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景觀園林景觀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字:園林景觀、設計、空間構成、形態(tài)
一、園林景觀的設計特點
園林景觀設計的組成元素是自然設計和人工元素。自然設計:自然設計包括氣候、地形、花草樹木、山河湖泊等。人工元素包括鋪地、雕塑、水體、設施、小品等。園林景觀設計主要是考慮以上自然設計和人工元素的結合,氣候主要表現在日照、氣溫、氣壓、風向、濕度和降水的差異,這對地域文化和人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應充分考慮項目所在的地區(qū)的自然條件,有的放矢,利用氣候特點展現地方區(qū)域特色。在進行園林設計的時候,還要注重綠色設計在景觀設計中所占有的位置,人們能享受綠化帶來的環(huán)保節(jié)能,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麗,綠化之間要講究植物的疏密、高矮、種類和色彩的搭配,樹木、草坪、花壇能形成有效的一體。水可以減少空氣空的灰塵、增強空氣的濕度、調節(jié)氣溫和凈化空氣。周圍的環(huán)境設施包括休息設施、照明設施、候車設施、服務設施、娛樂設施、廣告設施、攔阻設施等,它們都具有一定的實用功能、裝飾美化功能。
古代園林景觀,更看著的是環(huán)境,藝術的表現,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時考慮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間,以“人”為本。各大城市都有廣場,廣場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樹很少,配套的景觀構建物少,草坪大,不讓人進。雕塑雖然很大卻讓人窒息,控制范圍和比例關系考慮不夠充分?,F代園林的景觀設計應多注重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歷史、尊重文脈。不做違背人的行為和自然的事情,使我們的設計更好的做到人與自然的協(xié)調,使現代園林景觀更具現代特色。
二、園林的造景元素。
園林景觀設計中要注重造景元素的布置和設計,合理的設計能為園林景觀增添別具的色彩,園林景觀主要的造景元素有水景、置石、景觀構筑物、裝飾性元素等。
1、水景。水給園林中的景觀增添了很多色彩,人們對水的親切感和依賴性與生俱來,在園林的景觀設計中,都會設置水景,小溪,小河,池塘,點綴荷花,從生態(tài)學角度,水對改善小氣候環(huán)境、營造舒適、降低噪音、清新的景觀空間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水還能為園林的水生植物和動物提供生存的環(huán)境,還可以設置不同的水景,如荷花池,噴泉,疊水等等,都可以給園林添加一份色彩。
2、置石。恰到好處的石頭點綴,往往是設計的亮點,“石”無論放在哪種地方,必須與周圍的環(huán)境相匹配,營造一種和諧、自然、恰靜的環(huán)境,四季更替,唯有石是保持不變的,即使在冬季,石也能把自身的特色表現出來,使冷寂的冬季也有了獨有的景色。在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石的大小、形狀、位置是否與園林內的景觀相協(xié)調,只有做到和諧統(tǒng)一,才能達到美的效果。
3、景觀構筑物。在園林設計中,要充分考慮景觀構筑物的位置布置,形式,景觀構筑物包括花臺、花架、涼亭、樓臺、圍欄等形式,他們構成了園林中的景觀焦點,為人們提供了活動的場所,同時還方便了植物的攀沿,營造了一個豐富有趣的環(huán)境,構筑物還劃分了園林的空間,現成了一定的層次感。在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構筑物與周圍環(huán)境的協(xié)調要充分考慮,只有做到顏色等的協(xié)調,才能達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4、裝飾性元素。園林的裝飾如同建筑的裝飾,必須經過精心和周密的設計,才能達到美的效果,裝飾性元素的應用在園林景觀的布置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些元素可以是盆花,象征性著吉祥的寵物,幾個精美的陶瓷罐,幾個漂亮的燈飾,他們通常是非固定的,可以不斷變法,而且給園林里面增添了不少色彩。
三、園林景觀的空間構成和形態(tài):
園林景觀的空間構成要充分使用實體的要素,包括建筑、水體、地面、墻面、標識、自然地形等,園林景觀空間變法的構成基本上分成3種形式:實體圍合構成的空間、實體之間張力產生的空間、實體占領構成的空間。無論是“圍合”“占領”,還是這兩種的混合形式都是構成空間的積極手段,合理的運用會給你以良好的空間感;反之,若“圍合”得太松又會使人感覺不到空間的存在,“圍合”得太緊也會給人以封閉、壓抑、難以透氣的感覺。若“占領”處理不好也會給人帶來雜亂無章的感覺。這與占領物與周圍其他物體的尺度、比例、色彩等因素都可能有關,主要是要有全局概念。
景觀空間中最常見的形態(tài)有太高式空間和下沉式空間、凹與凸空間、母子空間、穿插空間、虛擬和虛幻空間。①太高式空間和下沉式空間,在局部面積或大面積的地面降低高度,或因原有的基地條件所限制,在統(tǒng)一的整體中形成一個界限明確,富有變化的獨立空間。不同層次的抬高與降低空間的處理方法,增加了空間的韻律感。②凹與凸空間:凹入是指局部退進的一種形式,常常一面相對開放,是一面相對封閉。隨著凹入程度的增加,空間的私密、安靜、獨立的特征也會相應的增強。凸出的空間特征則與凹入空間相反。③母子空間:是在大空間內圍合出小空間,有親切感,具有私密與公共、封閉與開敞并存的特點。在外環(huán)境中更好的滿足人們多層面的心理需求。④穿插空間:在平面以及垂直方向的空間組合形式。這種空間對人流的組織和分散,各空間的融合、交流、聯系起著重要的作用。⑤虛擬和虛幻空間:虛擬空間是指已在界面的空間中用局部變化再次限定的空間。虛幻空間是鏡面反射原理的一個運用。如用不同于周圍的地面材料來限定一個區(qū)域。可以豐富空間的層次、增加空間的深度。
四、結語
咱們作為社會整體的一員,時刻與周圍的一切產生聯系,好的園林景觀設計能洞察人的情感,體會文化與哲理的審美,易引起社會的共鳴,只有了解了園林景觀設計的特點和空間構成,形態(tài),同時融入文化的元素,以自然和人為主導理念的中國元素與現代園林的結合,使園林景觀的設計更加合理,符合自然與人的關系。
參考文獻
[1]盧軍.構成藝術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裝飾.2005(03)
[2]陳瑜.莫計合.順德市德勝廣場園林綠化設計[J].廣東林業(yè)科技.2002(1)
[3] 石強,李科林, 廖科.景區(qū)環(huán)境影響評價[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
一、空間上的秩序性
(一)界定景觀軸線
約翰•西蒙茲在其著作《景觀設計學——場地規(guī)劃與設計手冊》的可視景觀一節(jié)中談到了軸線,他說:“本質上講,軸線是連接兩點或更多點的線性規(guī)劃要素。它總是被看作一個聯結的要素。”[1]由此可見,園林景觀軸線的界定是必要的。因為軸線的引入可以使景觀系統(tǒng)具有方向性、秩序性。但園林景觀不同于其他的景觀類型,它更在意景觀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所以軸線的形式有時是筆直的,有時可能是曲折的,但界定軸線的目的就是為了確立空間組織的邏輯順序,以此契合于景觀的功能需求,創(chuàng)造景觀的場所氛圍。蘇州私家園林景觀的曲折軸線就讓我們體會到了景觀空間的無窮變化,感知了景觀空間帶給我們的無限魅力。
(二)梳理空間內涵
如果說軸線是景觀系統(tǒng)的中樞,那么景觀涵蓋的空間內涵就是附屬于中樞上與人交流的媒介。每一個目的就是一種需求,每一種需求就意味著一種行為,每一種行為就必然決定著一種空間模式。梳理空間的內涵就是基于整理景觀所承載內容的設計原則。只有明晰景觀涵蓋的內容,我們的空間組織才會有的放矢。在設計園林景觀時必須將景觀所要涵蓋的內容梳理清楚,進而根據各種內容賦予其最為適宜的空間模式。對有相互交叉的或是可以統(tǒng)一的空間進行編排,從而形成清晰的空間模式的組合關系。
(三)區(qū)分空間等級
當我們梳理出空間內涵時會發(fā)現這是一個關于景觀目的羅列的龐大列表,要想在場地內同時包容如此多的內容有時是不切實際的。由此我們必須理清各種景觀需求,明確它們之間的輕重關系,即明確景觀空間的等級。這一原則的目的就是使我們在園林景觀創(chuàng)造中正確地對諸多的問題進行科學的取舍。明確空間等級的邏輯關系之后,我們才會清晰地利用場地,合理地進行空間的組織,甚至在必要時犧牲某一需求,從而保全景觀系統(tǒng)總體的邏輯關系。在確定了空間的等級之后,還要明確空間的模式,將它們合理地歸納為一個個集合單元,然后思考它們之間的關系,經過縝密的推敲,從而論證其是否有交集、并集或是相離的關系。
(四)確定空間序列
