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劉姥姥的性格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一關
1. 《紅樓夢》中“金玉良緣”象征的是_________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_________ ,“木石前盟”是指開篇神話中_________ 和_________的“還淚之說”。
2. 請寫出“金陵十二釵”其中三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紅樓夢》原名_________,該書以_________ 、 _________的愛情悲劇為核心,以_________四大家族的興衰史為軸線,濃縮了整個封建社會的時代內(nèi)容。
4. 賈府的“四春”分別是:孤獨的_________、懦弱的_________、精明的_________、孤僻的 _________,取“ _________”之意。
5. 《紅樓夢》第六十六回“情小妹恥情歸地府,冷二郎一冷人空門”中的情小妹是_________ ,冷二郎是_________。
6. 在賈府四小姐中,有一個“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的小姐,其治家能力足可與王熙風媲美的是_________ 。
7.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首詩揭示了《紅樓夢》中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其中“閬苑仙葩”指的是_________ ,“美玉無瑕”指的是 _________。
8. 《紅樓夢》中,有一個女子,她模樣標致,語言爽利,心機極深細,但“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個人是_________ ;還有一個女子,她寄人籬下,渴望真摯愛情,但在森嚴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地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個人就是_________。
9. 《紅樓夢》中有個女子不拘小節(jié),喜歡身著男裝,說話大大咧咧,甚至喝醉酒后在園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覺,她是_________ 。
10. 曹雪芹給小說人物命名是匠心獨運的,許多的人名諧音組成一個個的謎團。請寫出下列人物名的諧音雙關語。
抱琴、司棋、侍書、入畫()
甄英蓮( )馮淵( )賈雨村( )甄士隱( )
11. “花氣襲人知驟暖”是《紅樓夢》中給起名字時說的一句話。
12. 賈府中的最高統(tǒng)治者是 _________,管理賈府日常事務是_________,在管理上最具改革色彩的女子是_________。
第一關通過了嗎?恭喜你!請繼續(xù)接招――
第二關
1. 《紅樓夢》中頗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 《紅樓夢》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環(huán)是_________,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環(huán)是_________,性格最剛烈的丫環(huán)是_________ 。
3. “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币磺t樓多少夢?情天情?;们樯?。作品塑造了三個悲劇人物:_________,為愛情熬盡最后一滴眼淚,含恨而死;_________ ,終于離棄“溫柔富貴之鄉(xiāng)”而遁入空門;_________,雖成了榮府的“二奶奶”卻沒有贏得真正的愛情,陪伴她的是終身凄涼孤苦。
4. 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 _________,涉及到她的情節(jié)有_________ 。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_________。書中還刻畫了一個善良風趣的農(nóng)村老婦人,她就是 _________。
5. 下列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看到的判詞,請指出這些判詞分別預示了哪個女子的命運。
(1)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
(2) 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xiāng)。()
(3)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6. 《紅樓夢》中最熱鬧的情節(jié)是_________ ,最有趣的情節(jié)是 _________,最凄慘的情節(jié)是 _________ 。
7. 賈寶玉佩戴的玉叫_________,薛寶釵佩戴的是_________ ,史湘云佩戴的是 _________。
8. 猜燈謎。
(1) 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
(2) 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 )
(3) 身自端方,體自堅硬。雖不能言,有言必應。 ( )
9. 補全下列歇后語。
(1) 劉姥姥進大觀園――()
(2) 王熙鳳害死尤二姐――()
(3) 千里搭長棚――()
10. 下列回目中的第一個字很好地概括了人物的性格特點,請補充完整。
( )湘云醉眠芍藥稠; ( )香菱情解石榴裙; ( )平兒情掩蝦須鐲;( )晴雯病補雀金裘; ( )紫鵑情辭試忙玉; ( )襲人箴寶玉。
11. 迎春在詩社中的別號是(),但她生性懦弱,仆人給她起的綽號是()。
12. “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xiāng)。”這四句判詞概括了()一生的遭遇和命運,其中“兩地生孤木”是指()。
有點意思吧?后面還有更難的――
第三關
一、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寶玉對黛玉嘆道:“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簡述這段話之后,黛玉的內(nèi)心世界發(fā)生的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紅樓夢》中,人物形象眾多而鮮明,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 在紅樓夢中,劉姥姥三進榮國府,見證了賈府的興盛衰亡。根據(jù)你的理解,說說劉姥姥的性格特點,以及她在全書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紅樓夢》中,探春是一位改革家,簡述探春理家時主要做了哪些開源節(jié)流的改革。
關鍵詞:紅樓夢;趣筆;方式;意義
中圖分類號:I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03-0009-01
雖然《紅樓夢》中作者在開篇中就說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钡谶@心酸淚中卻不乏幽默的趣筆?,F(xiàn)在在這里對其趣筆的方式極其意義做一個簡要的探析。
一、趣筆運用的方式
(一)引入陌生人,運用陌生視覺使描寫生趣
此例最典型的便是劉姥姥進大觀園,如一進榮國府中對掛鐘的描寫:“只聽得咯當咯當?shù)捻懧暎笥兴坪醮蚧j柜篩面的一般”?!昂鲆娞梦葜兄由蠏熘粋€匣子,底下又墜著一個秤砣般的一物,卻不住的亂晃?!边@樣的描寫比直接描寫掛鐘要形象生動的多。二進大觀園中,劉姥姥的視覺、語言都讓這次宴游充滿了趣味。第四十一回,順著劉姥姥的腳步對怡紅院的描寫也妙趣橫生“只見那女孩兒不答應。劉姥姥便趕上來拉他的手,咕咚一聲,便撞到板壁上,把頭碰的生疼。細瞧了一瞧,原來是幅畫兒”。
再如第五十一回中,晴雯病了,請了一個外來的大夫,從這個大夫和眾婆子口中我們又聽到一些趣聞“方才不是小姐,是位爺不成?那屋子竟是繡房一樣,又是放下幔子來瞧的,如何是位爺呢?”“倒是個大姐――那里的小姐!”
