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媒體藝術傳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媒體藝術傳播研究結合實踐創(chuàng)作,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媒體藝術作品本身的創(chuàng)意邏輯性、視覺符號的文化趣味性以及敘事的生動簡潔性,以期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藝術教育宣傳走近百姓日常,讓受眾在“趣味閱讀”過程獲得關乎價值觀思想交流的新體驗,逐步轉化為人們的內在情感認同。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媒體藝術;宣傳傳播
一、藝術教育宣傳現(xiàn)狀分析
縱觀現(xiàn)階段國內不斷涌現(xiàn)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藝術宣傳教育成果,其種類形式日趨豐富,主要涉及影視、戲曲、舞蹈、雕塑、繪畫等藝術領域,大眾可進入影院、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化美術館等公共空間通過觀看、體驗等方式獲得相關教育。同時,相關專題競賽活動如微電影、公益廣告、漫畫作品等賽事活動不斷涌現(xiàn),相關主題采訪報道等活動也日益頻繁。此外,網絡媒體上也出現(xiàn)一定數(shù)量的宣傳教育藝術作品,如“可可小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童謠、系列公益廣告以及相關電子漫畫圖書等。多渠道、多形式的藝術傳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面向廣大民眾進行教育傳播的作用。隨著課題組對現(xiàn)有藝術宣傳作品的整理,發(fā)現(xiàn)目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藝術教育宣傳尚存在以下薄弱環(huán)節(jié):一是大型藝術門類宣傳作品因受展示傳播時間、地點限制,無法實現(xiàn)完全走進社會大眾、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狀態(tài)。二是現(xiàn)有的城市街景裝置、壁畫等靜態(tài)藝術宣傳,雖最為接近百姓生活,但相對而言其整體視效與構成框架模式比較固定,各城市裝飾宣傳主要采用年畫、泥塑、剪紙、窗花與文字組合的符號形式呈現(xiàn),全國范圍內的視覺組構風格基本趨向同一。從接受心理學角度分析,這些形式較為一致的圖式符號,能整體烘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城市宣傳氛圍、展現(xiàn)良好的統(tǒng)籌規(guī)劃風貌,但觀者若看得多了或看得時間長了易產生一定審美疲勞。三是當下發(fā)展迅速的信息可視化技術沒獲得充分運用,量少勢弱的網絡藝術宣傳作品,難以從深度與廣度上影響廣大受眾。鑒于此,課題組提出改良建議。
二.媒體藝術傳播改良思路
要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首先要發(fā)揮已滲透百姓生活的互聯(lián)網媒體的作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藝術宣傳貼近大眾生活;讓宣傳教育發(fā)揮藝術“溫柔與人性”的優(yōu)勢,使核心價值觀思想悄然走進大眾內心。當下“讀圖時代”,要讓老百姓在自發(fā)的“趣味閱讀”中,獲得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的藝術情感體驗,并在情感的驅使下,在社會責任感與公德感的約束下,于潛移默化間逐步轉化為公民的行為習慣。具體改良思路可涉及三方面內容:一是擴大網絡宣傳作品規(guī)模,為大眾適時瀏覽創(chuàng)造條件;二是豐富媒體作品類型,實現(xiàn)專題網站、網絡廣告、網絡動畫、網絡游戲、微電影、電子圖書等網絡媒體,以及車載、廣場樓宇等媒體傳播形式的多樣化,以多角度、立體式地刺激大眾綜合感官;三是提升媒體藝術作品本身的藝術邏輯性、趣味性與時尚生動性。如果說前兩項傾向于社會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規(guī)劃抉擇,第三項則指向當下各類藝術設計師。這就要求守護社會文化的最基層設計師,需擔負起創(chuàng)作出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優(yōu)秀視像藝術作品的時代責任,多進行實驗創(chuàng)作探索,為社會盡可能多地推送優(yōu)良藝術傳播作品,營造濃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藝術教育“雙百”學術研討氛圍。
三.媒體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研究
本研究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智審美與視覺符號審美的統(tǒng)一,挖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抽象觀念進行形象化、通俗化與藝術化的詮釋演繹的可行性方法,通過實踐創(chuàng)作研究,追求媒體藝術作品本身的創(chuàng)意邏輯性、視覺符號的文化性、趣味性,以及敘事的生動簡潔性。
(一)實踐創(chuàng)作思路提煉