斯蒂芬•拉伯德和漢斯•羅易德認為:“空間的序列是一些連續(xù)的、獨立的空間場所,他們之間以通道相連;人同時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個空間?!盵2]確定空間序列的原則是當我們明確了空間等級之后,通過景觀序列的組織,給景觀空間以節(jié)奏變化、韻律美感和彈性體驗。確定空間的序列是空間秩序性原則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深化空間的秩序,同時在正確的秩序基礎上賦予景觀空間形式上的美感,甚至使人們通過對空間的感知引發(fā)哲學意義上的思考。景觀空間不僅僅需要性的景觀軸線與豐富的景觀內容,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空間序列的處理將子系統(tǒng)景觀空間合理地進行布局,就像優(yōu)秀電影中高超而又巧妙的剪輯過程,使人們體會到景觀的時間變化、強度更迭以及情景交織的過程,從而獲得心智愉悅的體驗??臻g序列的處理就是解決空間與空間關系的藝術,空間之間是需要銜接的,而銜接就意味著機會,空間序列的藝術處理必然會增加景觀的魅力,使景觀在良好的邏輯關系中具有和諧與美麗的情感內涵。
二、尺度上的適宜性
(一)弱化人為壓力
在《文化特性與建筑設計》一書中,阿摩斯•拉普卜特這樣寫道:“人們對于尺度的選擇和陳述時,往往從大尺度的元素進入?!盵3]我們對于論述尺度適宜性的原則也是依據這樣的邏輯,從大的園林景觀尺度到人的個體尺度。如何協(xié)調園林與人的關系,是創(chuàng)作中必須面對的問題。在實踐中,避讓與弱化是我們對于園林景觀的回應。這種方式也是尊重既有的自然環(huán)境,尊重發(fā)展的有機秩序。針對過大尺度的壓力,我們采用謙遜的態(tài)度和順從、弱化的景觀營造手法。適時地協(xié)調尺度之間的和諧關系,以謙卑的姿態(tài)修正尺度對于園林景觀的壓力。(二)遵從場地功能
筆者已論述過景觀空間的內涵,并將抽象內涵具體化,以便在實踐中更加輕松地把握。同時必須明確空間與尺度的關系:尺度是數量的度,而空間是需要感知的,更多是基于人的經驗。由此可以說,景觀中的空間既需要數量尺度的緯度又需要空間感知的經驗?;诔叨扰c空間的關系,在這里引出了景觀中的恒定尺度與協(xié)調性尺度。景觀中的恒定尺度是指遵從于硬性功用景觀的要求而產生固定尺度,而協(xié)調性尺度則是起到過渡與調和的作用,遵從于景觀的功能是針對恒定尺度與協(xié)調性尺度之間的關系而提出的,協(xié)調性尺度的景觀是恒定尺度景觀之間的連接媒介。只有限定好協(xié)調性尺度的景觀,才會使景觀系統(tǒng)運作流暢,才會契合于景觀外延的需求。
(三)協(xié)調園林體量
景觀組織緊湊、靈活,在尺度上遵從于園林對于景觀的支配。在設計實踐中一定要慎重地處理景觀豎向界面及景觀構筑物,尤其要注意它們自身的高度、體量以及對園林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要注意景觀空間的節(jié)奏組織,對于園林中的景觀節(jié)點與景觀空間盡量要謙卑一些,景觀空間的側界面要控制適宜,空間的強度也要適宜,以利于園林的自然環(huán)境進行有機的承接,而整體的景觀系統(tǒng)則要注意適時地用比較柔化的界面對園林的總體空間尺度進行修飾,最終使園林的自然環(huán)境和諧地與景觀共生。
(四)適宜人體尺度
無論探討園林尺度、景觀尺度還是設施尺度,最終我們的視角還是基于人的尺度。不同的人對于同一事物的感知是不同的,但有時感知的結果卻是趨同的??梢哉J為,在尺度與“人”的關系中,“人”的概念應該是普遍性的,是人的社會群體。E.T.霍爾提出了人往的四種距離尺度:(1)親密距離:人和人的距離小于0.5m,主要靠嗅覺和觸覺,視覺并不重要;(2)私人距離:人與人的距離0.5~1m,觸覺和嗅覺起到一定的作用,視覺起到主導作用;(3)社交距離:人與人的距離1~2.5m(較?。?.5~5m(較大)認知主要靠視覺和聽覺;(4)公共距離:人與人的距離5~10m,這個限定根據文化社會或個人的因素有所不同。
人的視覺與聽覺的信息攝取量占信息接收總量的90%,加上嗅覺以及社交空間等諸多因素,在邊長為20~25m的立方體的景觀空間范圍內人們可以獲得比較好的視覺感知來進行社會交流,超出此范圍感知的強度就會急劇地下降,這一空間的容積范圍也為筆者提出適宜人體尺度這一原則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三、視覺上的藝術性
(一)引用自然之美
引用自然之美有兩層含義:一是借景于自然山水之美;二是借用自然本質之美。借景于山水是出于景觀層次的創(chuàng)造目的,將秀美山川作為景觀層次的遠景引入其中,使視覺美感的空間拉伸至一個更為深遠的層次。而借用自然本質之美是出于應用自然元素自身的美學優(yōu)勢創(chuàng)造景觀,劉曉光在其博士論文《景觀象征理論研究》中將美分為:形式美、具象美、意蘊美三個層次。[4]筆者提出的借景于自然、汲取于自然的設計原則正是期待契合于美的自然景觀的視覺體驗。引用自然之美,是關注美的意蘊,更是在意于親近自然的美學趨向。引用自然之美也是在發(fā)掘自然景色資源,以一種熟識的美感賦予景觀廣博的胸懷,以借景的創(chuàng)作方法將大地理尺度的自然景觀與人為創(chuàng)作的景觀連接起來。
(二)創(chuàng)造界面之美
界面因空間而生,是界定空間的要素。界面之美是設計實踐中視覺形式美的核心。景觀中的豎向界面往往決定了景觀空間的性格,而頂界面卻是相對開放的。底界面的形式美關乎景觀空間的整體美感,小面積的底界面也會影響到受用者的視覺感受,而豎向界面的形式美則關乎公眾對于視覺美感認知的大部分體驗,因為相對于單一的底界面與開放的頂界面,側界面更充滿著無限形態(tài)的變化與豐富的肌理表達??巳R夫•貝爾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否可以讓我們思索“意味”與“藝術”的深層聯系?這種聯系是否就是公眾對我們實踐中的界面之美內心中的美好震蕩呢?車尼爾雪夫斯基說,莎士比亞也不能替代今天的藝術。確實如此,我們的界面之美是屬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善良的人們,要為他們量體裁衣。
(三)意會空間之美
空間之美在于空間自身的魅力給我們以情感的波瀾,也在于空間和諧的尺度關系帶給我們輕松、順暢的行為方式。在園林景觀中,意會空間之美的原則是抽象的,但確實是存在的,抽象于空間的本質存在于人們的內心。園林景觀的空間之美在于空間包容的一切,更在于空間自身是否能夠喚醒人們對于這虛無概念的情感意識。意會空間之美是設計的原則,也是我們追尋的目標,但它卻是滯后的,只有公眾在景觀中快樂享受生活與游憩之時,我們的空間之美才會真正美得其所。
(四)隱喻人性之美
在詮釋景觀之美設計原則的道路上,盡端無疑是人性之美。美最終要公眾感知,隱喻人性之美是貫穿視覺的藝術性原則的核心線索和主宰一切景觀創(chuàng)作的美學要義。人性之美,純真、純善。人性之美詮釋了藝術追求的最高層次,不是美麗的形式,也不是深長的意味,而是打動人的心靈。隱喻人性之美的原則也就是我們景觀視覺創(chuàng)造期盼的幸福的終點。
四、環(huán)境上的生態(tài)性
(一)尊重生態(tài)價值
生態(tài)價值觀的確立是環(huán)境生態(tài)性原則的核心,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生態(tài)的價值觀更是我們設計中必須尊重的觀念,它應與人的社會需求、藝術與美學的魅力同等重要。從方案的構思到細節(jié)的深入,時刻都要牽系著這一價值觀念。以這一觀念回應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這一觀念支撐生態(tài)景觀的設計;以這一觀念影響著設計師和景觀受用的公眾,在設計與生活時尊重自然帶給我們的生命的意義。尊重生態(tài)價值是一種觀念的形成,并不能僅憑觀念去解決景觀中的實際問題,它更像是支配性的原則,讓我們時刻有著關于尊重環(huán)境狀況、理解自然的態(tài)度。
(二)接納生態(tài)基質
美好的園林生態(tài)基質不得不使我們去積極地接納,并成為我們景觀設計中貫穿始終的線索。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有著許多關于大地理尺度景觀的生態(tài)基質、藍帶、灰?guī)У染坝^概念,這些大地理尺度的景觀詮釋著景觀設計大環(huán)境概念的完美無瑕。從大地理景觀的氣候角度、從水系的生理感知角度、從生態(tài)基質的景觀優(yōu)勢角度,我們都要細致地考慮。量身定做我們的景觀,使自然的美好環(huán)境與我們的景觀斑塊更好地銜接,從而融為一體。
(三)修正場地環(huán)境
外界環(huán)境的客觀存在決定了景觀的微觀生態(tài)環(huán)境,其中噪聲、塵土、建筑、季風、不良氣流等都對景觀的環(huán)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修正景觀的環(huán)境就是基于以上不良因素而提出的設計原則,即以景觀的界面為媒介調解場地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如:通過營建高大喬木群景觀阻隔噪聲與不良空氣;通過景觀界面的營造疏導不良氣流;通過場地內大量的綠色植物的引入降低場地溫度,等等。修正這一原則以批判的視角觀察場地的現狀,而批判是否精準還要依靠實踐中準確地發(fā)掘與不斷地實踐來加以論證。
(四)挖掘鄉(xiāng)土資源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適時而生。生態(tài)是對環(huán)境而言的,契合鄉(xiāng)土正是從環(huán)境自身進行挖掘,從而探究環(huán)境和諧的本質。契合鄉(xiāng)土決不僅僅是觀念層面的意識導向,也不僅僅是泛泛的生態(tài)設計原則,它的要義在于解讀鄉(xiāng)土環(huán)境以此根植于景觀設計之中,契合鄉(xiāng)土的意義極為深遠,不僅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營造上,也延伸到經濟、文化、美學等諸多的方面。契合鄉(xiāng)土就是創(chuàng)造屬于公眾的美好園林景觀環(huán)境,讓人們真正地體會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