(二)口語和俗語的運用使語言生動形象,趣味十足
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書中有很多俗語,“《紅樓夢》俗語有三百一十五條”有很多專門研究。而“書中人物引用俗語最多的是王熙鳳”鳳姐的俗語信口拈來。第三十回中,她說寶玉和黛玉“有這會子拉著手哭的,昨兒為什么又成了烏眼雞呢”。在賈母跟前也是說“誰知兩個人倒在一處對賠不是了,對笑對訴,倒像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兩個都扣了環(huán)了”。第三十五回中做蓮葉羹,鳳姐讓做出十碗來,并且說:“不如借勢弄些大家吃,――拖賴著我連我也上個俊兒”。這些俗語的運用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三)利用場景添趣筆
紅樓夢中有很多聚會的場景,在這樣的場景中總是少不了趣筆的添加,第二十八回中寶玉、薛蟠等的聚會很快活,能把“唐寅”看成“庚黃”成了眾人的笑料。第三十八回中,眾人吃螃蟹宴時,主子丫頭鬧成一團,趣味非常,連賈母也說鳳姐:“你們看他可憐見的,把那小腿子臍子給他點子吃也就完了”。 第四十回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更是把大觀園笑的天翻地覆,“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边@句話成為紅樓夢的一段經(jīng)典描寫。
(四)典型人物的典型話語
在紅樓夢中最具有詼諧性格的就要數(shù)王熙鳳,“文中通過幽默趣筆摹寫戲謔諧笑之聲態(tài),獲得生動鮮明的性格最為成功的當然應數(shù)鳳姐”。在文中鳳姐的幽默語言比比皆是,如第二十二回賈母為寶釵過生日湊份子,鳳姐開口道:“一個老祖宗給孩子們過生日……這個夠酒的,夠戲的?”引得眾人大笑,賈母也道:“我也算會說的,怎么說不過這猴兒?!钡诙呕兀瑥埖朗磕帽P子來請玉,鳳姐兒笑道:“你只顧拿出盤子來,倒嚇我一跳。我不說你是為送符,倒像是和我們化布施來了”。達到的效果是“眾人聽說,哄然一笑,連賈珍也掌不住笑了”?!?/p>
與鳳姐之俗趣遙相對應的是林黛玉之雅趣,林黛玉不僅是一個愛哭的人,也是一個愛笑的人“人們時常只注意到林黛玉的‘哭’,是個‘淚人兒’,似乎她不會‘笑’其實不然,林黛玉并非一味地以眼淚洗面,整日地哭哭啼啼,她會笑,有時笑的非常開心,笑得很美?!比绲诙兀傲主煊袂握Z戲嬌音”中黛玉打趣湘云“偏是咬舌子愛說話,連這二哥哥也叫不出來,只是愛哥哥愛哥哥的。回來趕圍棋兒,又該著你鬧‘幺愛三四五’了”。當寶釵列舉一系列的繪畫用料時,黛玉在后面接到“鐵鍋一口,鍋鏟一個?!辈⒔忉尩剑骸拔姨婺阋阱亖恚贸搭伾??!币粫河掷酱呵那牡牡溃骸澳闱魄?,畫個畫兒,又要這些水缸箱子來了。想必他糊涂了,把他的嫁妝單子也寫上了?!币帽娙诵β暡恢?。
二、趣筆在文中的作用
(一)表現(xiàn)人物之間的親密關系
文章中幽默的趣筆表現(xiàn)了人物之間親密的關系,就如平常說話如果兩個人關系生疏,就不會逗笑,正因為關系和諧,彼此親密非常,才會有這么多的打趣。如第七回中就說“那尤氏一見了鳳姐,必先嘲笑一陣,”鳳姐的回應是:“你們請我來做什么?有什么好東西孝敬我,就快獻上來,我還有事呢?!钡谌嘶刂校髯友绢^坐在一處互相取樂,不分彼此,鳳姐在丫頭桌子上吃飯,鴛鴦笑道:“好沒臉,吃我們的東西?!兵P姐兒笑道:“你和我少作怪。你知道,你鏈二爺愛上了你,要和老太太討了你作小老婆呢。”這說明了鳳姐與尤氏與幾個丫頭,與大觀園中的眾兒女都關系頗好,大觀園里的眾兒女關系親密和諧。
(二)突出人物性格
幽默是人的一種睿智的表現(xiàn),紅樓夢中鳳姐的幽默大部分關乎利益,關乎人情充分體現(xiàn)了鳳姐的“才自精明志自高”伶俐機敏。黛玉雖然也幽默但是大多時候只能在眾姐妹間,在清靜的大觀園才能縱情地展現(xiàn)自己活潑開朗的一面。正表現(xiàn)了他的輕靈娟秀,不如世俗,天真爛漫。相比之下寶釵也有幽默的時候,如也會打趣香菱和湘云“呆香菱之心苦,瘋湘云之話多”,(四十五回)也會譏諷黛玉“我方才說你認不得娘,你細想去”。(五十七回)也會說岫煙,“人還沒過來,衣裳先過來了”(五十七回),但是較之黛玉卻少的多,也不如黛玉更積極主動,興致勃勃。體現(xiàn)了寶釵的雍容大方,安詳穩(wěn)重的性格特點。
(三)淚中之笑,增多情感層次
在很多情節(jié)中文章本來是傷感苦惱的情景,但作者突然增加趣筆,使讀者在淚中卻發(fā)笑,增加了文章的感情層次。在第四十六回中刑夫人有心要替賈赦納鴛鴦為妾,鴛鴦愁苦異常躲進園子里,平兒給他出法子說:“你只和老太太說,就說已經(jīng)給了璉二爺了,大老爺就不好要了?!币u人也湊趣說:“他們兩個都不愿意,我就和老太太說,叫老太太說把你已經(jīng)許了寶玉了,大老爺也就死了心?!边@時鴛鴦心中正在愁苦,作者卻添了此一段趣筆,讓讀者看的心思波折,聯(lián)想無窮。第五十七回,寶玉聽紫鵑說林黛玉要走,迷失本性,毫無理智的亂鬧“聽到了一個‘林’字,便滿床鬧起來說;‘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們來了??齑虺鋈チT?!弊屓丝吹挠挚尚τ謧?,后面賈母聽太醫(yī)說的不耐煩道:“你只說怕不怕,誰同你背藥書呢?!倍Z母說要耽誤了病,就拆了太醫(yī)院的大堂,太醫(yī)還只在說“不敢,不敢”真真讓人捧腹。這段文字描寫讓人在笑語中卻體悟到最深沉的感情,體現(xiàn)了作者高人一等的筆力與才氣。
(四)換角度看問題,增強文章厚重感
