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二微碼技術計算機基礎文化教學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傳統(tǒng)行業(yè)正在面臨越來越多挑戰(zhàn)與發(fā)展機遇??缃缛诤铣蔀閭鹘y(tǒng)行業(yè)在新的領域創(chuàng)造出新的發(fā)展趨勢的突破口。在此背景下,承擔著培養(yǎng)人才與創(chuàng)新服務社會的傳統(tǒng)高等教育如何利用互聯網,如何調整發(fā)展成為拭目以待的焦點。“互聯網+教育”對于打破傳統(tǒng)教育中因地域、時空、師資力量的差異帶來的教育資源局限性,進而推進教育資源共享、交流和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整合具有重大的意義。這一方式促進了師生互動更加多元化、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和學生自主、主動學習的轉化等。計算機基礎文化作為大學生的公共基礎課程,目前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教學內容繁多抽象;二是教學時間有限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不足,很難系統(tǒng)掌握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針對此種情況,運用“互聯網+教育”資源優(yōu)勢以及移動技術,將“二維碼”技術與“智能手機”同步融入“點、線、面”教學中,這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動手能力、打造實時互動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1二維碼綜述
二維碼(即QuickResponse)又稱二維條碼,是一種應用在移動設備上能夠存儲更多的信息、能夠表示更多數據類型的編碼方式。二維碼首先利用若干個與二進制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數據符號信息,然后通過圖象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實現自動識讀與信息的自動處理。二維碼除了具有條碼技術的一些共性即特定的字符集、每個字符占有一定的寬度、具有一定的校驗功能外,還具有對不同行的信息自動識別功能、及處理圖形旋轉變化點的特性。1.1二維碼信息容量大,內容多元化。二維碼作為鏈接虛擬與現實之間的橋梁,將二維框圖與“內容”緊密聯系在一起為用戶的信息讀取提供便捷。讀者通過掃描二維碼提取到有效的信息資源,實現學習內容的無限延伸,進而為學習者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和愉悅的學習心境。1.2二維碼制作簡單、易上手。二維碼具有較寬的編碼范圍,能實現對文本、視頻、圖片等多形式信息的編碼需求,同時二維碼便于存儲與讀取的特性能滿足實際運用中用戶對于知識素材的保存與提取訴求。在實際的教學材料準備階段教師可借助免費“二維碼軟件生成器”,將多形式教學資源轉換為二維碼圖并保存在課件中,然后借助智能終端掃描就可以隨時調閱資源庫中的學習內容。制作過程簡單方便適合在教育教學中應用。1.3二維碼安全、易推廣。二維碼不但具有較快的信息提取速度,還具有強大的容錯、糾錯能力和較高的譯碼正確率,即使在被損毀50%的情況下仍能被正確讀出,誤碼率不超過千分之一。同時二維碼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通過對資料設置二維碼加密實現對資料的涉密保護,因此將二維碼應用在教材、課件的推廣使用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盜版、復制等不良現象的出現。
2二微碼在計算機基礎文化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
2.1二維碼技術特征的可行性?;谝苿又悄芙K端的二維碼技術以二維碼標準為核心,通過移動設備的攝像頭與譯碼軟件共同實現二維碼的識別,進而實現信息的讀取存儲、自動輸入、文件下載、網上支付等功能。這為二維碼在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技術基礎和理論上的可行性。2.2二維碼教學的受眾群體的可行性分析。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指出,在我國移動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8.17億,手機上網成為網民最常用的渠道占比達98.6%,而大學生的手機普及率高達100%。同時大學生群體具有獨特的愛探索、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特性,因此將二維碼應用于教學將自然而然的擁有龐大的受用群體與良好的用戶體驗,并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學習選擇方式、知識傳播方式和豐富的學習交流方式。目前二維碼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已開始受到教育工作者們的關注。這將對于促進其有效地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提供更多的理論探討與實踐研究。2.3二維碼教學的實踐性和延展性的可行性分析。二維碼具有制作簡單、成本低廉、應用方式靈活的特性,因此其不但可以獨立識讀其所存儲的信息,也可以與其它識別設備一起組合成一個自動識別系統(tǒng),甚至與無線技術相結合,對接GPS定位、視頻、語音等應用,這為實際的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基礎。二維碼具有較強的延展性,其不僅可以存儲知識內容,還可以與網絡學習資源進行對接,豐富了教學資源的呈現方式,為課堂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2.4二維碼教學發(fā)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近年來隨著高校教學實踐的改革,越來越多的高校加入“反轉課堂”、MOOC、微課、開放課程、精品課程等優(yōu)質課程資源建設的隊伍中來,極大的豐富了教學資源;同時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引導并反推動了現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將二維碼技術應用于實際的教學模式中對于開啟高等教育新模式,進而推進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進程和學習的個性化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維碼技術的自動識別響應和信息的自動輸入功能不僅能方便學生的自主登錄學習,還能同步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二維碼技術借助無線技術能方便的實現視頻、語音、文本等各種形式的學習資源內容的分享、協(xié)作和交流。