五、場所上的包容性
(一)包容寬泛群體
場所是傳播情感的空間能量,我們希望這一能量能夠最大化地給予公眾。在實踐中,我們要始終如一地堅持包容寬泛群體的原則,細致入微地深入到體貼人性的景觀界面、毫無障礙的交通系統(tǒng)、充滿綠色生機的休閑景致、高效舒適的景觀。場所是情感的集合,而情感之中我們更要關注包容,一切景觀營造的目的都以包容公眾的受用質量為主旨。包容寬泛群體不僅僅是指導實踐的原則,更是景觀營造的價值取向。
(二)汲取地緣文化
可以說,文化是場所聚合的第一動因,也是各種行為起始的緣由。景觀設計也正是基于“文化動因”這一內聚力,將地域、民族、歷史以及生活中人們的文化積淀與生活模式轉化成園林設計的素材和景觀設計中空間組織的依據。無論是直觀的視覺體驗,還是行為及生活習慣;無論是物質構成的熟識感知,還是精神體驗的似曾相識,關于場所感的認同,主要還是源于對地緣文化的認同,所以地緣文化的提煉深度與拓展廣度決定了文化特質景觀的品質,決定了能否得到公眾認同。
(三)呼應心靈需求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親近自然、親近綠色、親近閑適、親近運動。當我們將若干園林景觀作品推出讓人們去自由選擇時,往往最多的選票都會投在關注心靈需求的作品,因為此類作品涵蓋了人性最為本質的親近自然、釋放自我的真諦。在設計實踐中,契合高級的心理需求無疑是場所認同的絕佳途徑。無論是出于親近自然的心理還是出于休閑游憩的需求、甚至渴求獲得喘息的愿望等。
(四)詮釋景觀精神
園林景觀精神的詮釋要依靠公眾對于自然的參與,而不是在文字或是演講中富麗堂皇地虛無包裝。只有當公眾在景觀中享受生活時,那種場景才真正地詮釋了平凡、真實而又生動的園林精神。場景的產生需要人物、場地與情節(jié),而場地與情節(jié)的良好創(chuàng)造正是這一原則提出的初衷。在實踐中,詮釋景觀精神意味著豐滿景觀的情感。景觀諸多抽象的內涵要通過景觀物化的形式得以實現,除必要的設施與場地,更多的要在景觀界面加以詮釋。物化的形式不僅僅停留在創(chuàng)造人們感知精神的層面,還要注重景觀表達的深度與公眾接受程度的良好銜接,充分考慮到公眾的文化積淀深度。
1景觀設計在園林綠化中發(fā)揮的作用
園林綠化是以工程技術為手段,用于塑造園林藝術形象的作業(yè)。近年來,新的設計理念和新技術的引進和使用,豐富了園林工程建設。景觀設計和規(guī)劃作為園林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園林工程的整體品味與質量有著很大的關系。優(yōu)秀的景觀設計能在園林工程中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有效彰顯園林藝術效果。
1.1提升園林工程的品味與魅力
園林工程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休憩和觀賞的場所,豐富、有層次的景觀和景色可以增加園林工程的品味與魅力,除了草坪、鮮花和樹木這些自然景色的搭配,引入硬質景觀如假山、亭子和長廊等也是一種園林景觀的塑造模式,豐富的景觀搭配能提高園林的趣味性,增加人們對園林的視覺享受。在園林設計中體現人性化設計,能讓人們休息放松的同時,體味到園林的人文氣息,增加對園林的依賴感
1.2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社會各階層的人們在忙碌的生活背后都急需尋找一個放松休閑的場所,而園林工程的景觀就為人們提供了釋放壓力、愉悅心情的環(huán)境。人們到園林公園去欣賞園林風光,觀賞豐富的景觀,陶冶情操,不斷提高對美的品味。一個好的園林工程,具備較高質量的景觀內容,能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和欣賞,提升人們的精神品味,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2園林景觀的設計原則
在園林綠化的建設中,設計人員必須遵循景觀設計原則,否則容易弄巧成拙,使園林景觀無法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和作用。以下是幾點基本的園林景觀設計原則:
2.1點、線、面結合
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是園林設計中最基本的原則。很多景觀都是由點和線構成的,在進行景觀設計時要注意景觀之間的聯系,遵守景觀以點連線、線匯成面的規(guī)則,讓看似分散的景觀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這樣才能建設出富有美感和層次感的園林景觀,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享受。否則,景觀與景觀之間就會缺乏有效連接,導致景觀整體雜亂無章。
2.2利用植物造景,注重色彩和層次
傳統(tǒng)的綠化植物材料品種單一,綠化景觀單調,已不能滿足群眾的需要,人們更樂于從園林植物的觀賞中享受到美的感受。在植物設計上要注重色彩、氣味、形態(tài)三個方面,運用多種色相的配合、觀賞植物補色對比等應用塑造色彩和諧的植物景觀;還要考慮不同空間的景觀層次搭配,把握好景觀的疏密度,打造出有層次的植物景觀,讓整個園林景觀有機協(xié)調起來。另外,景觀設計中還應遵循生態(tài)效益,促進園林工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3園林景觀設計的規(guī)劃設計分析與研究
3.1注重功能與形式的統(tǒng)一
景觀所滿足的功能要求是其最基本的設計理念,而景觀的表現形式景觀功能的體現體,因此,設計人員應滿足園林景觀的功能與形式的統(tǒng)一性,針對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景觀規(guī)劃。首先應對原有的布局與內容進行分析,在功能的大方向上做好其他景觀的搭配,注意與環(huán)境的整體協(xié)調,提高園林工程的整體觀賞性。比如在規(guī)劃垃圾桶時,應充分考慮園林工程的面積與需求,合理規(guī)劃垃圾桶的位置與數量,配合整體風格進行設計,不僅要滿足觀賞需求,還要發(fā)揮出垃圾桶的功能。
3.2注重生態(tài)效益,協(xié)調規(guī)劃
隨著國家對環(huán)保的日益重視和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提升,在進行項目的建設時,生態(tài)效益已經成為設計規(guī)劃的重要指標。具有生態(tài)效益的園林工程能為周邊居民創(chuàng)造健康舒適的條件,還為國家的生態(tài)戰(zhàn)略做出了重要貢獻。設計師進行園林工程的景觀規(guī)劃和建設時,不能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應加強生態(tài)化建設,多運用具體生態(tài)環(huán)保型的材料,科學地增加綠地面積,對園林中綠地的分布進行特色化布局,將各種資源有效整合到一起,滿足人與自然共同發(fā)展的需要,實現協(xié)調平衡發(fā)展,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園林工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3.3科學進行景觀植物的配置
當代社會,人們對高品位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加,園林公園作為公共休閑場所,是人們休閑娛樂的重要區(qū)域,高品位的景觀設計能增加園林工程的質量,更受廣大人群的青睞。在景觀設計上,科學進行景觀植物的配置是非常重要的,這直接決定著園林的質量與檔次。設計人員應合理選擇景觀植物的種類,需要根據植物的顏色、形狀和品種進行合理的搭配,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植物造景模式,塑造出特色鮮明的景觀,帶給人們美的享受,提升人們的生活的品位和檔次,這也是高質量園林工程應追求的目標。
4結束語
我國園林建設歷史悠久,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園林工程的規(guī)劃和建設。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園林工程的也融入了許多新技術與新元素。園林公園已成為是當代人們休息娛樂的重要生活場所,而景觀設計是園林工程的靈魂,因此在園林景觀規(guī)劃與設計時,必須遵循基本的設計原則,合理地進行景觀植物的配置,打造出豐富、有層次感的園林景觀,提升園林工程的檔次和品味,還要尊重人與自然共同發(fā)展的原則,注意園林的生態(tài)效益,這樣才能實現園林工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作者:趙衍利 范衛(wèi)松 單位:肥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局
參考文獻:
[1]張晉石.鄉(xiāng)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guī)劃與設計中的意義[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6.