在文章中作者有的時候會走出大觀園,去換個角度看賈府,這樣一則使讀者耳目一新,二則增強了文章的層次性。如劉姥姥兩次進入大觀園對榮府的描寫,尤其是第二次,其中對菜肴、酒器、糕點、酒令、景色、臥室、臥室布置的描寫都因為劉姥姥的加入而變得格外有趣?!耙粌摄y子,也沒聽見響聲兒就沒了?!薄斑@個菜里有毒,俺們那些都成了砒霜了。”“我們那里最巧的姐兒們,也不能鉸出這么個紙的來。我又愛吃,有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給他們做花樣子去倒好?!辈⑶疫@陌生化的趣筆是雙向的,能從鄉(xiāng)下人眼中看到賈府的派勢,也能從賈府人的角度了解到鄉(xiāng)土農(nóng)民的生活習性,在無形中增強了作品的厚重感。
再如以上舉的給晴雯看病的大夫的例子,讓我們了解到在外人眼中賈府中的丫頭有著什么樣的派勢。
總之,這些趣味的描寫使文章起伏有致,興味無窮,突出了人物性格,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也增強了文章的層次感和厚重感。
參考文獻:
一、人物語言應切合人物身份特征
人物自身的語言具有普通性,也具有其獨特性,所以所敘寫的人物語言要符合其性格特點。孫悟空與豬八戒作為人猴、人豬的特殊結合體,具有人與動物的特性,一個精明,一個懶惰;而作為取經(jīng)大哥唐三奘,卻有著秉承佛教的固執(zhí)與堅定。這些異的性格,決定了其語言也有較大的差異。
年齡不同,其語言也隨之改變。年齡相同,身份地位不同,其家庭修養(yǎng)也不一樣,語言也各異。劉姥姥與賈母同為老太太,一個粗俗質(zhì)樸,一個大度慈祥,這在劉姥姥進大觀園情節(jié)中有較好的體現(xiàn)。
林沖、魯達是《水滸傳》中著筆較多的人物。但林沖一直是隱忍退縮,為高衙內(nèi)奪妻陷罪,在野豬林勸魯達饒了兩個解差,還幻想著有朝一日能重返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的位置,最終被燒了火料場,無奈殺了陸虞侯,風雪中被逼上梁山。魯達只一個提轄,是一個下層軍官,不像林沖一樣的地位家室,做事說話就率直剛烈,因而路見不平“該出手時就出手”,大鬧野豬林,拳打鎮(zhèn)關西。行伍習慣不同,人物性格異,作為其表現(xiàn)形式的人物語言自然大相徑庭。
二、人物語言應符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
特殊的語言環(huán)境,人物會有特殊的語言表達。范進在看到堂中自己中舉的捷報后,大叫一聲“噫,好,我中了”,短短五個字,卻能反映人物復雜的內(nèi)心情感:一個“噫”字,是初見捷報的興奮,是多年苦日子將過去的感喟,是從此登上封建欺壓階層的狂喜。一個“好”,是這位年過半百迂腐老秀才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既然追逐大半輩子的功名利祿一旦到手,從此就可由貧賤的讀書人搖身為可以在這些讀書人頭上作威作福的老爺了,言不由衷,自然是“我中了”這源于心底的呼喊。
人物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語言往往表現(xiàn)為疾風暴雨式的。如《最后一課》,韓麥爾先生在課結束時,“我的朋友們啊,我……我……”這深沉嗚咽的語言,飽含著作者對國之淪喪的無盡痛楚,一下子在文章樣處,把一個愛國者的形象烘托得異常高大。再如中年閏土,與昔日的迅哥兒再見時,自然是無限感慨?!袄蠣敗边@句話,一方面是童年的伙伴,另一方面是封建等級上的老爺,這種矛盾交織的結果就成了閏土這個人物此時本性與奴性的統(tǒng)一,反映出封建制度對閏土的毒害已使其到了麻木的地步。
三、人物語言應展示人物多樣化的個性
反映人物個性,人物才能豐實、鮮活,這就要求人物語言必須鮮明,必須多層次表達,不失于平淡膚淺?!渡涞裼⑿蹅鳌分悬S蓉的語言就極富個性,既有對敵人的刁辣精明,又有對自己“靖哥哥”的堅貞不渝的愛。其它如黃藥師的“邪”,歐陽鋒的“毒”,周伯通的“頑”,其語言表達上都具特色,這部小說因而也成為各層次讀者喜愛的武俠小說。
魯迅先生在塑造孔乙已這個人物形象時,用了不多的語言,卻像一個立體的框架,多角度、多梭角地表現(xiàn)人物性格?!澳阍趺催@樣”“竅書讀書人的事”“多乎哉,不多也”以及“跌斷”等這些我們熟悉的語言,直把人物內(nèi)心坦露在我們面前,一個迂腐、窮酸、自欺、被封建制度壓變形的知識分子形象躍然紙上,使我們?nèi)缫娖淙?,如聞其聲?/p>
四、人物語言應凸現(xiàn)人物自身形象
凸現(xiàn)的方法可把人物置身于特定的背景氛圍中。朱自清把與父親分別放在祖母去世、父親離職這樣道禍不單行的家庭環(huán)境中。正是有了這種感傷的“旋律”,父親那關愛叮嚀囑咐的一幕尤為真摯感人,從而很好地映襯父親感人的“背影”。
人物語言既可潑墨,又要惜字如金,貴精不在多。魯迅先生在《理水》一文中,對“文化山” 所謂學者們無聊的語言寫了很多,而對“黑漢子” 禹的語言僅幾句。這樣對比中優(yōu)劣畢現(xiàn),愛憎分明,從而表達出作者對現(xiàn)實的針諷與對理想的褒揚。
凸現(xiàn)人物性格應在變化中把握語言?!蹲兩垺分袏W楚蔑洛夫的語言隨狗主人是誰而變化,胡屠戶因范進中舉而由橫披衣服腆著肚子“做大”的丈人最終變成扯女婿后襟幾十回的“小丑”,菲利普夫婦見到老水手于勒由“好心的”“有辦法”的于勒改而罵“這個賊”“這小子”,這些都是通過人物語言的變化反映人物的。凸現(xiàn)人物語言還可采用夢幻的方法,如阿Q在土谷祠夢見革命黨一章即如此。
五、人物語言應能撥動讀者的內(nèi)心情感
這樣的語言首先要有共同的情感基礎。地震中有一位死去的母親,旁邊放著完好的孩子,手機上寫著這樣的語句:“孩子,如果你活著,你要知道媽媽愛你!”生離死別中那母親對孩子偉大的愛,怎能不感動普天下作為父母作為孩子的心呢?
