青年畫的民俗元素,因此在新傳播環(huán)境中,年畫藝術承載的更多的是一種符號帶來的經濟價值,作為一種代表城市文化特性的藝術符號被使用、被消費、被傳播。

在傳播效果上,在新環(huán)境下,民俗文化新的傳播特性直接產生帶來了起傳播效果的改變。從時間上講,新的印刷復制手段、新的錄音攝像技術、新的物質承載實體都使得年畫的保存能夠以更為豐富的形態(tài)得以實現(xiàn)。民間故事、民間文學,以筆錄的方式,經由印刷媒介被保存下來。蒙古族呼麥、侗族大歌、山西梆子等傳統(tǒng)音樂、戲曲,通過錄音機等音頻設備被記錄下來,安塞腰鼓、少林功夫、景德鎮(zhèn)手工制瓷技藝等民間舞蹈、雜技、傳統(tǒng)技術等被照相機、攝像機、DV等拍攝下來,這些具體的、物質化的視頻中所呈現(xiàn)的民俗文化得到了更長時間的保存??梢哉f,新的傳播媒介和技術讓民俗文化在時間的縱深上得以延續(xù),以更為現(xiàn)代和持久的方式留存于我們生活的周圍。從空間上講,大眾傳播最大的作用就是將民俗文化向著更為廣泛的維度傳播。

四、反思兩種主體性的相悖與共生

通過上述的分析可見,伴隨中國社會現(xiàn)代化的進程,大眾傳媒和市場的力量幾乎遍及了經濟、社會、生活、文化、藝術等方面。民俗文化在新環(huán)境下表現(xiàn)出了大眾化的傳播范圍、多樣化的傳播形式以及承載民俗符號價值和市場消費價值的傳播特點。

然而,當機械復制帶來了大規(guī)模標準化的商品生產,當大眾傳媒侵入了消費社會,中國的民俗文化同樣遭受著新傳媒環(huán)境的嚴峻的考驗。首先,就文化本身來說,存在文化獨特性與產品復制性之間的矛盾;其次在文化市場上,文化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也呈現(xiàn)相生與相悖;最后,新的文化傳播環(huán)境,也使得文化在屬性上出現(xiàn)一方面民俗文化的需求者即消費者要求文化藝術的生產與變革按照市場化與傳媒需要來生產,另一方面民俗文化傳統(tǒng)屬性則要求其保持文化自身的主體性,不至在市場化競爭中喪失了文化原有的本土魅力。

(一)獨特性與復制性

對于民俗文化本身來言,它代表了一個地方居民特有的生產方式、生活態(tài)度、民間信仰,溝通了民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無論從時間維度還是從地域范圍,民俗文化都享有著獨特的文化特征。然而,機械復制時代的到來使文化作品,可以最大限度的通過聲音、圖像等多元的形式呈現(xiàn)。

從根本上說,復制性是因信息的特殊方式和特殊處理所造成的,信息需要通過某種物質媒介儲存起來,然后被受眾轉譯、消費。機械復制使產品可以無窮復制并傳遞給無數受眾。加之在新傳播環(huán)境中,文化作品被媒介化了,通過大眾傳媒將文化作為一種符號傳播開來。在機械復制時代,復制作為一種手段,所完成的不僅是一種具體的文化形式,亦是一種思想。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按照一定的模式和程序,通過機械復制與再生產,輔以文化產業(yè)的大規(guī)模制造代替了精雕細琢的原始手藝。以其間接的體驗使文化本身普及化、批量化。在這些作品中,摹仿是主導性的,摹仿的努力代替了追求個性化的努力。因之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會隨之出現(xiàn),因為一切都可以用符號的形式復制下來,那么文化在社會中就可能呈現(xiàn)出同質或趨向同質的現(xiàn)象。也就是說,文化原有的地域性和歷史的厚重感將會被解構。因此,即使技術和傳媒復制了形式、內容,展示了思想、生活、文化,但是與原有的文化本身相比,這種展示價值是不完整的,是被置入了現(xiàn)代技術手段與傳媒介質的價值。

(二)文化藝術價值與市場經濟價值

機械復制與大眾傳媒使文化傳播的地域性被打破,也就象征著,文化藝術的交換不在僅僅局限于“藝術自戀”的范疇,而是通過傳播與消費進入到了更為廣泛的現(xiàn)實生活,并以文化藝術本身能夠被大量復制和大量消費為榮,以求帶動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實現(xiàn)對于市場利益的追求。

1 從文化產業(yè)的建設上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實行獨立建制的天津楊柳青畫社,為適應市場的變化,先后開發(fā)印制了270余種傳統(tǒng)楊柳青木版年畫,包括各類立軸、橫披、鏡片、手卷、冊頁等。以滿足人們多層次的觀賞和市場審美的需求。在20世紀90年代,年畫工作者大膽創(chuàng)新,將楊柳青木版年畫由單一的紙制品移植到其它藝術載體,已開發(fā)出330余種新形式的藝術產品,這些藝術品滿足了新時期人們的審美需求,也擴大了楊柳青年畫在國內外市場的影響。

2 在年畫生產制作內部的職能劃分和內部建制方面也嚴格按照市場化的標準制定

隨著改革開放形勢的發(fā)展,自1985年開始,楊柳青年畫社進行了體制改革,實行社長負責制和干部聘任制。至1989年,基本理順了“產、供、銷”和“編、印、發(fā)”的運作機制和書刊編輯部的組織機構,建立了新型的管理體制,實現(xiàn)了由單一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的轉變。到1990年,該社的主要職能部門有:①民間藝術事業(yè)部:設勾描刻版工作室、水印畫工作室、年畫彩繪工作室、裱畫工作室、新藝術產品試制組和制作組等;②年畫事業(yè)部:設年畫編輯室、攝影編輯室、宣傳發(fā)行科、印刷出版科,該部門主要負責膠印中堂畫、年畫、年月歷、賀年卡等印刷品的生產和經營;③書刊編輯部:設工具書編輯室、美術書刊編輯室、新聞圖片編輯室、彩色攝影擴印部,以及《天津畫報》編輯部;④對外貿易部:負責傳統(tǒng)木版楊柳青年畫、木版水印畫、精制印譜、各種楊柳青年畫新產品、旅游紀念品及部分膠印畫冊、掛歷、年畫的出口經銷。

3 市場收入方面

經過產業(yè)化改革、公司化建制以及順應市場變化不斷做出調整和創(chuàng)新,加之利用內外傳媒的力量,楊柳青年畫社的市場競爭力和國內外影響力得到了提升和發(fā)展。文化旅游業(yè)、印書出版、新產品開發(fā)、國際貿易發(fā)展方興未艾,帶來了豐厚的銷售收入。

當大眾傳播成為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風向標、經濟效益成為生產商家參與競爭的最高標準之時,文化的經濟價值躍居于它的藝術價值之上。不可否認,當在兩種價值交織之時,生產商自然而然地向經濟效益傾斜,因為文化為了獲得生存的資金、搶占經營的市場位置必須參與市場競爭。這樣,文化的產業(yè)化、生產經營的公司化使文化藝術變成了一種機器式生產,文化旅游變成一種廣告推銷式的商業(yè)宣傳。因此我們不得不擔心文化藝術將來可能的發(fā)展路徑,即市場臨駕于藝術之上,文化藝術成為商家掙取利潤的噱頭,更致命的將是在市場中迷失了文化本身,使

其失去了原始的創(chuàng)造力。年畫變成了單一的印刷品,許多原本活潑潑的文化樣態(tài)淪為存活于市場印刷品、音像制品的僵硬形式。

(三)消費的主體性與文化的主體性

工業(yè)化的高速發(fā)展,使許多人脫離了維系原有生活的土地到城市中謀求發(fā)展,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帶來了人們價值觀、審美觀的變化;尤其是市場化與大眾傳媒使信息高速傳播,生活方式的現(xiàn)代化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使原有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方式難以適應當代人們的精神需求。

在所作的消費者調查中,對于一般的游客來說,他們的購買集中于年畫印刷品,因為價格比年畫本身要便宜很多,如一副年畫撲克的售價在2.5元到3元之間,對于普通人來說,買一副撲克足以證明“來此一游”的欣慰與。因為大眾傳播使得市場化的大眾接受了“天津楊柳青年畫”這一文化符碼,他們“單向度”的接受了信息,然后通過市場行為實現(xiàn)對于文化的占有。這種閱讀文化的模式歸因于文化的消費性。大眾傳媒還使閱讀變?yōu)橐环N時尚,將大眾進一步裹挾進傳播與操縱中。而市場化的機械復制則造就了一批滿足于快餐化標準產品的具有相同口味的標準讀者。

因此,一方面消費者的市場需求日漸成為文化開發(fā)和生產的主導,在一定程度上,生產什么,怎么生產都基于消費需求,而另外一方面民俗文化傳統(tǒng)屬性卻要求其保持文化自身的主體性,通過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神思來保證在市場競爭中的主動性。這就必然會出現(xiàn)兩種主體性的相悖與相生。

從文化主體性上,過度的市場置人可能導致文化失去了原初的藝術面貌,如年畫畫在紙上,我們可以體會到畫師的功法、技巧、思想、情感,而機械印制只能看到一個年畫狀的圖形,體會不到藝術點點滴滴的凝聚,體會不到傳統(tǒng)民間文化中的古典韻味。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機械復制式的文化產業(yè)與大眾傳媒造就的消費者只是一個“單向度”(馬爾庫塞)的人,他們對于文化藝術的審美和評價其實質是被傳媒和生產所塑造和影響的,在現(xiàn)代社會的審美趣味和決策很大程度上是“他人導向型”的(大衛(wèi)里斯曼),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體性,而是屈從式的主體行為。因此,如果完全的按照市場化原則決定文化的發(fā)展方向,勢必會引起對文化主體性的對抗與沖突,使得全球化的文化霸權、現(xiàn)代性的文化同一化有機可乘。