[2]李廣有.石材在園林景觀工程中的應用方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
[3]闞洪民,楊振艷,崔志靜,韓愛清,孫利壘,蔣青蘭,宋淑娟,宋中華.地形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及作用[J].現代園藝,2014,16:93-95.
首先,立足于傳統(tǒng)石景設計理念。園林景觀中的石景設計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典的堆山疊石藝術,賞石置石的傳統(tǒng)鑒賞文化等是我國成熟的古典石景設計理念。在當今時代,我國立足于傳統(tǒng)的理念中,有助繼承與傳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促進我國石景設計在當今時代的不斷創(chuàng)新。時代在發(fā)展變化,園林景觀中的石景設計也是如此,在繼承傳統(tǒng)的同時,也要根據時展需要,不斷革新。其次,在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的當下,構建成熟、完善的現代園林石景藝術理論體系有其必要性。在我國古代,傳統(tǒng)的園林景觀中的石景設計理念并不完善,并且已經不適于現代社會經濟發(fā)展要求。在信息化的時代,世界之間的聯系更加的緊密,不同地區(qū),不同國家之間的石景設計理念相互融合,因此在當今時代,在園林景觀石景設計過程中借鑒其他國家的有益經驗,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缺陷,不斷地構建完善、成熟的園林景觀石景設計的理論體系。最后“,以人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將石材天然的藝術魅力與現代的園林藝術相結合,形成現代裝置藝術以及現代雕塑藝術等,作為園林景觀中的主體或者裝飾,達到人工藝術與自然藝術相結合,促進園林景觀中石景設計的渾然天成。
2園林景觀中石景設計的缺陷
2.1石景在外部空間中的體量不當
目前,在我國很多園林景觀中,置石在園林景觀中的位置過于居中,會給人嚴整對稱、矯揉造作之感。在很多園林景觀中石景設計缺乏人性化,如在設計過程中不考慮環(huán)境的大小,所放置的石過大或過小,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原本的園林景觀的空間,給人一種不當之感,或者置石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游人駐足觀賞的場所與空間,影響到整個園林景觀的功用發(fā)揮。
2.2盲目模仿
在當今時代,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以及互聯網的逐漸普及,使得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在市場環(huán)境下,我國很多園林景觀為了突出特色,盲目照搬國外某些園林景觀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我國石景設計的和諧。園林景觀中的石景設計并不僅僅是石景設計,而是應該與周圍環(huán)境相和諧,并且要與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現狀相和諧,從而設計出真正適合我國社會現狀的石景。
2.3人工痕跡明顯
“渾然天成”是我國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重要美學理念。然而目前,我國園林景觀中石景設計在總體上水平較低,在設計過程中置石的放置浮淺擱置,石組不夠均衡穩(wěn)定,人工痕跡十分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石景設計的美學特點。
3結束語
關鍵詞:園林景觀;元素;應用;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 A
一、園林景觀設計元素概述
國內在園林景觀設計的理論研究上起步較晚,國外的各種設計元素理論對國內都有一定的影響。國內學者將園林景觀構成要素按照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以及人工景觀分為三大類。也有部分學者將園林景觀的構成分為硬質元素與軟質元素。其中硬質元素主要指建筑、墻體、雕塑等;軟質元素指水體、林木等。本文主要研究園林景觀設計元素的虛體元素與實體元素理論。實體元素即所謂物質形式的構成,包括建筑和自然景觀,虛體元素則是指實體單獨或者組合之后蘊含地域風格、人文環(huán)境、文化意境等的光、聲、風、色、等主觀感知元素。
二、園林景觀設計元素應用解析
1、園林設計中視覺元素的應用分析
(一)園林設計中基礎性視覺元素的應用
視覺藝術的基本構成要素比如點、線、面等,是事物造型根本和形態(tài)基礎?,F逐一分析不同元素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1)點是作為視覺元素最基礎構成,若空間內只保留一個點時,人們的視線無可避免的隨其而動?,F代的園林景觀的設計點的內涵及內容都被得到了擴展,點又可分為功能性與裝飾性兩種類別,功能性的具有實際的景觀作用,而裝飾性是作為視覺的信息符號傳遞存在的。點的形體是比較小的,因此,其可同面、線、體等元素自由組合更好應用在園林的景觀設計中;2)視覺中所謂的線指的是由很多點沿相同方位并緊密性的排序而形成的狀態(tài),即是點運動的軌跡。園林設計中有相應方向感和長度的燈、流水、長廊、欄桿、曲橋及圍墻、道路等都可視為線元素。線又有直線及曲線之分,曲線的特性較溫和且柔美,有自然飄逸的感覺,因此多用于休閑及娛樂場所。而直線則是比較剛毅,因此多用于主題嚴肅的景觀中;3)面積較大的任何形態(tài)在視覺中都可以定義為面,點及線的聚焦都可以形成面。而線條的首尾部位的相接在視覺空間上也會給人面的感覺。園林景觀中又有實面和虛面之分,草坪以及廣場地面可歸為實面類,小溪及水池就可劃分為虛面類。而在外形上面又有自然面和幾何面之差,不同形狀面的自由組合以及色彩的亮暗變化,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都可以通過不同的施工方案及材料來實現。
(二)園林設計中色彩視覺元素的合理應用
色彩元素是占據了視覺藝術的主導地位,并且是視覺策略中不可缺少的設計元素之一。色彩的合理應用會強烈的刺激到人的感官使人對于此情此景達到更好的共鳴感,因此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我們應該靈活運用多類可變幻的色彩吸引人的視覺,達到園林景觀的豐富多彩性及協(xié)調統(tǒng)一效果。而當前我國的大多園林景觀設計其色彩元素的應用仍舊維持在原始的單調層面中,只是注重了景觀的協(xié)調和統(tǒng)一,并沒有帶給人們過多的視覺色彩感官,因此色彩的視覺愉悅性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而讓人們打破類似的視覺疲勞感覺,我們有必要在園林景觀的色彩元素合理搭配下手,爭取凸顯出色彩的夸張性與對比性。
2、圖形元素在環(huán)境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一)環(huán)境設計中對圖形元素的直接運用
在有些環(huán)境設計中,設計者對圖形元素直接進行運用。所謂圖形元素的直接運用是指環(huán)境設計的作品本身就包含著圖形元素。例如,著名設計師高文安的辦公室原先是一個破舊的廠房。高文安通過改造,現在它已經成為一個設計公司。這個公司的地面和墻面都是由百年枕木構成的。據說這些枕木都是清朝末年修建川漢鐵路所用的,后來才被廢棄了。這些枕木就象征了那段歷史,看到枕木上的文化印記,人們仿佛感受到了那段滄桑的歲月。這種具有特定文化含義圖形元素的運用,使得環(huán)境設計能夠透過形狀而感受其中的精神文化內涵。
(二)環(huán)境設計中以圖形符號為基本元素
在有些建筑的設計中,設計者把一些特殊的圖形符號作為環(huán)境設計的基本元素,通過這種圖形符號的特別之處來達到創(chuàng)新的效果。例如,光之教堂的環(huán)境設計就是通過十字架這個特殊的圖形元素而創(chuàng)造了建筑環(huán)境設計中的奇跡。光之教堂是日本大阪的一個教堂。這個教堂是在原先一個小教堂的基礎上重新擴建而成的。在這個教堂的環(huán)境設計中,設計者通過一些特別的改造和特殊圖形的利用,從而使光之教堂在許多教堂中脫穎而出,形成自已的特色。光之教堂的名稱由來就與這個教堂設計的奇妙之處有關。設計者根據太陽的光照,在建筑物上留出一個“十字架”形狀的洞口,陽光就通過這個“十字架”切口照射進來,使得教堂內形成一個由光線聚集成的十字架。光之教堂便由此得名。眾所周知,十字架是教會的典型標志物,這樣的設計不僅符合教堂的主題,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3、虛體元素應用解析
(一)光元素。由于地形、時節(jié)導致每一個地域的光條件都有所不同,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好的光影布置能夠引導視線,使得觀賞者視線直接落于美景之上,讓園林內觀賞的人看到設計者想讓他們看到的美妙景色。在設計中,常用的光元素的手法有:遮光、濾光、反光等。遮光主要用于營造光影效果,另外也可以利用鏤空結構,創(chuàng)造出剪影的光圖案;濾光是采用半透明的材料,如彩色玻璃、彩色張拉膜等,將光線過濾得到需要的色彩,如水立方游泳館就是如此設計;反光在園林景觀中也非常常見,通常利用水體來實現,尤其在月夜,能夠得到最佳的光影效果。