地震中有人以母親告慰孩子口吻而做過一首小詩:“孩子/黑夜碰了頭”。災難,讓我們的孩子失去幼小的生命,讓我們撕裂的心扉痛不欲生,這些語言,是源于內(nèi)心悲痛與真情的傾訴。真情、真實的語言,才能打動和感撼讀者。
人物的語言還應合適,才能撥動讀者的情弦,才能引起讀者內(nèi)心的共鳴。在抗震英模報告會上,廣東刁冬梅護士演講中講到李醫(yī)生對一地震中不愿鋸腿的婦女說“妹子,有了腿……”這幾句話好在除了感人的真實外,還在于講話者說得合適、得體。
同學們都喜歡閱讀名著,也都想在中考語文中拿下名著試題得分,但由于平時沒有掌握閱讀名著的正確方法,因此不少同學的得分并不理想。那么,什么才是正確閱讀名著的方法呢?
一、了解作者背景
在閱讀名著之前,對作者的有關情況應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狀況等),這將有助于你對其作品內(nèi)容的閱讀理解。如閱讀《紅樓夢》,應對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閱讀《聊齋志異》,你要了解蒲松齡的身世遭際: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要知道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經(jīng)歷。有的同學在答名著題時,連作者都想不起來,甚至出現(xiàn)張冠李戴的情況,這些都是對作者生平經(jīng)歷不甚了解的緣故。
二、理清故事情節(jié)
小說是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來反映社會生活的。同學們之所以愛讀名著,就是因為那里面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長篇巨制,故事情節(jié)復雜多變,再加作者創(chuàng)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節(jié),才能把握全篇。如長篇小說《水滸傳》,總的故事情節(jié)是寫以一百零八將為首的英雄好漢們是如何被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逼上梁山走造反這條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據(jù)各自情況的不同有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九年級《語文》上冊人選的《智取生辰綱》,就是節(jié)選該書的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根據(jù)中考名著題的特點,還需要同學們學會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故事情節(jié)。
三、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眾多,我們?yōu)槭裁茨軌騾^(qū)分出他們呢?因為每一人物都有各自獨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國演義》,光主要人物就有一百多位,但一說到足智多謀為蜀漢鞠躬盡瘁的軍師,我們就知道此人是諸葛亮:一提及“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權臣,我們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也就不盡相同?!端疂G傳》中魯提轄三拳打死鎮(zhèn)關西,《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紅樓夢》中劉姥姥“見笑”大觀園,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另外,有的文學名著還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應的外號,最好也能記住,這對分析人物性格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風”是《水滸傳》中李逵的外號,由此可以看出他“風風火火闖九州”的性格特點:“鳳辣子”是《紅樓夢》中王熙鳳的綽號,由此可以看出他性格潑辣的特點。
四、積累名言警句
名著中都有不少名言警句,記住這些名言警句,不僅利于解答試題,還能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yǎng),提升我們的文化品位。如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開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我國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對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綱挈領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內(nèi)容,記住它們,就記住了章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還有一些名著對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評語,也應注意積累,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就是《紅樓夢》中評論王熙鳳在賈府悲慘下場的詩句。
五、寫讀后感鞏固
這里的讀后感有兩個含義:一是讀完名著后,自己寫出讀后感:二是看別人寫的讀后感,如能把二者結合起來更好。自己寫讀后感,勢必要回顧原作,咀嚼回味,從而加深對原作的進一步理解??磩e人寫的讀后感,既能觀照自身的閱讀經(jīng)驗,又能發(fā)現(xiàn)自己讀后感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品讀名著的方法當然不止這些,同學們也可以從閱讀實踐中自己摸索總結出經(jīng)驗。希望大家平時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名著里汲取更多的養(yǎng)料。
六、多進行讀書交流
定期(半月或一個月)舉行一次讀書交流會。讓學生把名著帶入課堂,引經(jīng)據(jù)典,各抒己見,交流獨到的感受。同時,要倡導一種新理念:師生同讀,父母子女同讀。不同年齡、不同閱歷的人同讀一本書,所獲得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讓師生之間、父母子女之間交流讀書感受,益處多多:能有效地拉近師生之間、父母子女之間的距離:能促進學生心靈和人格的正常培養(yǎng);更能提高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能力。
《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實際上就蘊含了學生在老師引領下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來提高語文素養(yǎng),提升心靈境界的要求。與此同時,人教版五冊必修教材在“名著導讀”部分介紹了十部文學作品,為響應《課程標準》的要求,高考也增加了名著考點,考查學生對文學名著的閱讀和了解。