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傳遞效率、擴展信息交流的方式和創(chuàng)意空間。3.1二維碼技術在課外自主學習支持功能分析?;诙S碼的教學模式不僅簡化登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還能有效的記錄用戶的軌跡,為開展用戶行為分析提供有效的數據,便于教師課上高效的教學。在計算機基礎文化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的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二維碼的自動輸入功能將課前預習、拓展學習內容、課后實踐等以二維碼的形式提供給學生,學生則根據學習的實際需要獲取所需的內容。然后教師通過二維碼教學管理系統(tǒng)的反饋能清晰的掌握各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組織在線答疑、同戶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的課外自主學習模式。學生端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安排,利用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來進行多種形式的自主學習。這一學習模式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簡化教學工作內容,促進教學績效和學習效果的提高。3.2二維碼技術的課上互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诙S碼技術的教學模式能夠在課堂上實現視頻、語音、圖片、文本的交互和聲畫、語音的實時交流與同步傳遞與呈現。計算機基礎文化的教學中對于理論與實踐的教學部分,教師通過二維碼可以實現多種形式教學材料呈現如圖片、音頻、視頻、文本等,學生通過二維碼可以實現自主的選擇學習材料的呈現方式與本節(jié)課知識點的學習先后次序。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可以選擇多次重復學習與同步交流溝通,同時這種教學模式還能實現教學課堂考勤的同步真實操作,并能記錄學生上課的實際上課學習情況。鑒于計算機基礎文化課程里實踐操作部分的技巧性較強,學生在二維碼模式教學課上通過觀察學習教師的操作,然后通過觀看教學視頻與實時的操作練習、交流互動中通過分享可以使得操作技巧掌握更加多樣化。這種跨時空交流的互動式的課堂教學充滿了的趣味性、體驗性和互動性。二維碼還是一種高效的資源分享方式,將學習材料與二維碼結合形成分享鏈接,成為學習內容推廣和分享的有效渠道。
4二維碼技術應用于計算機基礎文化教學的優(yōu)勢分析
4.1簡單高效率的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要。基于二維碼技術的計算機基礎文化教學模式,借助于移動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實現了簡化用戶隨時隨地登錄流程,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學習中的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自主選擇隨時隨地的進行。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充分利用碎片化的課余時間、自主控制學習的進度、分享交流學習中遇見的問題、提高學習效率等方面彰顯出極大的優(yōu)勢。二維碼技術的豐富學習資源呈現形式,能根據學生個體的需要,實現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網絡鏈接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材料呈現方式。在一定程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并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4.2良好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習者的積極性?;诙S碼技術實現的教學模式具有響應速度極快、錯誤率低、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將其應用在計算機基礎文化課堂的理論和實踐教學中,因智能手機的使用這僅夠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互動積極性,還能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選擇和良好的學習體驗。這對于目前廣泛存在的學習熱情不高具有很好的指向性。
5結語
二維碼技術在大學教學中的規(guī)模運用如美國、加拿大、葡萄牙等國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而我國目前處在部分教學的探索階段。本研究探討了基于二維碼技術的計算機基礎文化課程的教學應用模式,對于促進本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如前期的教學資源的設計原則問題、如何優(yōu)化教與學的活動、如何提升教學質量等,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究。
參考文獻
[1]周懷盛,金小燕.二維碼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素養(yǎng),2019(2):90-97.
[2]何其鋼.互動二維碼助力課堂教學玩轉“大數據”[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教育信息化),2015(2):16-20.
[3]李鵬華,胡向東,趙芬.基于微信平臺的計算機控制教學改革[J].教學.信息,2019(19).
[4]卜燕萍,曾慶軍.基于“互聯網+”下“二維碼”與“AR”融入機械制圖教學中應用探究[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9(2).
作者:田亞崇 靳偉 單位:硅湖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