(二)聲元素。聲元素也被稱為園林的聲景,研究發(fā)現,聲音能夠帶來很強的心理暗示,觸動人的情感,影響人的情緒。園林設計中常用的聲景手法有襯托、回聲、擬聲等。在園林設計中,聲景能夠營造特別的意境,如日本的傳統(tǒng)園林設計中常見的取水器“驚鹿”,就是巧妙利用了水流灌滿竹筒后使杠桿一端下沉,擊石產生清脆聲音,并且回復原位后能周而復始地有節(jié)奏地產生景聲。北京的天壇的回音壁則是對回聲的絕佳利用,類似的應用在許多需要體現莊嚴的場合中被應用,是古代皇家園林中的一大特色。另外,如無錫寄暢園八音澗則是利用水流不同情況下沖擊產生的聲音模擬樂聲取景。揚州個園的風音洞則是以風哨效應來利用自然風模擬樂音,創(chuàng)造聲景。
4、植物元素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一)以植物的季節(jié)性來設計景觀。園林設計者應該根據植物的特征在園林中搭配種植不同花期的植物,使園林同一地點可以在不同季節(jié)展現出不同的景觀,讓游人在充分感受時令變化的同時獲得全新的體驗。(二)以植物的地域性來設計景觀。園林的設計者應該根據植物的地域性特征進行積極的應用,創(chuàng)造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園林景觀,在弘揚地方文化的同時開闊人們的視野,陶冶人們的情操。(三)實現植物的人文化。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設計者要積極的將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植物人格化內容運用到園林的設計中來,將對植物形態(tài)美和意境美的欣賞合二為一,以達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四)實現園林景觀的空間變化。應將植物作為一個的三維實體,起到分隔、構成、引導空間變化的功能的。要根據人們的視野和視線營造出"一步一景"的效果,擴大觀賞者感受的空間。(五)注意植物與園林建筑相搭配。園林景觀應用植物的過程中要注意竹屋本身的色彩,要以豐富自然、線條柔和多變、姿態(tài)優(yōu)美飄逸的自然曲線與建筑線條相配合,調節(jié)建筑物單調硬直的觀感。(六)注意植物與園林道路的搭配。園林主要道路的兩側要以喬木為主,以花灌木為輔,以便形成別具特色的道路,諸如在實踐中很多園林景觀設計有"合歡路"、"銀杏路"等道路景觀;此外,在較長的園林景觀道路兩側,培植多種植物,以增強觀賞性,但是要注意不要影響主景的表達。
結束語
我國的園林景觀設計有著悠久的歷史,故都的皇家園林、江南的私家園林都具有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在現代的園林景觀設計中,實體元素的自然造物或者人工造物的景觀與虛體元素營造的意境與風格是同等重要的。虛體元素一般較難把握,而且也需要實體元素作為依托,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該綜合運用多種元素進行規(guī)劃創(chuàng)作,充分把握實體元素與虛體元素的關系,使兩者有機且融洽地結合,來營造更富藝術性的舒適園林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關鍵詞:生態(tài)園林;景觀;居住小區(qū);設計;
中圖分類號:K92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所的觀念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外部環(huán)境設計的好壞成了人們選擇居住的一個重要標準。優(yōu)美的園林綠化環(huán)境已成為住宅小區(qū)最基本的要素,并直接關系到小區(qū)的整體水平及質量,要重視小區(qū)的環(huán)境建設,改善外部環(huán)境很重要的途徑就是園林景觀設計。
1現代生態(tài)園林景觀設計的特點
1.1認識人性。人作為一個自然人和社會人,他們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獨;人需要運動,需要坐下休息;人離不開水,人也愛玩火;人愛采摘和捕獲;人愛走平坦的道路,有時卻愛涉水、踏丁步、穿障礙、過橋梁。因此,需要設計的場所能讓人性充分發(fā)揮。
1.2體驗生活。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當地人的價值觀。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邊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為什么成都被認為是中國最悠閑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出租車,就不理解北京作為“政治中心”的含義;如果你不到溫州街頭走走,你也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如果你不經歷青藏高原的缺養(yǎng),也就不能理解為什么這里的人會成為釋迦牟尼的選民。只有懂得當地人的生活,才會有符合當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間的設計。
1.3聆聽故事。故事源于當地人的生活和場所的歷史,因此要聽未來場所使用者講述關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時要掘地三尺,閱讀關于這塊場地的自然及人文歷史,實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種源于當地的自然過程及人文過程的內在的力量,是設計形式背后的動力和原因,也是設計所應表達和體現的場所的本質屬性。這樣的設計是屬于當地人的,屬于當地人的生活,當然也是屬于當地自然與歷史過程的。
2我國小區(qū)生態(tài)園林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2.1景觀設計重形式、輕功能
目前許多小區(qū)的園林景觀,從設計到營造都未充分考慮“功能第一”的原則,如居民的活動、休閑、游憩、停車等基本功能的缺乏考慮,景觀營造側重于外在形式的美觀表現,驚嘆于設計圖紙平面圖案的美妙絕倫,使“景觀”成為“僅觀”,參觀的作用代替了園林參與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
2.2景觀設計重氣勢、輕成本
一些小區(qū)的園林景觀為追求表面的美觀和氣勢以達到促銷的目的,不惜重金追新求異。在一些小區(qū)中營造的大體量水景,當水景開放時場景非常壯觀,然而卻沒有充分考慮增加的投資成本,增加了購房者的房款支出,同時后期高昂的物業(yè)管理費用也使得當時壯觀的場景一去不復還。
3.3景觀設計重人工、輕自然
小區(qū)景觀設計沒有與周圍的環(huán)境和本身的地理條件聯系起來。一些現代居住小區(qū)為了增加建筑密度和容積率,設計時往往將小區(qū)中非常難得的自然條件如山體、水系等加以推平、填埋和改造,使得原有的天然石塊被移走,原有的涓涓細流泉水被填平,原有肥沃的表土連著野花用洗過的砂礫覆蓋,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外來的樹木花草創(chuàng)造的植物景觀,這實際上是破壞了自然面貌,造成與四周環(huán)境極不協(xié)調,自然美和生態(tài)性極差。
3.4景觀設計重模仿、輕個性
目前,很多小區(qū)景觀都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各地的景觀趨于雷同,缺乏個性。景觀設計是一門高度綜合性的專業(yè),它最終將以空間景觀的視覺形式展現給人們,使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藝術產品。同所有門類的藝術一樣,創(chuàng)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簡單模仿抄襲則是一種短期行為。景觀設計師必須保持清醒的意識,對所處的環(huán)境和地方文化要有深刻獨到的理解并融入設計,同時認真分析地塊、謹慎開發(fā),依據地塊的特征來做策劃,設計才不會雷同;重視和挖掘歷史人文以及本土文化,把握人們的精神需求,以創(chuàng)新理念塑造出體現本土文化人文生活環(huán)境,使業(yè)主真正回歸“心靈家園”。簡言之,設計要有自己的思想,才有靈魂,才具備個性。
3.5景觀設計重外表、輕意境
為了改善居住環(huán)境和小區(qū)樓盤銷售的需要,目前小區(qū)景觀建設的投入不斷加大,景觀外在表現形式的地位也越發(fā)突出。然而在大多數小區(qū)中,在場所的意境表現方面做得不夠,很少有象中國傳統(tǒng)園林中的那種詩與畫一樣的意境。當代中國的居住景觀,就是要在注重舒適、開放和生態(tài)的同時,營造出一定的意境,以增強居住空間的藝術感受,提高整個樓盤的文化品位,這種意境的營造需要融合現代和傳統(tǒng)的手法,整體上是體現自然生態(tài)和現代簡潔的風格,通過空間、路徑和材料的設計,體現出中國文化的特有神韻。
4居住小區(qū)園林景觀設計原則