五、探析民俗文化在新環(huán)境下的發(fā)展路徑

第2篇: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關鍵詞:貴州民俗文化 旅游

一、發(fā)展貴州民俗文化旅游的優(yōu)勢

(一)貴州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種類多,分布廣,內容豐富。

貴州民俗文化既有巴蜀文化,粵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的不同之處,又兼收并蓄了這些文化的特點,而文化的底層和核心卻又是少數民族文化。貴州全省分布著49種少數民族,世居的就有17個,3800萬人口中少數民族占38%,其中超過10萬的有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各少數民族分散與漢族雜居在貴州的大部分地方,又相對集中聚居與我省東南部和西部地區(qū)。貴州“多元共存,共生共榮”的文化景觀,形象地被稱為“文化千島”,各式各樣的民族節(jié)日,民族藝術,民族風俗,飲食習慣,神話傳說等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節(jié)天天有”的多彩貴州民俗風情。

(二)貴州民俗文化旅游市場廣,開發(fā)潛力大。

貴州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窮省,過去“不沿江,不沿海,不沿邊”的區(qū)位劣勢使得貴州的民俗文化保持了相對的獨立性和完整性。省委書記石宗源多次指出:“貴州雖然是欠發(fā)達地區(qū),但同時也是一個資源欠開發(fā)地區(qū),擁有諸多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yōu)勢,發(fā)展?jié)摿Υ蟆!蔽沂∩缈圃貉芯繂T熊宗仁認為,從經濟角度開貴州是“欠發(fā)達”的落后小省,但從文化的角度看貴州是個大省,是一塊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寶??偟膩碚f,一是貴州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回報高的密集型產業(yè)―市場廣。二是貴州民俗文化旅游產業(yè)的開發(fā)才剛開始,剛起步,很多民俗文化資源處于待開發(fā)和未開發(fā)狀態(tài)―開發(fā)潛力大。

(三)貴州民俗文化旅游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政府支持力度強。

過去貴州最突出的問題是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外界對貴州的印象不是“夜郎自大”“黔驢技窮”就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如今這種區(qū)位劣勢正在變成優(yōu)勢,改革開放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貴州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不斷加大支持力度,并將旅游業(yè)確立為貴州經濟的支柱產業(yè)之一。同時貴州人搶抓西部大開發(fā)的機遇加快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為貴州民俗文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和發(fā)展空間。貴州成為了東接湖南,南連廣西,西近云南,北臨四川重慶,西承啟東,連南接北的交通樞紐和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

二、貴州發(fā)展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問題

(一) 缺乏科學規(guī)劃,理不順開發(fā)與保護的關系。

一是貴州對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fā)與保護上容易兩種極端,要么限制開發(fā),要么單純開發(fā)。前者是民俗文化的自生自滅,既無創(chuàng)新又無發(fā)展。后者是只注重短期的經濟效益,采取掠奪性開發(fā),而忽視了民俗文化的稀缺性與不可再生性,以破壞和犧牲民俗文化為代價;二是開發(fā)者,管理者和領導者,認識不足,缺乏對民俗文化的深層次了解,而政府的相關部門要么聽之任之,要么過多的行政干預亂指揮,瞎規(guī)劃,其結果是對民俗文化資源的浪費和對民俗文化的破壞與毀滅而不是開發(fā)利用。

(二)產品檔次低,內涵少,結構不合理,缺乏創(chuàng)新。

貴州民俗文化旅游發(fā)展滯后的又一特點是產品單一,結構混亂,雷同現(xiàn)象嚴重,缺乏豐富的,多樣的,獨特的產品,過多的強調資源的豐富性,忽視了深層次的文化性,特別是在挖掘民俗文化內涵提高民俗產品的娛樂性和旅客的參與性遠遠做的不足。比如蠟染,本身是很好的品牌和名牌,可同樣的布料,同樣的工藝,同樣的圖案到處都是,雷同化現(xiàn)象普遍存在,很難讓旅客產生好感和興趣,民俗文化資源亟待整合與提升。

(三)人才匱乏,服務水平低,管理跟不上。

貴州民俗文化旅游業(yè)服務差管理落后集中體現(xiàn)在人才的匱乏上,旅游業(yè)的從業(yè)者知識文化低素質差,認識不清,思想僵化保守,無法進行科學化管理和市場化運作與開發(fā)。一些景區(qū)管理混亂,服務質量差,員工責任心不強,旅游環(huán)境和餐飲衛(wèi)生問題突出,甚至出現(xiàn)欺客宰客的現(xiàn)象。簡單的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大文化產業(yè)發(fā)展需求。同時法律的不健全與制度的缺失,呼喚相關部門科學管理和合理規(guī)范市場營造健康的民俗文化與投資環(huán)境。

三、發(fā)展民俗文化旅游對策

(一)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正確處理開發(fā)與保護的關系。

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走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構建服務行政府,以科學的理論指導民俗文化旅游業(yè)和諧健康發(fā)展。堅持以保護為重點的前提下,正確處理好開發(fā)與保護之間的關系,做到以開發(fā)帶動民俗文化的繁榮與發(fā)展,以發(fā)展促進民俗文化的保護。

(二)挖掘民俗文化的內涵,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一方面是挖掘民俗文化需要將民族文化中別具特色的民間節(jié)日,生活風俗,飲食習慣神話傳說,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來,設計和創(chuàng)造出多元化的產品,打造民俗文化的品牌,形成旅游產業(yè)競爭優(yōu)勢。另一方面對民俗文化挖掘,整合,創(chuàng)新需要加大宣傳,通過大手筆,高頻率,強刺激的造勢,讓外界了解認識貴州多彩的民俗文化。再一方面是讓貴州的自然景觀與民俗文化內涵緊密結合,通過多種渠道將貴州民俗中的夜郎文化,屯堡文化,古鎮(zhèn)文化,少數民族文化全方位深層次的推向全國,走向世界。

(三)培育和引進人才,提升管理能力,完善服務體系。

一,發(fā)展貴州民俗文化旅游需要優(yōu)秀的復合型人才,唯有高水平的人才隊伍才能打造品牌的民俗文化旅游業(yè)。積極培育和引進人才讓他們參與到民俗文化旅游的各行各業(yè)中各種職位上發(fā)揮示范和帶動作用,為貴州民俗文化旅游著出更大的貢獻。二,實施全方位,多層次的科學管理體制,實現(xiàn)由單一管理到全方面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協(xié)同管理。三,硬件上積極改進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形成一系列的公共服務設施。軟件上全面凈化民俗文化旅游環(huán)境,努力民俗文化旅游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

四、結論

旅游業(yè)在國際上被譽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yè)。民俗文化旅游業(yè)著作為貴州旅游的一張王牌雖然起步晚但發(fā)展快,有著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颓熬?是朝陽中的朝陽。相信在貴州人的不懈努力和頑強拼搏下,一定能譜寫我省的民俗文化旅游新輝煌,構建貴州的民俗文化旅游的精品體系,逐步樹立具有國際壟斷性的原生態(tài)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參考文獻:

[1] 熊澄宇等著.《文化產業(yè)研究:戰(zhàn)略與對策》.清華大學出版社

[2] 李黔濱等著.《貴州民族民俗概覽》.貴州人民出版社

[3] 黃才貴編.《貴州民族文化研究》.貴州人民出版社

[4] 胡惠林著.《文化產業(yè)概論》.云南大學出版社

[5] 貴州日報:《貴州:“兩欠”背后的新機遇》

[6] 網站:金融界,《讓資源優(yōu)勢變成市場優(yōu)勢 貴州尋求旅游業(yè)撬動經濟良策》

第3篇: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關鍵詞】地方戲曲;當地民俗文化;密切關系;粵劇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6-0043-01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地方戲曲是源自于民間風俗文化的土壤開始萌芽生長,同時伴隨著當地的民間風俗而不斷發(fā)展和成熟。而地方戲曲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斷豐富了當地的民俗文化。由此可見,當地民俗文化與地方戲曲有著密切的關系,兩者相輔相成,而又相互作用。

一、當地民俗之于地方戲曲

從我國戲曲的發(fā)展史來看,在戲曲的發(fā)展過程中曾多次受到了正統(tǒng)階層的反對與禁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戲曲演出的特點。從當時的情況看來,戲曲的演出不僅會浪費錢財,而且還具有傷風敗俗、影響農事的情況發(fā)生。特別是從元代時期開始,對戲曲頒布了禁止的法令。但戲曲卻依然在群眾中廣泛傳播,由此可見,戲曲的產生與民間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同時也體現(xiàn)出了當地的民俗文化構成了勞動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地方戲曲依附于當地的民俗文化。每一個地方的民俗文化都蘊含了當地勞動人民豐富的生活文化,而戲曲中文化的產生很多時候都是由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鑄就的。在面向社會的戲曲中,有很多的內容都與當地的民俗文化相關聯(lián),通過對大量民俗文化內容的借鑒,從而使得戲曲染上了深厚的民俗色彩。以粵劇為例,其最初源自于南戲,不僅融合了廣東的昆山腔、梆子等民間音樂形式,同時也有著唱念做打、戲臺服飾等的表演藝術元素。再如廣州荔枝灣所設立的一個傳統(tǒng)粵劇戲臺,不僅有效地把地方戲曲與當地的民俗文化進行了延伸,而且對于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也是一種傳承。