名著名篇閱讀,是指能領會名著內(nèi)容并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要求學生了解名著名篇的主要內(nèi)容、藝術特色等。文學名著閱讀必須通讀原著,不能以讀“導讀或故事梗概”來代替原著的閱讀,更不能用識記“作家作品”來敷衍名著閱讀??荚囶}型包含客觀選擇題和主觀簡答題兩種。下面我們就以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中指定的十本中外文學名著為例,談一談高考名著閱讀題的設題角度和解題技巧。
二、技法導航
1.設題角度
文學名著不僅能拓寬我們的閱讀視野, 而且能陶冶我們的性情, 提高我們的人文素養(yǎng)。 近年來文學名著題越來越為命題者所青睞。文學名著閱讀題的命題特點是考查學生是否“讀書”,同時在題型上采取主、客觀題相結合,避免了簡單的考查識記。設題角度主要從名著故事、經(jīng)典情節(jié)、場景、人物性格、作品主題、結局等方面入手,側重于對名著內(nèi)容的分析鑒賞,如對名著的人物形象、結構模式、思想主旨、表現(xiàn)手法、語言風格等作簡要的鑒賞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對名著的鑒賞評價能力。它要求考生在識記作品人物、情節(jié)的基礎上,根據(jù)自己的閱讀感受作出相應的評判。名著閱讀題常見的題型有識記辨別類 、理解概括類、 賞析評點類等。
2.備考技巧
針對文學名著閱讀題的命題特點,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⑴ 熟悉考綱限定必讀的名著,了解全書的情節(jié)梗概和結構特點,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把握全書的主題思想和語言風格;精讀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章節(jié),做到點面結合。
⑵ 認真審題,根據(jù)題目的設問指向和要求組織答案,切忌答非所問。力求答案語言簡明、連貫,書寫字跡工整,標點規(guī)范。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答題規(guī)范:
①識記辨別類題型。這種題型主要有填寫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例如:請寫出《三國演義》中與下列情節(jié)相對應的五個主要人物的姓名?!芭薅洁]、割須斷袍、單騎救主、轅門射戟、白衣渡江”,相對應的人物依次是張飛、曹操、趙云、呂布、呂蒙。復習備考時要熟悉了解每一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節(jié),注意辨別,防止人物姓名錯亂和情節(jié)記憶紊亂。
② 理解概括類題型。要求概述故事情節(jié)或場面,就應將事件過程及其主要人物交代清楚;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題目,就應緊扣關鍵情節(jié)或細節(jié)來說明人物的個性特征,切忌用大而無當、表意籠統(tǒng)的形容詞來貼標簽。這種題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對名著故事情節(jié)的識記能力和概括復述能力。復習備考中,應該在直接讀原著的基礎上有選擇地加強概括歸納的訓練,尤其是對表現(xiàn)人物個性形象的重點章節(jié)和場面,能做到用書面語言來概括復述。例如有這樣一道題:人們講辦事不成功稱為“走麥城”,典故出自《三國演義》。請簡要復述這個故事。那么在答題時,考生就應該介紹“走麥城”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突出重要細節(jié),包括起因、經(jīng)過、發(fā)展和結局。解題時可以這樣回答:關羽拒絕和東吳聯(lián)姻,孫權大怒,令呂蒙奪回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后,從樊城撤兵西還,駐扎在麥城。呂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關羽的將士無心戀戰(zhàn)。關羽被圍麥城,孤立無援,他拒絕諸葛瑾的勸降,率關平等二百余騎突圍而出,被俘而死。
③ 賞析評點類題型。這類題一般是有人物評述、 內(nèi)容評析、人物思想評析等類型。考查用簡要的文字對作品的意義作賞析。例如這樣一道題:雨果說過,丑就在美的身邊,畸形靠近著優(yōu)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請結合《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節(jié)簡要賞析這句話的含義。復習備考時要注意對名著主要內(nèi)容、 人物形象和思想意義等知識的積累;注意審清題目的要求, 是評價人物還是主要內(nèi)容、 思想意義或語言特點等; 注意答題的切入點,是內(nèi)容角度、 人物角度還是藝術手法角度等。解答這道題時可以這樣賞析:《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外表丑陋無比,卻有顆善良的心,在愛斯梅拉達被處以絞刑時,勇敢地解救了她。這正體現(xiàn)了丑就在美的身邊,畸形靠近著優(yōu)美。而弗羅洛道貌岸然,內(nèi)心陰險毒辣。他指使卡西莫多夜劫愛斯梅拉達,在卡西莫多因此受刑時卻假裝事不關己。也正是他嫁禍愛斯梅拉達,使她受了絞刑。這也體現(xiàn)了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
三、文題范例
1.客觀題
(1)下列各項中關于作品的表述中,不正確的兩項是()
A.不止一次地出現(xiàn)在大觀園中的一個平凡的農(nóng)家老婦,常被人取笑戲弄的人是劉姥姥。(《紅樓夢》)
B.哈姆萊特以自己的死贏得了對舊制度、舊勢力道義上的勝利,使人們透過悲劇,從主人公身上感受到一種新的生命,看到了黑暗王國的一線光明。(《哈姆萊特》)
C.阿娜斯塔齊向父親要錢,往往用撒嬌哄騙的辦法,但菲納則用勒索的方法。(《高老頭》)
D.當愛斯梅拉達因為被指控使用巫術刺傷弗比斯而判處絞刑時,卡西莫多從鐘樓飛身而下,把她救到教堂里,為保護她不受別人的侵害,他甚至不惜得罪了收養(yǎng)他的副教主克洛德。(《巴黎圣母院》)
E.建安四年,袁紹自恃兵多糧足,率大軍南下。曹操兵少缺糧,以劣勢迎擊袁紹,兩軍相峙于官渡。袁紹不聽許攸分兵襲擊許都的建議,許攸棄袁紹而投降曹操。曹操采取許攸的計謀,領兵搶走了袁紹在烏巢積屯的糧草,袁紹所部軍心動搖,紛紛潰散投降,降將中有張合高覽等。(《三國演義》)
參考答案:C E 。(C項阿娜斯塔齊用勒索的方法,但菲納用撒嬌哄騙的辦法。E項是燒了糧草,而不是搶走糧草。)
點評:這道題主要考查對名著作品故事情節(jié)的識記,屬于識記辨別類題型,要求考生熟悉了解這五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節(jié),特別要注意辨別細節(jié),防止人物姓名錯亂和情節(jié)記憶紊亂。如C項阿娜斯塔齊和菲納兩個人物對應的故事情節(jié)就張冠李戴了,而E項屬于情節(jié)記憶錯誤。這里考得很細,說明平時看書要非常認真。
(2)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不正確的兩項是()
A.抄檢大觀園時,當鳳姐和王善保家的抄檢到探春處,她挺身護丫頭,不許搜她們的東西,痛斥抄檢是“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頂撞了鳳姐,并打了“乘勢作臉”的王善保家一記耳光。(《紅樓夢》)