4.1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設計景觀時要從空間、節(jié)奏、審美、動線的貫通等方面都體現人文關懷,使人們在這個空間里能從視覺、聽覺、嗅覺上得到心靈的體驗和情感的詮釋與共鳴,同時要關注人們在空間活動的方便。居住區(qū)的綠化設計要強調人性化意識,應考慮人置身其中時的心理需求和行為需求,做到景為人用。在綠化設計上需考慮選擇落果少、無飛絮、無刺、無毒、無刺激性的植物品種,植物配置要與公共設施的功能和屬性相協(xié)調,體現綠化設計的人文關懷理念,實現綠地的環(huán)保、保健和觀光功能。
4.2生態(tài)原則。運用景觀生態(tài)學原理,做到植物的多樣性,同時注重春景秋色的美觀。在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設計中注重形成綠化景觀的開放性格局,在綠地內設置花架、溪流、花池等休憩與觀賞設施,并與周邊綠化景觀相融合,營造人性化的交往空間,創(chuàng)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且良性發(fā)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4.3文化原則。景觀設計不是為景觀而景觀,應注重其文化性,如每個空間的小品應各具相應的文化內涵,琴棋書畫各不相同,但串起來可能是一首詩、一個故事,以激發(fā)人們心靈深處的共鳴,燃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熱愛。
5現在住宅小區(qū)園林景觀規(guī)劃設計
5.1改善生態(tài)條件,提高環(huán)境質量
在景觀園林的設計中應當將喬木、灌木、草木進行合理的安排布置,使其構成立體頁面屏障,使園林植物群落能最佳提高單位面積的綠量,發(fā)揮其生態(tài)效益。在現代住宅小區(qū)規(guī)劃設計中,強調平面形態(tài)的多變。在垂直空間上注重喬灌木與植被草木的分層結構搭配,既有利于植物的抗逆性,又打到了多樣化的生態(tài)效應。在總體布局中亦應當與整個大范圍空間環(huán)境一致,形成以小見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特征。綠色植物是人類和生物界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任何物質都無法替代綠色植物改造自然的巨大功能,有些人熱衷于營造建筑、噴泉、假山、觀景亭,卻忽視了植物的造景作用。
5.2植被的生態(tài)效應與人文景觀設置并重
住宅小區(qū)生態(tài)園林是多維空間的藝術造型,歷來都是以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其設計的終極理念,而人與自然的和諧在園林的設計中更多的表現為對自然之美的極致挖掘與展現。主要以植物組景為主,追求顏色和季節(jié)相變,注重追求形象美、層次美、意境美。強調生態(tài)景觀相互的借襯,并注重和住宅樓之間的親和力,融合、呼應、滲透。在生態(tài)園林景觀的設計工作中,要充分發(fā)揮具體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打造生態(tài)宜居之地。
5.3生態(tài)景觀設計中的節(jié)能技術
生態(tài)景觀設計和維護應當注重節(jié)約能源,尤其是節(jié)約水資源。由于植物景觀的保養(yǎng)與維護需要大量的水作為灌溉,有效的節(jié)約水資源必然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重要問題。草本、灌木和喬木雖各自對于水資源的需求不盡相同,但作為整體的植被景觀其耗水量也是相當巨大的,其中尤其是草坪的耗水量最為巨大。因此,從節(jié)能環(huán)保方面考慮,在住宅小區(qū)生態(tài)景觀設計中,應當盡量提倡減少大面積草坪,而注重對喬木及灌木科植被的栽種。草坪上最好采用小容量、小角度的灑水噴頭,對草、灌木和喬木應當分別供水,對每種植物的供水時間間隔應當有科學合理的安排,若運用滴灌技術,則需要適當加大灌溉時間,以確保植物根部能接收到水份與養(yǎng)分。要避免在干旱期施肥或者剪枝,因為這樣會促使植物生長,增加其對水分的需求量。
6結束語
現代住宅小區(qū)的生態(tài)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項復雜性、專業(yè)性、科學性兼?zhèn)涞墓ぷ鳌T谧非笕伺c自然和諧的基礎上,要充分考慮到植被自身的生物特點,并制定節(jié)約能源,提高能耗的科學管理維護方案,以此達到園林設計的最佳效果。要用科學發(fā)展觀結合和諧發(fā)展的理念,大力提高全行業(yè)的眼光和素質,并用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努力創(chuàng)造出有中國地域特色的房地產園林景觀作品。
參考文獻:
[1]盧友純.淺析色彩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1(7).
[2]郝瑩婕.淺談居住區(qū)園林景觀設計[J].山西建筑,2009(5).
[3]陶鋒鵬.現代居住區(qū)園林景觀設計探討[J].中國房地產業(yè),2011(6).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文化;發(fā)展繼承
文化作為人類歷史長河中涵蓋思想與靈魂的產物構建著世代的文明,如涓涓細流澆灌著大地,影響并滲透到每個人的思想里。一個人可以沒有知識,但必然會有文化,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都在文化里浸泡著,即使深居山林也會被大自然的文化所滋潤。
一、我國當代園林景觀設計的文化內容
隨著歷代文物在景觀建設中不斷的被破壞,新的景觀設計是否能對得起那些被破壞的文明應該成為設計者認真面對的問題。也許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我并非要譴責什么,因為破壞的文明即使修復了也失去了曾經文化的魂。誠然,新的文化必然建立,這是歷史的選擇,但我們應從設計者自我內心反省一下我們的設計是否真的對得起文化。這里我不想討論那些蘇州園林、頤和園、豫園等精品國風。一滴水見太陽,細微處見精髓,我們身邊的道路綠化帶、小區(qū)的景觀、公園的環(huán)境,這些伴隨我們生活的園林景觀設計是否飽含文化的意義,經得起世人的推敲,是否這一切投入巨資的設計會被歷史所銘記。文化不外乎傳承和創(chuàng)新,在我看來一味的傳承無非是對歷史的抄襲,傳承中如果不含創(chuàng)新的元素談不上設計,頂多算是一次制作。2014年的秋日走進了長春公園,這個曾經雜草荒蕪、臭水溝四處橫行的園區(qū)在政府投資8億元的改造下煥然一新。徜徉園區(qū)里的水洗小礫石上感受著鳥語花香,小橋、假山、疊水、仿生木桌椅、防腐木秋千、修剪整齊的灌木、豐富多彩的樹種、爭奇斗艷的百花帶給人們無窮的休閑樂趣。當然,這些都是園林景觀設計的基礎元素。有了質量不錯的元素后讓我們看看文化吧,不否認,在文化的投入上政府也沒少下功夫。樹種植物的說明標牌為了不破壞古樸的風格而沒有用廣告業(yè)最常使用的亞克力板或雙色板,而是用竹片刻字燙金刷上防腐木漆,也算是用心良苦了;漢白玉的名醫(yī)雕像做工還算精美,孫思邈、李時珍、扁鵲,這些中醫(yī)大師的畫像矗立在那些有代表意義的中草藥旁邊,彰顯著中醫(yī)藥學的博大。所有的一切似乎讓人覺得這8億元的投資物有所值,至少也算是為百姓辦了一件不錯的實事。
二、何為設計文化
但我要說的是長春公園的改造最多算是一次大型的制作,談不上設計,正如我前面所說,傳承中如果不含創(chuàng)新的元素談不上設計,那些雕塑和竹片的說明也只能算是一次歷史書式的記載,體現的僅僅是歷史的文化。而這種制作手法在園林景觀中比比皆是,沒有絲毫的新意。那些小橋流水也無非是園林景觀中最常用的制作手法,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沒有設計文化的制作算不上設計。整個園區(qū)的制作在我看來沒有什么問題,問題在于什么可以體現一個城市的內涵,什么可以體現一個園區(qū)的獨特,這應是設計的焦點所在。那什么才是園林景觀的設計文化呢?有人說豫園回環(huán)的長龍,屋檐上獨特的雕塑文化是豫園設計的獨到,我不否認,如果穿越到清代這絕對算是頂級的設計,但今天看來它應該只屬于歷史,值得借鑒。作為一個民族不應躺在歷史的業(yè)績上睡覺,作為一個設計者更不應拿前人的設計來炫耀我們的設計水平。當下,設計的文化應該永遠立足于當下。
三、美國園林景觀的設計文化特色
那么,園林景觀設計如何立足于當下呢?約翰•西蒙茲在《景觀設計學》一書中說到:自然是一切人類活動的背景和基礎。該書以土撥鼠筑窩為開篇,講述了土撥鼠洞穴的合理性,它們的窩臨近谷子地、溪流或沼澤,有取食飲水之便利;它們的窩建立在東南坡上,能夠享受充足的陽光,冬天還能借助山坡阻擋寒風,同時也闡述了他們洞穴的合理性??梢哉f土撥鼠的洞穴建立是非??茖W嚴謹的,讓我們的城市建筑及景觀設計中所出現的重重漏洞自慚形穢。之后這本書闡述了人的動物性、自然、生態(tài)基礎、大地景觀等人文理念,再之后的內容就是圍繞著這些理念講解景觀設計。美國只有短短的二百年歷史,但他們立足于人、自然、生態(tài)、大地的思想,同樣制作了大量的精品景致,也就是他們所提出的自然式風景造園學。美國園林景觀設計在表現自然主義的、不規(guī)則樣式的設計傾向的同時,針對教育、健康和游憩娛樂的考慮,開展了保持大面積本土景觀的運動。所有的一切立足于本民族的思想文化,實現了屬于本民族特色的現代風景園林。而1857年弗雷德里克•勞•奧姆斯特德和弗克斯設計了紐約中央公園,更是開創(chuàng)了美國園林的新時代。