(二)戲曲文化中滲透著當地民俗文化。地方戲曲活動在演出過程中,往往會融入很多當地的民俗活動,而且當地的民俗文化是構成地方戲曲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此之外,在地方戲曲中對當地方言俗語的大量使用也是比較明顯的一個特點,因而使得地方戲曲具有了深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二、地方戲曲之于當地民俗

我國古代戲劇的演出多是在民間的重要節(jié)日里,其中以農村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戲劇的演出往往需要很多的觀眾,否則將會影響戲曲的演出。而對于居住比較分散、交通不方便的農村,只有靠時代所傳承下來的民間節(jié)日方能產生巨大的號召力。因此,民間的節(jié)日為地方戲曲提供了便捷的演出平臺,同時,戲曲節(jié)目又豐富的民間的節(jié)日。

(一)儀式戲劇的產生。反映搬仙、送子等情節(jié)比較簡單的節(jié)目,往往是與當地的民俗活動結合在一起進行喜慶演出的。通過在節(jié)日里增加戲曲節(jié)目表演,更能夠營造出喜慶的氣氛,再加上一些祝福的吉祥語,這些儀式劇的產生,有效地增強了當地民俗節(jié)日文化的儀式感與莊重感,并使得這些儀式節(jié)目成為了節(jié)日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營造熱鬧的氛圍。地方戲曲的演出主要面對的群體是民間老百姓,由于觀眾群體的特殊性,使得地方戲曲表演時一般會選擇在廣場或者廟會上。廟會通常情況下是為祭祀神靈而設立,選擇在廟會上表演地方戲曲,多為突出節(jié)日的喜慶、廟會的熱鬧景象。同時,對于地方戲曲的表演,也多采用夸張的表演形式,例如高亢的唱腔,熱烈的鑼鼓,從而營造出一種熱鬧的演出氛圍,以此來吸引更多的觀眾。

(三)地域性差異。由于我國的民族多、地域遼闊等特點,因而使得中國民俗文化也呈現(xiàn)出非常明顯的地域性差異。正是由于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差異為地方戲曲藝術的發(fā)展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中國的戲曲具有劇種多樣、地方特色鮮明等特點。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三百多個戲曲劇種被傳承下來,而地方戲曲的形成融合了政治、經濟等眾多方面的因素。例如粵劇,也被稱為了廣東梆子、廣東大戲,是廣東省具有代表性的戲曲之一,在粵劇的發(fā)展過程中,受到了漢劇、微劇等不同劇種的影響,經過多種劇種的融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并與傳統(tǒng)的蚯文化一脈相承,從而使得粵劇具有了濃厚的嶺南文化色彩。

三、結語

地方戲曲的形成往往都具有非常鮮明的民俗文化色彩,粵劇經過了三百多年的發(fā)展,不僅具有了獨特的唱腔與表演風格,同時也沉淀了本身的民俗文化傳統(tǒng)。由粵劇的發(fā)展歷史可以看出,每一種地方戲曲都是在當地民俗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漸漸形成,并隨著民俗文化而得到了廣泛傳播。與此同時,地方戲曲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也豐富了當地的民俗文化,地方戲曲與當地民俗文化呈現(xiàn)出相互作用、相互輔助的密切關系。

參考文獻:

[1]毛建舟.地方戲曲的傳承與發(fā)展探討[J].黃河之聲,2013(22).

第4篇: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民俗是一種在歷史過程中創(chuàng)造,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斷重復,并得到民眾認同的、成為群體文化標志的獨特的生活方式。[1]4當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漸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漸被邊緣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為一種鄉(xiāng)土文化、一種生活文化,最能給人帶來認同感和歸屬感,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民俗文化是構成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斷傳承來延續(xù)其生命和意義的特征決定了教育作為文化的一個部分,與文化共生共存,無論其形式如何變化,其作為文化生命的機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從民俗文化的形式與內容來看,其中蘊含了非常豐富的教育價值,因此,學校所在地區(qū)的民俗文化是一種很好的“在地課程”資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動學校開設民俗課程,客觀上有助于傳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學校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而開設民俗課程,則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價值的真正實現(xiàn)。故此,只有當學校認識到民俗課程內在于學校的價值時,學校才有推動民俗課程建設的內驅力,民俗文化的教育價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實現(xiàn)。

一、民俗文化作為課程資源的價值

從民俗文化的功能來看,總體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為認同、教化、規(guī)范、維系、調控和記錄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學校如果能夠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就可以很好地發(fā)揮其教育價值。但另一方面,從民俗文化的特點來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樸,源遠流長”“神秘奇異,巫術性強”“禮俗混同,封建味濃”以及“豐富多彩,注重實用”的特點。因此,從教育立場出發(fā),站在學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資源時,應謹慎甄別其所蘊含的教育價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價值

民俗在本質上就是一種文化,體現(xiàn)了特定區(qū)域特定群體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異,巫術性強”和“禮俗混同,封建味濃”的特點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華,都具有促進人發(fā)展的價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是非曲直特別是價值判斷能力相對較弱,需要正確引領。因此,學校在選擇何種民俗文化資源作為學校課程資源時,必須衡量其可能對學生帶來的影響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故此,學??梢愿鶕W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發(fā)展的需求匯聚師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時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對民俗文化促進學生在這些方面發(fā)展的價值予以充分論證。

2.挖掘民俗文化的當代價值

在傳統(tǒng)的農耕社會,民俗文化在維系人際關系、維護社會倫理道德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價值。但同時,民俗文化“稚拙古樸,源遠流長”的特點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學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資源開發(fā)課程時,需要考慮到其當代價值。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認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全球化時代,學校既要注重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競爭意識與能力,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喚醒其文化意識與文化自覺,為學生構建起健康成長的精神家園。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現(xiàn)了勞動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會過程中形成的豐富的實踐智慧。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當代,對其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才能為當代社會服務。因此,學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對當今社會生活的獨特價值和意義,開發(fā)出具有生命力的課程,更好地為學生發(fā)展服務。民俗文化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價值,但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不同的學校由于歷史、資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獨有的氣質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蘊。因此學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為學校民俗課程資源時,要注意避免嘩眾取寵、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學校的辦學邏輯起點,即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思考民俗課程如何與學校發(fā)展和學生發(fā)展相匹配。民俗課程建設只有與學校辦學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相匹配,才能更好地與學校其它課程相輔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課程也才能更好地彰顯出生命力。

二、學校民俗課程設置的主要類型

民俗文化內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際民俗、歲時節(jié)日民俗、生產商貿民俗、社會組織民俗、民間信仰民俗、娛樂民俗、語言民俗和民間文藝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內容豐富且形式多樣,而不同內容的民俗文化所蘊含的教育價值不盡相同,各有側重。從學校立場出發(fā),學校更關注貫穿于民俗文化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發(fā)展的教育價值。筆者認為,學??梢愿鶕囵B(yǎng)目標,選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內容,將學校民俗課程主要劃分為知識類民俗課程、技能類民俗課程以及活動類民俗課程等。

1.知識類民俗課程

此類民俗課程主要包括諺語、謎語、詩歌、民間故事等民俗文化內容。這類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廣大民眾的集體智慧,同時也能反映出民眾豐富的思想和情感等。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這類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想象力的豐富,也有利于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以諺語為例,民間有些諺語對人們的生產實踐有很強的預測和指引作用,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們生產活動的常識。

2.技能類民俗課程

此類民俗課程主要包括剪紙、刺繡、糖畫、捏泥人、口技、變臉、皮影戲等民俗文化內容。這類民俗事象既能滿足民眾的各類生活需求,同時還具有非常高的審美價值。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這類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助于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其審美能力。以剪紙為例,剪紙不僅要求學生要動手、動眼,還要動腦構思和設計,學??梢砸约艏堊鳛槊烙d體,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3.活動類民俗課程

此類民俗課程主要包括賽龍舟、舞龍、舞獅等民俗節(jié)慶內容,還包括民間舞蹈、民間游戲等趣味性比較強的民俗文化內容。這類民俗事象反映出廣大民眾的精神面貌與傳統(tǒng)習俗,有些還能折射出普通民眾的價值取向。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這類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還有利于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可與認同。以賽龍舟為例,賽龍舟主要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而興起的,此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人格和愛國精神。同時,賽龍舟也是一項體育活動,學生通過參與這項活動還能強健體魄。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分類僅僅是為便于學校開發(fā)和組織課程內容而劃分的。實際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體的,并沒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劃分,其內容既可能內含某些方面的知識,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還可能需要通過一定的活動形式展開。因此,學校在開發(fā)民俗課程時,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幾種類別。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關主題為基礎,綜合開發(fā)學校民俗課程。

三、學校民俗課程的主要實施方式

民俗是一種生活文化。只有學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對持久、自然地重現(xiàn)民俗生活方式的時候,才真正意味著對民俗的傳承。[3]盡管筆者將知識類民俗課程作為學校民俗課程的一種類型,但這并不就意味著這一類課程就可以采取簡單的知識授受的方式加以實施。如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某種節(jié)日禮俗、風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識授受的方式來得更為直接、高效。但實際上,把民俗文化內容作為知識傳授給學生,只是傳授了部分關于民俗的知識,并不是傳承了民俗文化。因此,從民俗文化的傳承以及民俗文化對學生真正意義上的發(fā)展價值來講,筆者認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幾種方式:

1.活動體驗

以活動體驗方式組織學校民俗課程的實施,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認同民俗文化,繼而更好地傳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讓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禮俗、風土人情,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家鄉(xiāng)尋訪”的活動,利用當地的古跡、博物館等資源進行實地考察,或者走訪當地的民眾,深入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