B.大衛(wèi)出生的那天下午,母親克拉拉正坐在壁爐前面,身體虛弱,精神萎靡,兩眼含淚看著爐火。她對自己身體里即將墜地的無父孤兒,懷著不知道是高興還是失望的心情。忽然她看見一個不認識的女客,往庭院走來,她是貝西婆姨。貝西婆姨很喜歡小大衛(wèi),立刻做了他的教母。(《大衛(wèi)?科波菲爾》)
C.覺慧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叛逆者的典型。他在五四思潮沖擊下覺醒,體察到封建家庭的虛偽、黑暗和腐朽,感覺到那是“埋葬青年理想和幸福的墳墓”,下決心要做“自己的主人”。(《家》)
D.堂吉訶德先生先后一共三次出巡,在一系列冒險生涯中,他被打掉牙齒,削掉手指,丟了耳朵,弄斷肋骨,但他執(zhí)迷不悟,一直鬧到險些丟掉性命,才被親友送回家。(《堂吉訶德》)
E.趙云保護著糜夫人、阿斗突圍,好不容易脫離危險,曹操的追兵又到了。趙云苦苦勸說受了重傷的糜夫人抱著阿斗上馬,自己步行護衛(wèi)。但為了讓趙云全力保護劉備的骨肉,糜夫人把阿斗交給趙云,就拔劍自殺了。
參考答案:B E 。(B項貝西婆姨喜歡的是女孩,而當她聽醫(yī)生說生了一個男孩時,就失望地走了。E項為“趙子龍單騎救主”?!摆w云保護著糜夫人、阿斗突圍,好不容易脫離危險”和“就拔劍自殺了”錯,此情節(jié)應為“糜夫人受了重傷,趙云五次請夫人上馬,夫人不肯,此時追兵又至,夫人棄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而死”。)
點評:這道題的命制采取點面結合,綜合考查學生對名著人物和主要情節(jié)的識記與辨別,要求考生全面了解這些名著中的主次人物和主要故事情節(jié),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精讀名著中有代表性的章節(jié),不僅要熟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要了解次要人物的典型細節(jié)。如B項貝西婆姨喜歡的是女孩,而當她聽醫(yī)生說生了一個男孩時,就失望地走了。E項的情節(jié)應為“糜夫人受了重傷,趙云五次請夫人上馬,夫人不肯,此時追兵又至,夫人棄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而死”。
2.主觀題
(1) 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作者對林沖的描寫栩栩如生,而風雪作為自然環(huán)境,對刻畫人物起到了襯托的作用。請借鑒這種寫法,為《家》中“高公館的丫頭鳴鳳在對與高少爺覺慧的愛情感到絕望并自盡時”寫一段環(huán)境描寫。
要求:①通過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襯托人物的性格。②想象合理,吻合人物原有的性格特征。
范例:平靜的水面被擾亂了,湖里起了很大的響聲,蕩漾在靜夜的空氣中許久不散,接著水面上又發(fā)出了兩三聲哀叫,這叫聲雖然很低,但是鳴鳳凄慘的余音已經(jīng)滲透了整個黑夜。不久,水面在經(jīng)過劇烈的騷動之后恢復了平靜。只是空氣里還彌漫著哀叫的聲音,好像整個花園都在低聲哭了?!八兴那巴荆兴氖聵I(yè)。她不能夠拉住他,她不能夠妨礙他,她不能夠把他永遠拉在自己的身邊。她應該放棄他……”她這樣想著,就定下了最后的決心。(巴金著作《家》)
點評:這道題主要考查賞析名著的經(jīng)典情節(jié)和表現(xiàn)手法,同時借鑒運用這種表現(xiàn)手法來寫作。它把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緊密地結合起來,讓考生明確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環(huán)境描寫可以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襯托人物性格、心情和命運,同時還是人物性格形成、變化和發(fā)展的依據(jù)。例如這段原著的環(huán)境描寫,抓住“湖面的哀叫聲”這一特定的環(huán)境,以哀景襯哀情,烘托了鳴鳳內(nèi)心的絕望和凄慘之情。 這種題型既考查了學生對名著表現(xiàn)手法的賞析, 又鍛煉了寫作能力。
(2)“不一時,只見三個奶嬤嬤并五六個丫鬟,簇擁著三個姊妹來了。第一個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p>
這是《紅樓夢》中三春出場的描寫,請按順序?qū)懗鋈说拿?,并簡述其中一人的相關故事和結局。
范例:這三個人分別是迎春、探春、惜春。
① 賈迎春,賈府二小姐。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彼赣H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
② 賈探春,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玫瑰花”的諢名。她的封建等級觀念特別強烈,所以對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趙姨娘輕蔑厭惡,冷酷無情。抄檢大觀園時,她為了在婢仆面前維護作主子的威嚴,“令丫鬟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許人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靶膬?nèi)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對探春動手動腳的,所以當場挨了一巴掌。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微小改革來挽救,但無濟于事。最后賈探春遠嫁他鄉(xiāng)。
1.快餐文化的流行造成學生觀念的偏差(以前從書上得到的,現(xiàn)在同樣能從大眾媒體中得到,沒必要讀書),思想的淺薄,同時擠占了學生讀書的時間。
2.當前思想教育的滑坡,弱化了學生的責任感。學生普遍自我欲望膨脹,個性自由,很少關注名著這些話題。
3.現(xiàn)行教育體制使學生、教師一起遠離名著閱讀?,F(xiàn)在文化市場上的語文閱讀類書籍,大多被冠以“訓練”、“教程”的名目,“閱讀”這個名詞也多半是與“教學”連綴在一起,其功利性就可想而知了。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課外閱讀如果不遮上一層“為了學習、為了成績”的面紗,就難以正大光明地出現(xiàn)在家長和學校面前。
因此,我們只能轉變觀念,謀求通過自身的探索和努力,對學生課外名著閱讀進行一些有益的指導。
一、降低名著閱讀的難度
名著博大精深,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會讓很多初次接觸它的學生望而卻步,這就要求教師要降低名著閱讀的難度。第一,選擇比較貼近初中生學習生活,能給人以情感熏陶和品德的啟示、生活氣息較濃、故事線索簡單明了的作品,如文本推薦的《愛的教育》、《伊索寓言》等。第二,選擇部分簡寫本來降低閱讀量和閱讀的難度。第三,選擇文筆流暢、通俗、具有生活智慧和想象魅力的文章,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話》等,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欣賞興趣。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苯處熍c其任憑學生在沙灘上躑躅徘徊,臨海遠望,以致一無所得,不如帶他們一起下海。他們一旦嘗到在書海暢游的樂趣,觀賞到了書海美妙的景觀,又怎會輕易上岸呢?