四、日本園林景觀的設計文化特色
自漢代起,日本就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到盛唐時期日本所吸收的中國文化更加的豐富,而園林景觀對他們的影響更加的深遠,所以日本的園林景觀設計一直保持著與中國傳統(tǒng)園林設計相近似的風格,但他們在學習的同時一直保留著自己固有的民族文化。比如日本的枯山水幾乎不用任何開花的植物,而是以沙、礫石為基礎配上一些常綠的樹木,體現日本禪宗自我修行的目的。在水池中布置島、亭、榭、瀑布、土山的池泉園風格為的是體現日本是一個島國的特征??梢哉f日本的園林景觀盡管手法多樣,但一直以來風格統(tǒng)一,一直以民族的文化為核心。
五、中國園林景觀的設計文化特色
泱泱大國僅園林藝術就有三千余年的歷史。從歷史上看有:皇家園林、文人園林、寺廟園林、邑郊風景園林;從地域上看有:江南園林、嶺南園林、蜀中園林、北方園林,讓中外游客流連忘返。但今天我想問,中國的當代園林呢?近百年來中國有多少讓世人稱贊的當代園林設計?寥寥無幾。我們一直在談發(fā)展,可如何發(fā)展?當國門洞開,西方優(yōu)秀園林景觀設計涌入國門的時候,我們似乎找到了發(fā)展的方向,無數當代的設計理念涌現出來,一批批披著長發(fā)故作深沉的設計師似乎真的拿出了大師級的靈感,為眾多的園林景觀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設計,可往往很多的方案無非是抄襲西方的設計,又或僅僅是園林景觀元素的拼湊。
六、景觀設計文化需傳承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造景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植物是園林景觀設計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不僅能創(chuàng)造人類優(yōu)美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而且能創(chuàng)造適合于人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隨著人口密度的加大,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加上工業(yè)所產生的“三廢”正在污染著環(huán)境,促使人們希望自己居住的環(huán)境得以改善,在閑暇的時間能夠在自然環(huán)境下盡情的放松。因此,現代園林景觀以植物為主已成為世界園林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一、植物造景的作用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類對物質追求已經逐漸轉為精神追求,人們日益渴望體驗自然中變化無窮,豐富多彩,美輪美奐的植物美,植物不僅在形態(tài),色彩,線條,造型上可以給人們帶來美的視覺享受,更重要的是植物產生的生態(tài)效應,可以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因此植物造景不但可以美化調節(jié)人們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感受,還能達到分隔空間,改造地形等多種效應。園林的空間是一個四維空間,隨著時間的改變而展現出不同的形態(tài);合理的植物造景,可以充分的體現出時空的變化。園林中地形的高低起伏,由于增強了空間的變化,因此可以給人們帶來新奇感,而通過植物造景可以更好的突出地形的高低起伏特性,比如地形較高處種植高大的喬灌木,可以加強高聳的感受等。植物造景,不光可以給人賞心悅目的欣賞體驗,還可以營造出具有意境特性的景觀,寓情于景,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觀賞效果。
二、植物造景的設計原則
1、以遵循自然法則為基礎
在植物造景過程中,以遵循順應自然法則為基礎,保護自然資源,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自然生態(tài),無論是植物材料的選擇還是植物配置,色彩搭配都應優(yōu)先考慮自然環(huán)境保護因素,盡可能的減少人為的干涉和破壞,最好能夠體現出植物群落的自然演變特征。
2、因地制宜、適地適樹
在植物造景過程中,對于植物的配置方面,一定要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選擇與當地環(huán)境條件基本一致的樹種,這樣既能保證植物的生長和成活率,同時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
3、多樣性原則
植物的自然群落并不是某一種或者幾種植物種系可以構建而成的,而是多種多樣的植物群以及其他生物群的共同構造而成的,因此在進行景觀設計時一定要關注植物的多樣性,才能創(chuàng)造出符合自然規(guī)律和風貌的植物景觀。比如,喬、灌、草本相結合,可以增強植物群落的穩(wěn)定性,合理利用空間,增加多層次效果。
4、色彩相宜性原則
在進行植物景觀設計時,對所用到的植物材料,花木的顏色應當搭配合理,選擇適當,與當地的環(huán)境,地理位置,生態(tài)條件,場景氛圍協(xié)調統(tǒng)一。以花木的色彩搭配,來烘托出景觀設計的主題,營造出藝術氛圍,只有色彩協(xié)調搭配,才能給人美的感受。
5、季節(jié)相宜性原則
在植物造景時,應當充分考慮樹木花卉的季節(jié)特點,合理搭配,使園林中季季有景。根據樹木花卉不同的生長周期,季節(jié)變化產生的色,形,姿態(tài)等因素,合理設計,延長景觀的觀賞期。
三、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造景的配置策略
1、植物與建筑結合造景
園林中植物和建筑的結合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結合,植物豐富多彩的自然色彩,柔和多變的線條,都能為建筑增添美感。恰當的應用植物景觀配置,可以營造出生動活潑且具有季節(jié)變化感染力的動態(tài)生態(tài)圖,使得建筑物與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更加協(xié)調,自然。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要注重植物造景和園林建筑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彼此之間相輔相成,科學搭配,突顯畫境美景。
2、植物與水體的結合造景
園林景觀中,水是園林中的血液和靈魂。清澈,明凈的水體,可以給人更加開懷的享受,園林中水里,水邊的植物,以及形成的倒影,都會為水體增加美感。但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選擇與水體結合的植物時,一定要考慮植物的正常生長環(huán)境,應當選擇喜濕潤的植物,如垂楊柳,水杉等。在植物與水體結合設計中,既要考慮水體的形狀又要考慮景觀的整體性,不能栽植過密,阻擋了水面的突顯效果,同時還應考慮周圍的地勢環(huán)境,抓住整體,構建以水體貫穿整體,植物星羅密布的格局
3、植物與道路的結合造景
園林中,道路以他特有的帶狀或者塊狀形式,以線性組合的方式將園林連為整體,是園林景觀中建筑景觀,自然景觀,以及各種人工景觀之間的連接紐帶。因此,合理的植物配置與道路結合,可以營造出豐富多彩,變化豐富的藝術氛圍,增強觀賞性。在植物與道路的景觀設計過程中,植物造景既要把握植物的個性美,又要把握植物之間的群落美,還要把握植物與環(huán)境協(xié)調的整體美,同時也要考慮因地制宜,適地植樹才能使道路綠化設計更具有自然性,生態(tài)性,人文性。
4、利用植物材料構建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調節(jié)系統(tǒng),監(jiān)控系統(tǒng)
不同的植物都有一定的抗性,會對某種特定的物質表現出強烈的反應,可以利用植物的這種特性,在景觀設計中設計可以監(jiān)控環(huán)境的監(jiān)控,調節(jié)系統(tǒng)。比如,園林坐落在二氧化硫較密的重工業(yè)區(qū),可以設計種植諸如皂莢、紫藤、葉李、構樹等植物。如果園林所處土壤鹽堿化較為嚴重,可以設計種植如合歡、黃櫨、榆樹等耐鹽堿植物。通過利用植物對這些特殊物質的反應和抗性,就可以構建出具有監(jiān)控和調節(jié)系統(tǒng)功能的生態(tài)體系
四、植物造景中應注意的問題
1、喬木、灌木、草木,花卉,觀葉植物等相結合,層次分明
根據不同的葉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可以搭配出層次分明,色彩豐富的景觀,延長觀賞期。尤其是一些觀賞性很強的觀葉植物,比如葉色紫紅的紅葉李,秋季葉片變紅的槭樹類,和觀花類植物合理搭配,都可以很好的延長觀賞期。
2、觀花和觀葉植物相結合
觀賞花木中有一類葉色漂亮、多邊的植物,如葉色紫紅的紅葉李,秋季葉片變紅的槭樹類,此類植物和觀花植物組合可延長觀賞期,同時這些觀葉樹也可作為主景放在顯要位置上就是常綠樹種也有不同程度的觀賞效果,淺綠泛黃的樟子松墨綠色的檜柏、灰綠色的云杉等,選擇色度對比大的種類進行搭配效果更好。
3、配置植物要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