2.實踐操作

以實踐操作方式組織學校民俗課程的實施,主要是通過“做中學”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技能類的民俗課程,如剪紙、捏泥人等。這一類課程的實施有時候可能會受制于師資問題,學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關民間藝人進行有償或志愿授課。

3.經歷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時的環(huán)境中很難感同身受,只有親身經歷了某一過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針對這一類的民俗課程,學校可以組織類似的活動,營造出相應的氛圍,甚至可以根據當地習俗適時組織學生親身參與到有關活動中去,讓學生親身經歷,從中感悟。有必要指出的是,學校民俗課程以外的其它課程實際上也蘊含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內容,如地理、歷史、語文等學科課程。學科課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單獨作為學校民俗課程來實施,學生只是通過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來更好地理解相關學科內容。當然,教師也可以以此為契機,將民俗文化融入學科教學過程中。

四、學校民俗課程的主要評價方式

學校民俗課程實施效果如何,這就涉及到了民俗課程的評價問題。如筆者前面所述,從學校教育來看,所謂學校立場實際上就是學生立場。基于學校立場的民俗課程評價實際上就是從是否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學校民俗課程的實施效果,這是學校民俗課程評價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從學校工作的角度來講,學校民俗課程實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現(xiàn)性評價作為主要的評價方式為宜。根據民俗課程的主要類型以及主要實施方式,筆者認為可供參考的主要評價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幾種:

1.體驗感想

知識類民俗課程主要通過活動體驗的方式實施,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在活動體驗過程中記錄下自己的體驗感想,形成尋訪記錄,評價者通過調閱此類記錄做出相應的評價。

2.成果展示

技能類民俗課程主要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實施,學校可以在課程結束時集中展示學生在“做中學”過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紙、泥人等。評價者可以據此做出相應的評價。

3.競技比賽

活動類民俗課程主要通過經歷感悟的方式實施,評價者除了通過學生的體驗感想記錄來評價,還可以在學校組織相應的競技比賽活動中,通過現(xiàn)場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來做出相應的評價。目前來看,學校民俗課程還沒有統(tǒng)一的評價方式與標準,對學校來說,這是一個問題,同時這也為學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課程評價方式提供了空間,但學校在探索民俗課程的評價方式時,需要把握好一個最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即課程是否最終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

作者:崔春華 單位: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與教學研究室

參考文獻:

[1]陳文華.民俗文化學[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4.

第5篇: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民俗是一種在歷史過程中創(chuàng)造,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斷重復,并得到民眾認同的、成為群體文化標志的獨特的生活方式。[1]4當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漸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漸被邊緣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為一種鄉(xiāng)土文化、一種生活文化,最能給人帶來認同感和歸屬感,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民俗文化是構成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斷傳承來延續(xù)其生命和意義的特征決定了教育作為文化的一個部分,與文化共生共存,無論其形式如何變化,其作為文化生命的機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

從民俗文化的形式與內容來看,其中蘊含了非常豐富的教育價值,因此,學校所在地區(qū)的民俗文化是一種很好的“在地課程”資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動學校開設民俗課程,客觀上有助于傳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學校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而開設民俗課程,則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價值的真正實現(xiàn)。故此,只有當學校認識到民俗課程內在于學校的價值時,學校才有推動民俗課程建設的內驅力,民俗文化的教育價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實現(xiàn)。

一、民俗文化作為課程資源的價值

從民俗文化的功能來看,總體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為認同、教化、規(guī)范、維系、調控和記錄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學校如果能夠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就可以很好地發(fā)揮其教育價值。但另一方面,從民俗文化的特點來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樸,源遠流長”“神秘奇異,巫術性強”“禮俗混同,封建味濃”以及“豐富多彩,注重實用”的特點。因此,從教育立場出發(fā),站在學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資源時,應謹慎甄別其所蘊含的教育價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價值

民俗在本質上就是一種文化,體現(xiàn)了特定區(qū)域特定群體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異,巫術性強”和“禮俗混同,封建味濃”的特點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華,都具有促進人發(fā)展的價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是非曲直特別是價值判斷能力相對較弱,需要正確引領。因此,學校在選擇何種民俗文化資源作為學校課程資源時,必須衡量其可能對學生帶來的影響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故此,學??梢愿鶕W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發(fā)展的需求匯聚師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時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對民俗文化促進學生在這些方面發(fā)展的價值予以充分論證。

2.挖掘民俗文化的當代價值

在傳統(tǒng)的農耕社會,民俗文化在維系人際關系、維護社會倫理道德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價值。但同時,民俗文化“稚拙古樸,源遠流長”的特點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學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資源開發(fā)課程時,需要考慮到其當代價值。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認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全球化時代,學校既要注重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競爭意識與能力,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喚醒其文化意識與文化自覺,為學生構建起健康成長的精神家園。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現(xiàn)了勞動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會過程中形成的豐富的實踐智慧。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當代,對其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才能為當代社會服務。因此,學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對當今社會生活的獨特價值和意義,開發(fā)出具有生命力的課程,更好地為學生發(fā)展服務。

民俗文化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價值,但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不同的學校由于歷史、資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獨有的氣質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蘊。因此學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為學校民俗課程資源時,要注意避免嘩眾取寵、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學校的辦學邏輯起點,即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思考民俗課程如何與學校發(fā)展和學生發(fā)展相匹配。民俗課程建設只有與學校辦學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相匹配,才能更好地與學校其它課程相輔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課程也才能更好地彰顯出生命力。

二、學校民俗課程設置的主要類型

民俗文化內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際民俗、歲時節(jié)日民俗、生產商貿民俗、社會組織民俗、民間信仰民俗、娛樂民俗、語言民俗和民間文藝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內容豐富且形式多樣,而不同內容的民俗文化所蘊含的教育價值不盡相同,各有側重。從學校立場出發(fā),學校更關注貫穿于民俗文化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發(fā)展的教育價值。筆者認為,學校可以根據培養(yǎng)目標,選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內容,將學校民俗課程主要劃分為知識類民俗課程、技能類民俗課程以及活動類民俗課程等。

1.知識類民俗課程

此類民俗課程主要包括諺語、謎語、詩歌、民間故事等民俗文化內容。這類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廣大民眾的集體智慧,同時也能反映出民眾豐富的思想和情感等。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這類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想象力的豐富,也有利于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以諺語為例,民間有些諺語對人們的生產實踐有很強的預測和指引作用,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們生產活動的常識。

2.技能類民俗課程

此類民俗課程主要包括剪紙、刺繡、糖畫、捏泥人、口技、變臉、皮影戲等民俗文化內容。這類民俗事象既能滿足民眾的各類生活需求,同時還具有非常高的審美價值。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這類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助于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其審美能力。以剪紙為例,剪紙不僅要求學生要動手、動眼,還要動腦構思和設計,學??梢砸约艏堊鳛槊烙d體,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3.活動類民俗課程

此類民俗課程主要包括賽龍舟、舞龍、舞獅等民俗節(jié)慶內容,還包括民間舞蹈、民間游戲等趣味性比較強的民俗文化內容。這類民俗事象反映出廣大民眾的精神面貌與傳統(tǒng)習俗,有些還能折射出普通民眾的價值取向。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這類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還有利于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可與認同。以賽龍舟為例,賽龍舟主要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而興起的,此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人格和愛國精神。同時,賽龍舟也是一項體育活動,學生通過參與這項活動還能強健體魄。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分類僅僅是為便于學校開發(fā)和組織課程內容而劃分的。實際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體的,并沒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劃分,其內容既可能內含某些方面的知識,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還可能需要通過一定的活動形式展開。因此,學校在開發(fā)民俗課程時,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幾種類別。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關主題為基礎,綜合開發(fā)學校民俗課程。

三、學校民俗課程的主要實施方式

民俗是一種生活文化。只有學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對持久、自然地重現(xiàn)民俗生活方式的時候,才真正意味著對民俗的傳承。[3]盡管筆者將知識類民俗課程作為學校民俗課程的一種類型,但這并不就意味著這一類課程就可以采取簡單的知識授受的方式加以實施。如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某種節(jié)日禮俗、風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識授受的方式來得更為直接、高效。但實際上,把民俗文化內容作為知識傳授給學生,只是傳授了部分關于民俗的知識,并不是傳承了民俗文化。因此,從民俗文化的傳承以及民俗文化對學生真正意義上的發(fā)展價值來講,筆者認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幾種方式:

1.活動體驗

以活動體驗方式組織學校民俗課程的實施,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認同民俗文化,繼而更好地傳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讓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禮俗、風土人情,學??梢越M織學生開展“家鄉(xiāng)尋訪”的活動,利用當地的古跡、博物館等資源進行實地考察,或者走訪當地的民眾,深入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

2.實踐操作

以實踐操作方式組織學校民俗課程的實施,主要是通過“做中學”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技能類的民俗課程,如剪紙、捏泥人等。這一類課程的實施有時候可能會受制于師資問題,學??梢砸酝馄感问剑心枷嚓P民間藝人進行有償或志愿授課。

3.經歷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時的環(huán)境中很難感同身受,只有親身經歷了某一過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針對這一類的民俗課程,學??梢越M織類似的活動,營造出相應的氛圍,甚至可以根據當地習俗適時組織學生親身參與到有關活動中去,讓學生親身經歷,從中感悟。

有必要指出的是,學校民俗課程以外的其它課程實際上也蘊含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內容,如地理、歷史、語文等學科課程。學科課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單獨作為學校民俗課程來實施,學生只是通過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來更好地理解相關學科內容。當然,教師也可以以此為契機,將民俗文化融入學科教學過程中。