二、了解作者背景
在閱讀名著之前,對作者的有關情況應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狀況等),這將有助于學生對其作品內(nèi)容的閱讀理解。如閱讀《紅樓夢》,應對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閱讀《聊齋志異》,要了解蒲松齡的身世遭遇;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要知道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經(jīng)歷。有的學生在答名著題時,連作者都想不起來,甚至出現(xiàn)張冠李戴的情況,這些都是對作者生平經(jīng)歷不甚了解的緣故。
三、理清故事情節(jié)
小說是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反映社會生活的。學生們之所以愛讀名著,在于名著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長篇巨著,故事情節(jié)復雜多變,再加上作者創(chuàng)作手法的不同,因此,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節(jié),才能把握全篇。如長篇小說《水滸傳》,總的故事情節(jié)是寫以一百零八將為首的英雄好漢們是如何被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逼上梁山走造反這條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據(jù)各自情況的不同有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九年級《語文》上冊入選的《智取生辰綱》,就是節(jié)選該書的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根據(jù)中考名著的特點,學生們還要學會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故事情節(jié)。
四、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眾多,我們?yōu)槭裁茨軌騾^(qū)分出他們呢?因為每個人物都有各自獨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國演義》,描寫人物多達千余位,但一說到足智多謀為蜀漢鞠躬盡瘁的軍師,我們就知道此人是諸葛亮;一提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我們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也就不盡相同。《水滸傳》中魯提轄三拳打死鎮(zhèn)關西,《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紅樓夢》中劉姥姥“見笑”大觀園,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另外,有的文學名著還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應的外號,最好也能記住,這對分析人物性格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風”是《水滸傳》中李逵的外號,由此可以看出他“風風火火闖九州”的性格特點;“鳳辣子”是《紅樓夢》中王熙鳳的綽號,由此可以看出她性格潑辣。
五、以課文為引子,圖書箱為鑰匙
有的課文就是名著的節(jié)選,我們可以把它們作為閱讀的引子,引導學生進入名著這神圣的殿堂。對這些課文,我們可用朗讀、賞析、編演課本劇等形式,使學生感受到名著的內(nèi)在魅力,激發(fā)起閱讀整本書的強烈愿望。有的教材設有“圖書箱”,對所推薦名著的作者的時代背景、內(nèi)容梗概、作品價值、閱讀方法等作了簡明扼要的介紹,為學生閱讀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引導學生反復閱讀這些內(nèi)容,用好這把打開名著大門的鑰匙。
六、充分發(fā)揮媒體的作用
現(xiàn)代傳媒產(chǎn)生了許多可以利用的資訊,這些資訊能拓寬學生的讀書視野,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閱讀名著。如閱讀《魯濱遜漂流記》前,可先讓學生從網(wǎng)上查閱笛福的生平資料及作品的背景介紹材料,這樣讀者對作品主題的理解就會深入一些。在活動課上,我們可以播放根據(jù)名著《西游記》和《駱駝祥子》等改編成的電視劇或電影,讓學生與名著進行對比,在比較中理解名著的內(nèi)涵。
七、追求深層閱讀,鼓勵探究創(chuàng)造
僅僅停留在熟悉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等淺層次上的閱讀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閱讀名著要能透過作品的文字表象,領悟作品的形象、情感、語言,從作品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閱讀中我們可采用下列形式讓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1.寫讀書筆記
閱讀時,學生總會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平時教師應要求學生把獨特的感受及時地記入讀書筆記本。優(yōu)美詞語、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也可作為讀書筆記的重要內(nèi)容。另外,教師還可根據(jù)作品情況出一些啟發(fā)性的思考題,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寫成讀書筆記。如讀《西游記》后,我們可設計如下問題:⑴試概述《西游記》的故事情節(jié)。⑵孫悟空被唐僧趕回花果山之后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試描述一下。⑶在唐僧師徒四人中,你最喜歡哪一個?說明理由。
2.進行多種形式的讀書交流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閱讀時的討論交流是拓展讀書視野、彌補認識不足、加深對名著理解的良好方式。讀書交流會可半月舉行一次,可采用詩歌朗誦會、故事會、讀書報告會、辯論會等形式。交流前,根據(jù)需要定好話題,學生提前作好書面或口頭準備。如閱讀《水滸傳》可舉行以“我最喜愛的水滸英雄×××”為題的讀書報告會,也可舉行以“怎樣看待水滸英雄的‘義’”為題的讀書辯論會。
聽說讀寫“讀”為先王春林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規(guī)定:初中階段應進一步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提高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簡單地說,語文教學就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是初中語文教學的總的要求、總的目標、總的原則,在教學實踐中,只有加強聽說讀寫的訓練,才有可能全面提高學生運用祖國語文的能力。
聽、說、讀、寫并重,不可偏廢,這是總的指導思想,但是就現(xiàn)在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知識結構、能力現(xiàn)狀、興趣愛好等實際情況的分析看,當務之急是要加強讀的訓練,把“讀”放在第一位。我是一名站在一線的中學語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深深地感到現(xiàn)在的初中生語文閱讀的水平相當?shù)?值得我們引起高度重視?,F(xiàn)在的初中生,特別是初一、初二年級的學生,從小學到現(xiàn)在也讀了好幾年書了,然而仍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會讀書,他們只知道用嘴讀書,用眼睛看書,而不知道用心讀書,極少有人在讀書的時候能用腦筋去想一想,用手去圈點勾畫,在讀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僅如此,在一些小學老師頭腦中,也存在著一種錯誤觀點,認為讀書好不好無關緊要,學生只要會認就行了,考試又不考讀書,考出好成績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好成績,領導高興,家長高興,學生高興,何樂而不為呢?況且,現(xiàn)在計算機已經(jīng)普及到千家萬戶,上網(wǎng)瀏覽查詢,方便快捷,寫字讀書更沒有多大必要了。所以,針對當前現(xiàn)狀,改變錯誤觀念,迅速提高閱讀能力成了當務之急。
為什么要提倡閱讀呢?首先從閱讀本身的作用和意義來看,閱讀的最終目的在于接受別人所表述的信息、內(nèi)容、思想和情感,并能對此作出中肯的評價。無論閱讀何種讀物都不能離開這個總目的。再從整個閱讀能力來看,它以識字音、懂詞義、明句子為基礎,進而還要有懂篇章、知文意、明主旨、評得失的能力,前者是基礎性、低層次的閱讀能力,后者是綜合性、高層次的閱讀能力,兩者必須形成一個整體,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閱讀的目的。
不會讀書,就不能很好地預習課文,不能很好地預習課文,在聽老師講課的時候,就不能帶著問題去聽,而只能光用耳朵去機械地聽,糊里糊涂地聽,被動地聽,這樣,就不利于聽的能力的培養(yǎng)。書中的語言,大都是經(jīng)過加工的口語,是說話的書面表達形式,不會讀書,就不能很好地學習別人的說話,這樣,就不利于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書中的文章,大都是編者精心挑選的好文章,是學習的范文,不會讀書,就不能很好地學習這些范文,這樣,不利于寫的能力的培養(yǎng)。盡可能地多讀一些書,是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說的能力、寫的能力的前提,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其它科學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學會讀書,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不僅使學生受益于現(xiàn)在,而且使學生受益于終身。
怎樣才能讓學生學會讀書?怎樣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呢?