為避免單調和雷同以形成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的景觀,按季節(jié)變化可選擇的樹種有:早春開花的山桃、榆葉梅、連翹、丁香等;晚春開花的薔薇、玫瑰、海棠等;初夏開花的野蘋果紫薇和各種草花等;秋天觀葉的火炬、五角楓和觀果的海棠、山里后等;冬季翠綠的油松、檜柏、云杉等??偟呐渲残Ч麘侨居谢?、四季有綠。在林木配植中,喬灌木搭配的比只種喬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無草坪的效果好,多樣種植比純林效果好。
4、因地制宜,以鄉(xiāng)土樹為主
因地制宜,植物種類的選擇上應以鄉(xiāng)土植物為主,外來物種要經過引種馴化和區(qū)域栽培試驗、優(yōu)選后才能大面積推廣應用。
5、保留鄉(xiāng)土樹種。改建、擴建和新建園林,應盡量保留原有的喬灌林,尤其是古樹名木。
結束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物質生活的需求愈來愈高。不僅希望自己居住的環(huán)境得以改善。同時也希望在閑暇的時間能夠在自然環(huán)境下盡情的放松。為了滿足人們這一需求,很多地方設置了園林景觀,并在園林景觀中加入了大量的植物,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何靜華;淺談植物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投資;2012年21.
[2]劉慧燁;植物造景在居住區(qū)園林景觀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2年16期.
關鍵詞:水資源;園林景觀;現存問題;相應措施
1前言
現如今的社會生活中,國家的經濟發(fā)展速度變快,國家的實力不斷增強,這樣也就使得人們在生活中的生活速率變得極快,人們在生活中的負荷加重,長時間的高負荷工作會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很疲累,也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苦不堪言,人們在生活中急需要要精神世界的豐滿,好看的景觀能夠使人們在生活中欣賞到美景,能夠使得人們在生活中的工作效率加快,能夠更好的工作生活,為國家發(fā)展做出貢獻。
2解讀水環(huán)境與園林景觀設計
園林景觀能夠使得人們在生活中充滿動力,能夠使得人們在生活中在進行工作的同時滿足自身的精神世界,只有滿足了人們在生活中的需要才能夠更好更快的發(fā)展,才能為社會發(fā)展做出貢獻,園林景觀設計在生活中的需求越來越大,生活中的園林景觀在進行設計的時候經常會用到水,設計出動靜結合,另有特點的園林景觀,這樣才能使得人們在生活中能夠更好的欣賞到美景,從而更好的為生活,為社會做出貢獻,這樣才能夠使得國家更好更快的發(fā)展。
3水環(huán)境與園林景觀設計的關系
水在生活中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夠保證人們在生活中的生存發(fā)展需要,園林景觀設計能夠使得人們在生活中更好更快的發(fā)展,單就某一方面來講,無論是水環(huán)境還是園林景觀建設都是能夠使得人們更好的生活的必需品,但兩者在生活中也具有一定的聯系,在進行園林景觀建設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利用到水環(huán)境,這樣能夠建設出動靜結合,更具特色的園林景觀,園林景觀在建設的時候一般都是靜態(tài)的不動的,但是水資源的出現和使用就能夠使得園林景觀充滿生機,充滿活力。這樣也就使得人們在生活中所看到的的園林景觀根據有活力,更能夠為人們服務。
4水環(huán)境與園林景觀設計的原則
在進行水環(huán)境與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應該滿足一定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園林景觀的實用性。
4.1親和性
在進行園林景觀建設的時候應該滿足實用性,園林景觀在生活中除了能夠改善生活的環(huán)境意外,還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滿足人們在生活中的的需要,使得人們在生活中充滿動力,所以在進行園林景觀建設的時候,應該以實用性為第一目的,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為第一目的,只有這樣建設的園林景觀才是合格的,適合人們生活的。
4.2隱約性
在進行園林景觀建設的時候,應該給人一種曲徑通幽的感覺,更人一種更深入去探究的欲望,使得人們在生活中欣賞園林景觀的時候,能夠更真正的放松心情,在進行建設的時候可以將水聲,水影等因素進行融合,利用園林景觀中的各種因素的重疊,覆蓋以及互相遮掩等效果來設計出一個更好更美的園林景觀。
4.3迷離性
在進行水環(huán)境與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應該綜合考慮到各個方面,將樹木,花草,水聲,光影等因素進行改進,給人一種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使得人們在進行園林參觀的時候,能夠真正的放松心靈,真正的保證自身的心情愉悅,真正的滿足人們在生活中的精神需要,滿足人們的精神世界。
4.4方便性
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水資源會因為長時間的使用之后出現污染的問題,各種園林景觀的因素也會出現自然生長和掉落的問題,這都會影響園林景觀的使用效果,這就告訴我們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考慮到這件事,保證在建設完成之后,能夠長期有效的使用,出現問題之后,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恢復,保證人們真正的能夠放松心情,滿足人們的需要。
5設計中的現存問題及相應改進措施
園林景觀建設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一方面是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但是在生活中的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大概如下:
5.1安全方面
人們常說,水火無情,這就告訴我們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如果利用到水資源,就應該保證水資源的安全性能,園林景觀在生活中經常是家長帶著孩子去游玩的地方,很多小孩子都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這個時候就告訴人們在進行園林景觀建設的時候,應該首先保證安全,不要出現不必要的損傷。
5.2藝術方面
在進行水環(huán)境與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還應該滿足一定的藝術性,但是現在很多設計單位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并沒有進行藝術性的考慮,使得設計出的園林景觀不堪入目,所以,相關單位在進行施工之前的設計的時候應該選取合適的設計師,設計出真正具有藝術性的作品,在進行施工,只有這樣才能使得人們在生活中的園林景觀真正具有一定的作用,真正的滿足人們的生存發(fā)展需要,真正使得人們放松心情。
5.3結合問題
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并不能將水元素與園林景觀充分的融合,這樣也就使得人們在生活中見到的園林景觀會由于一種很突兀的感覺,這樣都是因為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沒有能夠將水元素與園林景觀完美結合造成的,這也就告訴我們,在進行建設的時候,應該充分的考慮到各個方面,將水元素與園林景觀的其他因素完美結合,設計出真正滿足人們生存需要的園林景觀。
6結束語
人們生活的環(huán)境都離不開水,人們在生活中也需要園林景觀來滿足精神世界的富足,園林景觀的建設也在很多時候會利用到水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園林景觀能夠更生動,更具有活力。能夠真正的使得人們心曠神怡,真正的放松心情,在現如今的社會生活中的水環(huán)境與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應該在原來的基礎上勵精圖治,爭取早日設計出更好的園林景觀,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
參考文獻:
[1]董藝萱,曹變蛟.淺談水環(huán)境與園林景觀設計[J].現代園藝,2017(4).
[2]謝志玲.淺談現代居住區(qū)園林景觀環(huán)境的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5).
[3]葉艷莉.淺談人性化的居住區(qū)園林景觀設計[J].沿海企業(yè)與科技,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