四、學校民俗課程的主要評價方式

學校民俗課程實施效果如何,這就涉及到了民俗課程的評價問題。如筆者前面所述,從學校教育來看,所謂學校立場實際上就是學生立場?;趯W校立場的民俗課程評價實際上就是從是否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學校民俗課程的實施效果,這是學校民俗課程評價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從學校工作的角度來講,學校民俗課程實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現(xiàn)性評價作為主要的評價方式為宜。根據民俗課程的主要類型以及主要實施方式,筆者認為可供參考的主要評價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幾種:

1.體驗感想

知識類民俗課程主要通過活動體驗的方式實施,學??梢越M織學生在活動體驗過程中記錄下自己的體驗感想,形成尋訪記錄,評價者通過調閱此類記錄做出相應的評價。

2.成果展示

技能類民俗課程主要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實施,學??梢栽谡n程結束時集中展示學生在“做中學”過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紙、泥人等。評價者可以據此做出相應的評價。

3.競技比賽

活動類民俗課程主要通過經歷感悟的方式實施,評價者除了通過學生的體驗感想記錄來評價,還可以在學校組織相應的競技比賽活動中,通過現(xiàn)場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來做出相應的評價。

目前來看,學校民俗課程還沒有統(tǒng)一的評價方式與標準,對學校來說,這是一個問題,同時這也為學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課程評價方式提供了空間,但學校在探索民俗課程的評價方式時,需要把握好一個最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即課程是否最終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文華.民俗文化學[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4.

[2]柯玲.中國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6.

第6篇: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在論述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的可行性的基礎上,著重論述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民俗文化的途徑和方法。

現(xiàn)代著名學者錢穆曾說:“風俗為文化奠深基,茍非能形成為風俗,則文化理想僅如空中樓閣,終將煙消云散?!泵袼孜幕逃俏幕逃囊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一個民族的民眾文化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可以讓學生了解、吸納我們民族文化中的精華,成為一代有文化有素養(yǎng)之人,成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中學語文教學中民俗文化滲透的可行性

1.中學生的特點為民族文化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年少之時,他們的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們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能力都很強。中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內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有許多展現(xiàn)中華民族傳統(tǒng)精神品質的優(yōu)秀篇章,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能夠有所側重的加以點撥,在啟發(fā)學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內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與假惡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學生在學習掌握新知識的時侯,他們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鮮感都很強,他們往往更喜歡學習趣味性的知識,更喜歡多姿多彩的課堂,對教師的照本宣科地講解和枯燥無味的知識傳授不感興趣。而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和民俗文化知識就能夠豐富課堂教學,這些知識在課文教學中往往能滿足學生的更多需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諺語或一些古老的民間傳說故事作為新課的導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中學語文課程特點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頒布,對教材的編寫提出了新的建議,提到教材編寫“應體現(xiàn)時代特點和現(xiàn)代意識”“理解和尊重多元(樣)文化”“開闊學生視野”。中學語文教材的這些特點也具體體現(xiàn)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課文有魯迅的《社戲》、《故鄉(xiāng)》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綱》,孫犁的《蘆花蕩》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課文有《茶館》《荷花淀》《胡同文化》《我與地壇》等,中學生在學習這些課文的時候,既提高了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民俗文化的途徑和方法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雖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并不屬于常規(guī)的語文教學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民俗文化的講解和滲透時需要結合具體的授課內容,尋找有效途徑和具體方法進行分析、滲透。

1.通過突破中學語文課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

中學語文教材有相當一部分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它也是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如果在講授過程中不能進行正確的解讀,那么,學生在對課文的理解就會不完整、不深入,這就需要教師對這些民俗文化進行正確的分析,詳細地講解。

2.通過開拓中學語文學習的新渠道來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

在借助優(yōu)質課程資源、開拓中學語文學習新渠道時,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寬中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初中的綜合性學習、高中的研究性學習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設置,它們給中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新氣象。開展綜合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時,中學語文教師在熟練有效地運用文本資料的同時,還可以借助豐富的課程資源?!罢Z文教學資源有文字的、實物的,有顯形的、隱形的,有來自自然界的,也有來自生活的?!泵袼孜幕梢宰鳛橹袑W語文教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中學語文教學的對象是處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里的中學生,他們學習的內容涵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許學校不再像學校。也許我們將把整個社區(qū)作為學習環(huán)境?!倍袼孜幕矡o時無處不存在于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就是一種很好的“生活化”教育。中學語文教師如果要提高學生的文化感受力,可以聯(lián)系社會生活、運用貼近生活的材料,結合當地的風俗民情來進行教學,也可以適當安排一些和民俗有關的活動,讓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這樣就把民俗教育從課內拓展到課外,激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學生的閱歷,使學生認識了生活、體驗了人生。

3.通過發(fā)現(xiàn)、領悟中學語文課本中經典文學作品的內涵來進行民俗文化滲透

在中學語文課本中,許多經典古詩詞的豐富內涵往往是通過具有民俗風情的事物來表達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龍舟”等。在講授這些經典詩歌時,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蘊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內涵的理解。

4.通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寫作訓練來進行民俗文化滲透

民俗經過歷史的積淀,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如祭祖掃墓的清明節(jié)、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節(jié)等,都表達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學期間,教師如果能夠緊扣不同的時令節(jié)日,對中學生進行相關的作文訓練,可以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通過這些有針對性的寫作訓練,給學生提供一條走進民俗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途徑,使學生在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時,對民俗文化進行有選擇地吸收。

5.通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來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

在對中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教師如果能夠充分利用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有關民俗內容,能夠使中學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民俗與人民的生活相伴而生,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它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按街仃柸眨€來就”教給人們珍視友誼的摯情;“離鄉(xiāng)背井時,懷揣鄉(xiāng)井土”教給人們熱愛家鄉(xiāng)的真情;“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教給人們忠貞不渝的愛情,“千門萬戶??尤眨?馨研綠一瘓煞?苯談?嗣瞧碭5拿籃瞇腦浮??廡┒擠從沉死投?嗣窠】檔納?钚奶?⒚籃美硐耄?廡┎⒎且皇幣壞氐姆縵埃????瓿晌?恢置賴姆綬?、深l淖非?、諎刽[腹椋?廡┒匝??難?蘸徒逃?遣豢傻凸賴模??馨鹽頤敲褡邐幕?械木?璐??淮?忠淮?娜嗣恰T謚醒в鏤慕灘鬧腥纈猩婕暗較喙氐拿袼字?妒保?淌?沙浞擲?謎廡┟袼撞牧希?匝???星幣頗??乃枷虢逃?1熱綣糯??鬧諧3I婕暗焦糯?娜說摹俺鍪饋?、“葨V饋彼枷搿W魑?淌?涂梢愿嫠哐???淙輝詮?ダ??加懈呷斯橐?繢錚??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166_1.shtml>莊子、陶淵明等,但是,絕大多數的文人志士仍然是積極入世、愛國務實為國為民的。

6.通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課外實踐活動來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在中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學校可以適當安排一些有關民俗內容的課外活動。例如,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邀請民俗專家或者有關老師給學生舉行民俗講座。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當地有民俗特色的節(jié)日慶典、植樹活動、登高賞菊、龍舟競賽等活動,從而使學生親身感受民俗風情,受到積極的熏陶和感染。學生還可以開展有關民俗風情的研究性學習。參加有關民俗風情活動后,寫出有關感受,寫出調查報告。也可以結合鄉(xiāng)土教材實地考察,開展有益的民俗活動,舉行民俗知識大賽等。這樣在課堂學習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學生的民俗知識興趣,以健康樸素的民俗文化強化學生的知識人格,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能力。課外實踐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對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養(yǎng)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應當把握的原則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華與糟泊共存的特點及在中學語文課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點,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教育應掌握適當的原則。

中學語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內容很多,但并非課文中只要牽涉到民俗內容或民俗描寫就去講解,在講解時也不可牽強附會或喧賓奪主地去無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應該根據課文的具體內容和教學目標,在把握全局的基礎上,進行恰到好處地滲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進行母語教育。從另一方面來看,豐富多彩的民俗內容及生動多樣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學知識結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滿足中學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華民俗文化的傳播,從而為中學語文教學開辟出新的教學途徑。

參考文獻:

1、錢穆:《中國學術通義?序》,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版。

2、王顯槐、王曉霞、樊海清主編:《語文教育創(chuàng)新導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美國教育家華特?B?科勒涅斯:上?!墩Z文學習》雜志2005第一期封面。

第7篇: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民俗文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3-0151-02

民俗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學科課程建設的重要依據。語文教師應該挖掘并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資源,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強民俗文化教育,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增強語文教師的民俗文化意識

散落性與滲透性是教學過程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最大特征。語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一般包括節(jié)日、民居、服飾等,在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中,再現(xiàn)了民風民俗,蘊含著為人處事的準則,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傳遞著人們樸實的審美觀念,彰顯著舍生取義的價值觀。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無不滲透著民俗教育的意義和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實施民俗文化教育者自身素質的高低,決定著民俗文化教育實施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師要增強民俗文化意識,切實提高對民俗文化教育的認識與理解。民俗文化不僅是一個民族幾千年來的生活縮影,更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現(xiàn)代經濟的高速發(fā)展,東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一部分人受西方思潮影響,社會責任感缺失,文明禮貌失范,這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我國著名民俗學專家陳勤建教授曾說:我們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間文化之中。一個民族如果在文化傳承過程中遺失了自身優(yōu)秀文化的DNA,造成“民族記憶”的斷裂,便會喪失自己民族歷史的根脈,“這個民族很可能就會逐漸演化為無民族文化之根的民族”。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從思想深處認識到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強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發(fā)揮民俗教育的特殊功能。在語文教學中,通過語文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受到民俗文化教育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傳承民族文化。