首先,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興趣是行為的內(nèi)驅(qū)力。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τ谡Z文閱讀,于漪老師說:“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欲激發(fā)起來,教學就成功了一大半,學生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的起點?!背踔袑W生正處于少年向青年過渡的時期,他們精力旺盛,求知欲望強烈,對有興趣的事特別喜歡做,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這些心理特征,因勢利導,讓他們對讀書產(chǎn)生濃烈的興趣。初中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依賴性,特別是初一的學生,如果對某一位老師印象好,對某一位老師感興趣,他們甚至可以崇拜這位老師。所以,教師在講述課文時,盡可能地多用一些生動形象的詞匯,多引用一些中外名人語錄名句吸引學生,采用多種形式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使學生感到語文內(nèi)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讓他們認識到讀書不僅是獲取知識的手段,更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從書中可以獲得樂趣,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讓學生感覺到常學常新,保持一種濃厚的興趣。當然,利用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使他們對語文產(chǎn)生興趣,對讀書產(chǎn)生興趣,這是很不穩(wěn)固的,還必須在這同時,想辦法讓學生逐漸脫離對老師的依賴,變靠老師激發(fā)而產(chǎn)生的讀書興趣為自覺地對讀書產(chǎn)生興趣,這樣的興趣才能更濃烈、更穩(wěn)固、更持久。
其次,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的同時,還要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有了科學的讀書方法,會讀書了,能夠讀出點味了,讀書的興趣也就更濃烈了。比如,“抓住文眼”就是一種好的方法,讀好文題是節(jié)時、高效地進行整體閱讀的一條途徑。因為文題與文章總是存在著某方面的聯(lián)系,或概括內(nèi)容,或點明主旨,或涉及事件,或交代背景,或借用人名,或標以時間,或明朗或含蓄,或以象征而別寓深意。教學文題關鍵就在于巧妙地適時地揭示題與文的聯(lián)系,由題識文,著眼于引導學生粗知全文的內(nèi)容,成為學習整篇的突破口。也可以一邊讀文一邊破題,題文結合,同步前進,還可以教完全文后再分析題目,反過來促使對整體的理解進一步深化。再比如,閱讀時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文”也是重要的一點,如朱自清的敘事散文《背影》里寫父親的穿著:“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這里不厭其煩地連用三個“黑色”有什么意義?放到全文中思考,作用有三:(一)是他才給母親辦喪事,還有哀悼的意思;(二)是表現(xiàn)當時家境困難,父親老境頹唐;(三)是與全文抑郁悲涼的色調(diào)一致,為文章增添了慘淡的氛圍,這三個內(nèi)涵如果離開了文章整體也就不復存在了。
我國古代有許多格言,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等,可見讀書的妙處。讀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從形式上講,可分為閱讀和誦讀;從程度上講可分為初讀和精讀;從范圍上講,可分為博覽和專攻,但是,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最基本的都是認真。認真讀書,要做到眼、口、手、腦并用,眼睛看、口里讀、手上圈圈畫畫、大腦可同時思考。比如,我們在預習課文時,可采用“三遍讀”的方法,第一遍,初讀,先從頭到尾把課文讀一遍,邊讀邊把生字、難詞、不明白的句子用符號標出來,讀完以后,看注解,查詞典,或請教別人,盡可能地去弄懂;第二遍,速讀,再從頭到尾迅速地讀一遍,邊讀邊想,把全篇的意思弄明白,覺得精彩的地方、覺得有疑問的地方,都可以標出來,做到對全文有一個較完整的了解;第三遍,精讀,就是一段一段反復閱讀,弄清文章的段落、層次、脈絡、結構等,在此基礎上把文章的中心意思弄清楚。
最后,要強調(diào)的是,熟讀還要精思,讀思結合才能事半功倍?!墩撜Z》中有這樣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講的這個道理。讀書必須用腦筋,必須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良好習慣,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研究了課文內(nèi)容之后,還要研究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等等。總之,熟讀精思,學生才能在讀中長知識、長學問,在思中鍛煉思維,提高覺悟,提升品位,開闊眼界。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可以說是重中之重。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最要緊的就是加大閱讀教學改革的力度,大力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要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我們就應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加以認真分析和研究,以便破除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弊端,跳出閱讀思維定勢,努力改革閱讀教學。閱讀是語文之根,學習之母,是教育之本。閱讀能力就是自學能力,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生存手段,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習能力。美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說過:“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長才。”“把讀書對人的影響力,對人心靈的塑造說得形象而深刻。閱讀教學的任務實質(zhì)上就是指導學生學會讀書,在讀書過程中怡情養(yǎng)性、增長見識、體味語言文字的表現(xiàn)力和魅力。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總之,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閱讀的重要作用,解決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更新觀念,科學地指導學生閱讀,才能有效地提高閱讀的效率,適應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適應社會時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