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民俗文化教育

1.靈活把握教學內容,分清主次。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存在具有零散性,而且不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在處理教材時,在考慮每堂課的主要教學內容的同時,應該兼顧文本中有關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學內容,靈活掌握教學內容。如《刷子李》一文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抓住細節(jié)描寫人物的方法?!案惺苋宋镄蜗蟆薄ⅰ绑w會抓住細節(jié)描寫人物的方法”,均需通過對文本語言的品析方可獲得?!端⒆永睢氛Z言樸素,使用天津方言的用詞和表達方式,具有濃郁的“天津”單口相聲的風味,馮冀才在塑造刷子李這一人物形象時,充分利用“天津味”的語言來顯現(xiàn)人物的形象與技藝的高超。靈活把握教學內容,分清主次的關鍵,是要尋找到教學主要內容與民俗文化結合點,這需要教師對有關民俗文化的內容進行篩選、組合、歸類,并非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內容都要講解,應根據課文實際內容,參照課堂教學任務,對教材內容做出合理安排,把握全局,恰到好處地滲透民俗文化教育。

2.抓住時機講解民俗知識,切身感受民俗文化。中國的節(jié)日大多都有來歷,遇上民俗節(jié)日的日子,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民俗知識講解的時間。這樣不僅抓住了進行民俗文化教育的良好時機,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還可以根據節(jié)日和學生開設民俗活動,如舉辦民俗主題班會課、民俗欣賞課等。節(jié)日習俗非常貼近生活,可組織學生參與一些節(jié)慶活動事項,使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更深的民俗認識。學生在親手制作的過程中,既享受到了無窮的樂趣,又充分體會到了人民的勤勞和聰明智慧,切身感受到了百姓執(zhí)著追求平安和諧、幸福美滿生活的深厚情感。盡管這些制作工藝有難度,但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樂于相互切磋手藝。

3.作文教學中,書寫民俗。在小學語文的三套版本教材中,都有一兩次習作課是關于書寫民俗的,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向學生展示多彩的民俗。在作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民俗,抒寫民俗。如在上《說說端午節(jié)》這一習作時,可先通過講故事、猜謎語、看圖片等手段來激趣導入話題。也可讓學生說見聞、講風俗、談過節(jié)感受等手段,激趣,引發(fā)想寫動機。然后閱讀課文素材,自選資料構思起草。本課沒有“例文”,可以準備“下水文”,讀議后把握基本寫法:如何篩選需要的資料,怎樣做到有重點,有條理地介紹;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說寫法,議寫法,明寫法,接著讓學生仿照,或是模仿,對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饋、評價,鼓勵那些靈活模仿有創(chuàng)意、內容條理清楚、文從字順的習作。這樣既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教學目標,又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民俗。

三、在課外教學中延伸民俗文化教育

課外教學主要是在延伸性閱讀中開闊視野,豐富學生的民俗文化知識,“延伸性閱讀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讀基礎上的遷移,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漢語的字、詞、語法等基礎知識,獲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這些作為未來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關的知識等進行更廣泛、更全面的閱讀。”①《紅樓夢》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風俗畫卷”和“風俗寶鑒”,其中包含的民俗文化內容包括游戲、酒茶、婚俗、喪葬、節(jié)慶、戲劇、建筑與園林等,內容之豐富堪稱社會百科全書。學習完《“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可鼓勵學生從民俗文化的角度去閱讀《紅樓夢》,這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更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人物及表達內容的理解。在漢文化中,九是陽數,農歷九月初九,兩九相生,日月并陽,故而叫重陽。每逢此日,民間有登高的風俗,又稱“登高節(jié)”,是我國四大祭祖節(jié)日之一。主要有插茱萸、賞菊、吃重陽糕、登高等活動。如今,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jié),重陽節(jié)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jié)日。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歷來被稱為是吟唱重陽節(jié)最膾炙人口的詩章。學完此詩后,可讓學生課后收集與重陽節(jié)有關的詩句或文章,也可參加登高望遠活動,既加深學生對重陽節(jié)的印象,又受到尊老、愛老傳統(tǒng)美德的熏陶。在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下,使學生感悟到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此外,學校還可適當布置一些關于民俗的課外作業(yè),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到民間,收集、調查民風民俗,把調查到的結果用學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的民俗意識和探究式學習精神,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

四、開發(fā)校本課程,開設民俗選修課

“校本課程是相對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提出來的。它是課程管理行政主體變化的一種表現(xiàn),是課程管理權力的一次再分配。”②它是以某所學校為基地而開發(fā)的課程,學校和教師是課程開發(fā)和決策的主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建立民俗校本課程意義重大。小學語文課包羅萬象,涉及知識多,根據小學生心理的特點,所能掌握的知識也是有限的,這就決定了語文教材不能花太多篇幅來宣傳民俗文化,所以各個小學應根據地方特點,開發(fā)有關民俗校本課程,開設民俗選修課。在教師方面,校本課程民俗選修課的開發(fā)與開設,可不斷拓寬教師的知識面,加深教師對民族文化、文化認同等的理解,增強教師的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在學生方面,可讓學生在民俗選修課的學習與實踐中,拓寬民俗文化知識,更深切地體悟民俗文化的魅力,感悟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使其產生對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促進學生個體全面和諧地發(fā)展;在學校方面,立足于當地資源的校本課程民俗選修課的開發(fā)與開設,有助于改變“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校本課程建設模式,促進學校之間、學校與社會團體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在開發(fā)與編寫民俗校要課程時,必須關注民俗的地域性、民俗文化的多樣性和民族的差異性。課程內容宜就地取材,貼近當地居民的現(xiàn)實生活,可以涵蓋當地文化、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資源等諸多方面。根據區(qū)域文化特色及授課對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編寫原則與方法?!墩Z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總目標的第2條中明確表示:“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提高文化品位。”

“中華文化”不僅指漢文化,還包括少數民族文化;“尊重多樣文化”,即尊重包括少數民族文化在內的所有的文化。在校本民俗文化課程中,增加有關少數民族的風俗,既可彌補小學語文教材中有關少數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內容的不足,又可通過民俗教育使學生了解這些少數民族的歷史與文化,感受包括少數民族文化在內的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增強對中華文化的整體認識和認同。

學校是傳承文化的主要渠道,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民俗文化教育,旨在使學生在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學校教育中獲得對本“民族的記憶”,進而健全學生的人格,達成語文課程標準所闡述的“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目標。

注釋:

①高丙中.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16

②引《高中語文中的民俗文化教育》諶業(yè)鋒.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理念.cn.

參考文獻:

[1]高丙中.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2]秦水洲.中國社會風俗史[M].太原: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

[3]王彥章.民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生活[M].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8.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第8篇: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1民俗文化故事在文創(chuàng)產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

民俗文化是指一定地域內的原住居民在長期生活生產過程中由當地獨有的生存經歷、文化背景、精神思想所產生的生活習俗與行為價值指向。一種民俗文化的產生背后往往有著多彩多姿的傳說故事。地域民俗文化及其背后故事的傳承與保護可以說是一個城市不可復制的軟資產,城市的精神靈魂。民俗故事給本土文化增添鄉(xiāng)情,賦予豐富的情感寄托,挖掘民俗文化故事資源來激發(fā)城市創(chuàng)意文化產業(yè)已成為城市文化體驗與展現(xiàn)的重要手段,在文化價值的傳承與發(fā)展上起到共生發(fā)展的作用。城市依靠創(chuàng)意文化產業(yè)推進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再生,依靠民俗文化背后的故事達到提升城市品位氣質、美化形象的成功案例屢見不鮮。新加坡與魚尾獅、哥本哈根與美人魚、雅典與雅典娜、廣州與五羊,這些城市都與一段或壯烈、或凄美、或傳奇的民俗傳說故事緊密相連而聞名于世界。

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故事、民間傳說是城市發(fā)展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重要題材,美麗的傳說故事也為城市的創(chuàng)意文化帶來了無限的創(chuàng)作元素。例如,每個游玩過濟州島的人都會帶回幾個濟州島的守護神——石頭老人。地域內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故事為產業(yè)轉化提供強大的資源支持與資本保障,是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開發(fā)的本與源。因此,民俗文化故事的挖掘與傳承在各個城市文化品牌建設與推廣中置于十分重要的發(fā)展地位。然而民俗文化作為軟資產,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進行傳承落地,利用創(chuàng)意文化產業(yè)豐富的業(yè)態(tài)形式為載體將文化故事進行融合、再生、落地來實現(xiàn)無形資本轉化成有價資產的最有效的推廣方式。無形資產的人文歷史故事、民俗傳說作為一種精神產物在文創(chuàng)創(chuàng)意產業(yè)項目的開發(fā)中通過現(xiàn)代化行銷商品化運作能更好地維系民俗文化與現(xiàn)代工業(yè)之間的紐帶。

2杭州民俗文化故事傳承特點

杭州,浙江省省會,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旅游之都、休閑之都、南宋皇城,千百年來城市的變遷給這座城市留下了數不盡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資源,文化積淀厚實。身處長三角腹地的杭州,地域文化中雖沒有云南、貴州、四川等邊遠地區(qū)豐富的少數民族民俗文化,也不像湖南、湖北、陜西地處中原腹地,有著厚實楚漢文化、秦唐文化等民族發(fā)展歷史民俗文化,看似處于民俗文化的沙漠地,與少數民族文化、中原歷史民俗文化不同,杭州卻有著其吳越文化、南宋皇家文化、市井文化所影響下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衍生出的數量眾多的古老豐富的民間傳說、民俗文化典故,但是杭州民俗典故的傳承受到特殊地域、歷史、人文的影響有其特殊的發(fā)展特點。

(1)以“一湖、一江”為中心內核進行傳頌。杭州的民俗文化故事總量巨大,分散于杭州市八個區(qū)、三個縣級市、兩個縣內。但杭州的民俗故事、民間傳說三分之二的題材集中與杭州市內,圍繞著一湖、一江(西湖、錢塘江)而展開傳頌?!睹髦槲骱贰稊鄻蛳鄷贰督鹋:贰哆\木古井》《蘇堤》《六和填江》《錢王射潮》等著名的民俗故事都與西湖、錢塘江以及周邊的各個景點密不可分,可見西湖、錢塘江是千百年來孕育杭州民俗的文化發(fā)祥地。

(2)以南宋皇室、歷史名人為題材進行傳頌。杭州隋朝興建州城,開鑿江南大運河,自唐以后杭州進入全國著名城市的行列。自南宋建都城,經濟日益繁華,社會風俗更加多樣。商賈、士大夫隨著北宋皇室集中杭州,隨著南北文化風俗的融合,杭州的婚娶、育子、滿月、百日、周歲的儀式禮節(jié),也滲入了中原皇家的習俗。這給杭州民俗文化故事的創(chuàng)作與傳承提供了大量的歷史素材,如《宋嫂魚羹》《東坡肉》《叫花雞》《油炸檜》《西溪留下》《饅頭戰(zhàn)》《八卦田》《棋盤陣》都與南宋皇家以及此時期的名人士大夫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使得杭州的民俗文化平添了皇氣與書卷之氣。

(3)以烏托邦式情感寄托為題材進行傳頌。杭州地處江南,獨特的江南煙雨風情自古給了杭州百姓濃厚的江南人多愁善感,追求自由戀愛的浪漫主義色彩。在所創(chuàng)作流傳最為廣泛的杭州民俗文化故事、民間傳說中多以歌頌忠貞不移的情感、人仙共戀的烏托邦式的愛情為最,涌現(xiàn)出了《白娘子和許仙》《梁山伯與祝英臺彩蝶雙飛》《蘇小小傳》《柳浪和鶯》這類可歌可泣的凄美愛情傳說故事。

3杭州民俗文化故事推廣現(xiàn)狀

(1)民俗文化故事的社會開發(fā)宣傳缺乏廣度。作為城市文化形象推廣的重要名片與手段,目前杭州片面注重依賴于“西湖”“、西溪”等自然景觀資源的開發(fā)與宣傳,忽視對提升城市形象內涵的文化典故的宣傳與開發(fā)。眾多千古傳唱反映杭州城市民俗來源、地名來源(如《尉遲恭造寺》《蠶花娘子》《魯妹造傘》《畫扇判案》)的民間傳說民俗故事,不僅外地游客不知其存在,本地的居民也鮮有人知。久而久之將形成城市文化品牌宣傳的短板,不利于杭州城市文化氛圍的形成與城市氣質的樹立。

(2)民俗文化故事傳承影響力碎片化。杭州的總體民俗文化故事、民間傳說數量眾多,歷史背景大多集中與南宋建都的帝王以及士大夫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雖然杭州的個別的民俗文化典故,如《白娘子和許仙》《梁山伯與祝英臺彩蝶雙飛》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與群眾基礎,但是目前杭州大多數眾民俗文化故事與民間傳說未能形成以點帶面集團式有序傳承與推廣,這種零星分散的傳播使得杭州民俗文化故事在百姓心中的情感寄托作用不明顯,文化故事背后的價值利用率不高,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的轉化率不高,不利于杭州民俗文化故事快速形成產業(yè)化發(fā)展。

(3)民俗文化故事的產業(yè)化發(fā)展滯后。民俗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日益凸顯并受到廣泛的重視,尤其是在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以及現(xiàn)代旅游業(yè)快速發(fā)展的當今社會。杭州作為全國有名的休閑之都、動漫之都,在對于本土化的民俗文化、民間傳說故事的開發(fā)與利用仍然處于空白狀態(tài)。其實,杭州有著良好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氛圍,每年的文化博覽會、國際動漫節(jié)在國內外都有較大的影響力,但是鮮有優(yōu)秀的文化創(chuàng)意項目結合杭州本土民俗典故,將《白娘子和許仙》《梁山伯與祝英臺彩蝶雙飛》《古井運木》這些耳熟能詳的民俗文化故事依靠創(chuàng)意文化科技手段轉化成城市創(chuàng)意禮品、城市工藝品、創(chuàng)意服飾、創(chuàng)意文化墻體等創(chuàng)意產品加以開發(fā)與推廣。

4民俗文化故事在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中的再生模式

(1)主題體驗式——歷史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特點是以藝術創(chuàng)意設計產業(yè)為核心,通過與其他相關行業(yè)的跨界融合進行創(chuàng)意產業(yè)發(fā)展,這其中包括體驗式的觀光創(chuàng)意旅游產業(yè)。杭州的民俗文化故事在產業(yè)推廣過程中應根據其得天獨厚的南宋御文化、市井文化為依托背景,通過營造民俗歷史文化園、歷史街區(qū)等形式發(fā)展主題體驗文化活動,依托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進行集中開發(fā)推廣,延伸文化產業(yè)鏈和價值鏈,使民俗文化基因得以快速延續(xù),經濟利益得以增長。例如,杭州宋城主題公園,作為弘揚南宋文化的體驗項目,在宋城的整個園區(qū)內能夠通過宋河東街、土豪家族、胭脂巷、非來巷、美食街、市井街等主題體驗區(qū)將與南宋歷史文化相關的民俗文化故事進行整合,同時挖掘屬于杭州民俗文化共鳴的文化品牌,園區(qū)整合影視演藝、旅游產品、工藝品、表演藝術等所有與之相關的文創(chuàng)創(chuàng)意產業(yè)及配套資源。形成了一個較為集中獨立的展示杭州南宋民俗文化的產業(yè)基地,打造一個具有鮮明民俗文化故事體驗、傳播、交流互動的場所。通過這種主題公園、主題街區(qū)以及定期開展宋文化主題活動月,以南宋文化為歷史背景,將大量的宋民俗文化故事整理串聯(lián),并通過集中式的觀光體驗公開展示。同時發(fā)揮杭州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大融合,完善民俗文化產業(yè)鏈,使得杭州的傳統(tǒng)手工藝、飲食文化、民間演藝等傳統(tǒng)民俗藝術項目通過現(xiàn)代文化創(chuàng)意商業(yè)運行方式得到更好的展示,使其在文化價值層面上得到增長,實現(xiàn)民俗文化增值,促進經濟與文化的同步發(fā)展。

(2)品牌符號化——民俗形象+科技傳媒。民俗文化故事的品牌符號化指的是通過吸取地域本土民俗文化中傳播度廣、社會影響力大的民俗文化故事內容,結合當地歷史、地理、文化風貌,借助現(xiàn)代化的聲、光、電、數碼技術、舞美特效技術制作出地域特征鮮明,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創(chuàng)意數碼形象產品。據有民俗特征的數碼形象往往能夠更加容易觸動公眾的內心慰藉,觸發(fā)創(chuàng)意產品的經濟價值。例如,1998年美國迪士尼電影公司拍攝的《花木蘭》就是通過中國經典民間傳說打造出來的數碼卡通電影,影片充滿著中國元素的組合,不僅展現(xiàn)了中國秀麗淡雅的山水畫面以及古老東方的戰(zhàn)爭場面,描述了中國傳統(tǒng)家庭的觀念,民風民俗的生活場景以及東方倫理道德關系,影片中陪伴花木蘭一同從軍的小龍更是讓人記憶猶新,影片上映立刻引起了國內觀眾的共鳴?!痘咎m》《梁?!贰豆Ψ蛐茇垺愤@些優(yōu)秀數碼產品不僅對本地區(qū)乃至國家在民俗文化推廣起到積極作用,同時還帶動了創(chuàng)意出版產業(yè)、創(chuàng)意影音產業(yè)、本土動畫工業(yè)、互動休閑軟件、創(chuàng)意表演藝術、工藝品等多個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集群的發(fā)展。不僅僅數碼電影進行民俗品牌形象設計,其他藝術創(chuàng)意形式與民俗文化故事相結合同樣能夠打造出優(yōu)秀的民俗品牌符號。2004年廣西陽朔縣請張藝謀導演根據壯族著名的民俗文化故事《劉三姐》制作了世界最大的山水實景晚會《印象•劉三姐》,將壯族“歌仙”劉三姐的經典山歌、民族風情、漓江漁火等元素不著痕跡地融入桂林山水中,成功打造了桂林旅游文化的品牌。短短兩年多就接待游客110多萬人,僅票房收入就達7900多萬元。并且迅速帶動了多個相關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為地方吸引了大批人員就業(yè),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價值已達9.8億元,一個民俗故事品牌帶富了一方水土。通過民俗文化故事結合現(xiàn)代科技技術打造屬于自己地方特色的品牌形象,不僅能快速地建立文化符號和成功的形象,還能激活整個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發(fā)展,為文化品牌符號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財富。

(3)城市軟改造——主題構建+整合傳播。城市間的競爭已經由經濟實力競爭轉為文化精神競爭,充分利用自身特色文化資源,挖掘本土文化的亮點,塑造一個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精神,不但能有效提升城市軟文化實力,而且還能發(fā)揮民俗文化的優(yōu)勢,開展各類連動式、整合式傳播營銷,把城市的物質發(fā)展與城市文化特質相融合,將城市文化的發(fā)展產業(yè)化,繼而推動城市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前不少城市都利用當地的民俗文化故事傳說對城市公共環(huán)境進行改造。例如,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地區(qū)城市都建有民俗廣場、民俗城市雕塑來昭示自己為本土文化發(fā)源之地。杭州作為愛情之都在文化的城市體現(xiàn)上也可結合杭州本土民俗文化故事進行歸類,可通過《白娘子和許仙》《梁山伯與祝英臺彩蝶雙飛》《蘇小小傳》這些浪漫愛情為主題的民間傳說利用當地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資源進行開發(fā),打造設計以民間傳說為主題的愛情廣場、愛情公園,制作城市公共民俗愛情故事雕塑,繪制民俗故事文化墻、改造特色長廊,同時承辦國際婚博會、西湖玫瑰婚禮等愛情主題活動。這些利用本土民俗文化故事資源而進行的城市軟改造,不但美化了城市,提升了城市的品位與區(qū)域影響力,同時還通過全方位的整合傳播促進了環(huán)境藝術設計、公共雕塑、會展等多個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發(fā)展。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倫理道德觀念與民俗文化故事碰撞而來的完美火花。

(4)文化資本化——特色營銷+創(chuàng)意產品。民俗文化的經濟價值日益得到了各方的重視,除了對原有秀水山川開發(fā)之外,各地均大力對民俗文化本身的內生價值與無形文化價值進行的開發(fā)與利用,挖掘潛力,發(fā)揮其資源效益。尤其是旅游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民俗文化不僅僅是被作為單一的產品加以生產,而是在資本的計入之后,當代民俗文化價值依托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一個產業(yè)化的資本運作。例如,風箏是山東濰坊的獨有民俗文化,關于風箏的傳說故事資源豐富,濰坊除了每年舉辦國際風箏節(jié)繞風箏這一民俗文化大打風箏牌,形成特色產業(yè),設計開發(fā)大量與風箏文化相關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形成了當地獨有的風箏經濟產業(yè)鏈,不但通過風箏產業(yè)帶動了當地的旅游產業(yè),擴大了城市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同時通過風箏產業(yè)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吸引了大量投資資本,吸引了勞動力增加了就業(yè)崗位,帶動了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由此可見,民俗文化故事元素利用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思維模式所開發(fā)的商品不僅僅是單純的傳統(tǒng)地區(qū)旅游紀念品,而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地、景、產”與一體多元素地方文化與現(xiàn)代藝術形式相結合所產生的新形式的城市文化禮品,同時依托文化引入資金形成資本運作將形成新的產業(yè)鏈,文化真正變成經濟形成新的“創(chuàng)意美學經濟”。杭州已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架構體系,結合地方本土民俗文化特色,挖掘民俗故事加以利用開發(fā)創(chuàng)意產品,將“地方文化”多維的行銷手段擴展至“大眾文化”,盤活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資本。

5結語

第9篇: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民俗文化開發(fā)與保護涉及的面較廣,因此對相關從業(yè)人員的要求也較高,要求既懂得市場的運作方式,又了解民俗的真正內涵,能將經濟利益的獲取和民俗文化的保護協(xié)調統(tǒng)一、互相促進。目前,云南這樣的人才并不多,民俗文化產業(yè)的開發(fā)者大多對民俗文化研究不透,而民俗文化研究的資深學者,又大都拘于書齋。人才是發(fā)展的關鍵,只有大力實施人才戰(zhàn)略,創(chuàng)新用人機制,拓寬高素質民俗文化產業(yè)開發(fā)人才的就業(yè)渠道和發(fā)揮才干的舞臺,民俗文化的市場化之路,才能平穩(wěn)、科學,獲得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二、市場經濟下的政府適度干預

民俗文化走入市場后,其發(fā)展必然要受到市場規(guī)律的控制,但由于市場的盲目性和不穩(wěn)定性,民俗文化的發(fā)展也免不了會出現(xiàn)與市場脫節(jié)的情況,或產生片面滿足市場以至于無視對文化本身造成損害的傾向,政府從法律法規(guī)、角色轉變、政策引導、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對民俗文化進行適度干預,既能規(guī)范云南民俗文化市場活動,也是民俗文化獲得健康、平穩(wěn)、和諧發(fā)展的保障。

(一)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制定并完善可促進云南民俗文化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政策、法規(guī)體系,改變政策、法規(guī)建設滯后的局面,推進民俗文化資源的保護和文化開發(fā)管理的法制化、規(guī)范化和程序化進程。必須通過法律對物質民俗文化遺產進行管理,從而使對民俗文化遺產進行人為破壞的行為能夠得到法律的懲戒和規(guī)范,使民俗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fā)進入法制化、科學化的軌道。

(二)實現(xiàn)政府角色的轉變在政府對文化市場的調控中,要實現(xiàn)政府角色轉變。政府的主要職責是管文化,而不是辦文化,是從事宏觀管理,而不是微觀管理。政府職能部門應對文化產品的生產、流通進行規(guī)劃、引導和監(jiān)管;制定相關政策、培育文化市場;維護健康、公正、公平的文化市場秩序;加強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開發(fā)行為的懲處力度,純凈民俗文化市場。

(三)適度引導民俗文化產業(yè)在民俗文化的市場化過程中,政府的政策扶持與政策導向,對民俗文化的發(fā)展起著關鍵性作用。同時,政府部門又可以用資金的扶持手段來吸引投資商或民眾對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根據不同民俗事象的特點,引導開發(fā)者采取不同的開發(fā)模式,盡量避免對開發(fā)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資源的破壞。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福利,免费看|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91字幕亚洲|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搡老乐熟女国产|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年人免费黄色播放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热99久久久久精品小说推荐|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国产高清videossex|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午夜视频精品福利|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美女大奶头黄色视频|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深夜精品福利|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一级毛片我不卡| 久久热在线av| 欧美大码av| 国产成人91sexporn| 国产精品九九99|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 亚洲成人免费av在线播放| 999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一级毛片 在线播放|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丝袜美足系列|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天天操日日干夜夜撸|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毛片微露脸 |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一本久久精品| 欧美大码av|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青草久久国产|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夜夜骑夜夜射夜夜干| 咕卡用的链子|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精品人妻1区二区|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老司机影院毛片|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国产无遮挡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 91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av网站在线观看| 老司机影院毛片|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av有码第一页|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中国国产av一级|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久久网色|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久久久久网色|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五月天丁香电影|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制服| 亚洲,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 制服诱惑二区| 人人澡人人妻人|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赤兔流量卡办理|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了|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999|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丰满饥渴人妻一区二区三|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日本av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色视频综合|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99香蕉大伊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久久人妻熟女aⅴ|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日本av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 | 老司机影院成人|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免费观看人在逋|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深夜精品福利|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区一区二|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老汉色∧v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制服av|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狼人影院|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桃花免费在线播放| av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91字幕亚洲|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久久av网站| 老司机影院毛片|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av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一级a爱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久久国产精品人妻蜜桃|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欧美日韩黄片免| 亚洲 国产 在线|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成人三级做爰电影| 午夜免费鲁丝|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久久精品亚洲熟妇少妇任你|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视频大全免费|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av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女毛片儿|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满18在线观看网站|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日本五十路高清|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 视频区图区小说|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另类精品久久|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天天操日日干夜夜撸|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 成人 亚洲|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av在线app专区|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国产成人91sexporn| 人人澡人人妻人|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av网站|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制服诱惑二区| 欧美大码av|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日本五十路高清|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免费观看电影|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91成人精品电影| 亚洲成色77777| 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久久影院123|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毛片微露脸 |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制服| 国产麻豆69|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av在线播放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精品人妻al黑|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久久精品亚洲熟妇少妇任你|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18禁观看日本| 大型av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手机|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天天影视国产精品| 日韩伦理黄色片|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在线看|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亚洲 国产 在线| 久久人妻熟女aⅴ|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黄色|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久久 成人 亚洲| av在线app专区|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人人澡人人妻人|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91老司机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jvid|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丝袜美足系列|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国产成人欧美|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毛片微露脸 |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蜜桃国产av成人99|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最黄视频免费看|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三上悠亚av全集在线观看| 大香蕉久久网| 国产成人91sexporn|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中国国产av一级|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一级黄片播放器|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免费av中文字幕在线| 黄色 视频免费看|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大香蕉久久网|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片| 午夜激情av网站| 免费看不卡的av| 国产麻豆69| 手机成人av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日本午夜av视频|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999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九九99|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av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97人妻天天添夜夜摸| 宅男免费午夜| 午夜av观看不卡|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 午夜视频精品福利|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日韩av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成人影院久久|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香蕉国产在线看|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伊人色综图| 最黄视频免费看| 久久青草综合色|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曰老女人黄片| videosex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夫妻午夜视频|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多毛熟女@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91国产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五月天丁香电影|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 搡老乐熟女国产|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亚洲av男天堂|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两性夫妻黄色片| 丰满饥渴人妻一区二区三|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九色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悠悠久久av|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在线 av 中文字幕|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中国国产av一级| 乱人伦中国视频|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 www.精华液| av天堂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久久狼人影院|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欧美精品av麻豆av|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av综合色区一区|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老司机亚洲免费影院|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国产一区二区 视频在线|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区图区小说|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软件|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xxx大片免费视频| 自线自在国产av|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免费观看人在逋|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中国国产av一级|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青草久久国产|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 www.精华液|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国产在线观看jvid| 在线av久久热|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欧美|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91字幕亚洲|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18在线观看网站|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中国美女看黄片|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日本wwww免费看|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亚洲国产欧美网|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