首先,確定藝術傳播載體類型。這個看似簡單,實則重要。如平面、微視、網站等類型載體的不同,將決定敘事邏輯、傳播渠道與傳播受眾的不同,也就決定了作品視覺形式風格的整體受眾定位趨向。其次,確定作品主題及大致內容。此階段我們的經驗是可針對三條路徑選擇性地展開:一是可通過充分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分析其可能涉及的多種外延行為表現(xiàn),根據(jù)外延表現(xiàn)再進行藝術敘事構思;二是可以身邊所發(fā)生典型事跡或事例為據(jù),將它們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思想進行對位匹配,找到切合點;三是可以熱門新聞、熱點話題或地方文化關注點為契,提取其中關于國家、社會或個人層面的價值觀準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思想作出對應鏈接。擇其任一路徑,均可快速落實作品主題與大致敘事內容。再次,確定藝術風格形式與視覺符號。目前,網絡上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可可小愛”系列公益廣告以及宣傳童謠,主要采用傳統(tǒng)二維卡通動畫形式,而相關網絡微視頻與主流電影的視像風格幾乎傾向傳統(tǒng)寫實,加之城市宣傳視覺審美表達幾乎趨向同一,在此大背景下,突破現(xiàn)有視效風格模式,將是擺在廣大設計師面前的探索方向之一。異彩紛呈的戲劇、風格各異的歷代字畫、品種繁多的民間藝術、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等,都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創(chuàng)作源泉。當然,除了對傳統(tǒng)的借鑒,我們還可對傳統(tǒng)加以改良。如中國動畫學派短片《鷸蚌相爭》,就是將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與民間剪紙藝術融合產生新圖式符號的范例;《阿凡達》《捉妖記》等電影也為我們提供了傳統(tǒng)符號融現(xiàn)代藝術理念生成新圖形表達的可能。設計師們要發(fā)揮魔術師的智慧,用好藝術設計這個魔術盒,發(fā)現(xiàn)不同傳播載體的受眾接受思維特點,探索既滲透民族文化底蘊,又具現(xiàn)代藝術審美的媒體傳播符號,打造出能為大眾欣賞,又能從中獲得藝術智慧啟迪與思想啟迪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藝術傳播佳作。最后,藝術敘事整體設計與制作表現(xiàn)階段??筛鶕?jù)作品不同類型進行針對性的布局構思、段落設計與藝術實現(xiàn)。課題組通過實踐創(chuàng)作探索,產生了一系列媒體藝術實驗作品,分享各位讀者,以期獲得多方面的批評指正。
(二)實踐創(chuàng)作案例分析
我國傳播學者韓叢耀曾提出:“當今以視覺為中心的轉向,促使圖像成為傳播知識和建構社會文明的重要媒介,它建構著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想像以及認知與想像的方法?!盵2]很顯然,視像圖形符號這種圖像傳播職能,在課題實踐創(chuàng)作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網絡小動畫之《關愛》,就較好地融匯了這種視像圖形符號。該作品主題確定選擇了第一路徑,即通過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將其延展為友愛、善良、關愛,最終以“關愛”為核心詞展開視像創(chuàng)意。短片對關愛的英文單詞care四個字母進行了拆分重組,分別延展出child、animals、rover、elder,四個單詞巧妙代表了需要關愛的四個群體:兒童、動物、流浪漢與老人。作品采用“手入鏡擺拍紙片”的定格動畫形式完成。全片分兩段落:第一段落以字母組合、擺拍相應動畫群體形象并配合不同音效,表現(xiàn)四群體的生存狀態(tài)。第二段落以角色、道具、場景的豐富擺拍,展示社會能為四群體所提供的幫助。如一雙快手為孩子們備好喜歡的食物、玩具、搖搖車等道具,孩子整體色彩則由黑白變?yōu)椴噬?,音效由哭聲變?yōu)闅g快的笑聲;為流浪漢送去樹蔭、座椅、水杯與二胡樂器等場景與道具圖形符號,流浪漢露出欣慰的笑容并拉出歡暢的樂曲等。作品最后整體出現(xiàn)“takecareof,getwarmer”。很顯然,不同弱勢群體的生存現(xiàn)狀已歷歷在目,而關愛行動之后在他們身上所發(fā)生巨大變化的寓意,也讓觀者再明了不過。網絡動畫的輕松與戲謔性特征獲得了充分展現(xiàn),而“關愛、友善”主題思想也在這輕松戲謔間得以詮釋傳播并走進觀者內心。作品圖形符號簡潔精煉、節(jié)奏感強,干凈利落、一氣呵成,易給觀者留下深刻印象。再如網絡動畫《文明篇》,選取了主題確定的第三路徑,即以連云港市著名的史前巖畫“將軍崖”圖形符號為切入點,巧妙地將游客“到此一游”的不文明行為融匯進去,讓觀者看起來生動簡潔但寓意深刻,既宣傳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側面展示了地方文化。此外,所創(chuàng)作系列專題小網站作品,主要以flash最終生成,因此帶有強烈的動畫傳播特點與動態(tài)按鈕交互特色。網站作品有的展示出民間剪紙與農民畫的融合風格,有的側重于中國畫的詩意表現(xiàn),也有的著力表現(xiàn)民間陶藝視覺符號,還有的注重連環(huán)漫畫效果的趣味表達,或將地方西游文化、糖藝文化穿插融入表現(xiàn)等。每件作品均以富有特色的logo圖形符號為統(tǒng)領,以相關延展符號進行視像輔助。網站作品將從不同角度呈現(xiàn)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解讀與外延展示,以節(jié)奏感強、時尚、趣味的網站閱讀模式,打開觀者心扉,帶給了人們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藝術傳播的新體驗。
四、結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藝術創(chuàng)作,如果我們在緊隨民族文化基礎上,以另一種更趣味、拙樸的符號進行表達,以更傳神、更簡明的敘事方式加以再現(xiàn),在這快節(jié)奏時代,或許能收獲媒體藝術傳播的另一份驚喜。本文案例所及網絡動畫、專題網站等媒體藝術創(chuàng)作,其獨立的視像畫風與視覺符號,均可延展于城市公共藝術形象創(chuàng)意。由此,可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藝術教育宣傳走近百姓日常,讓大眾在“趣味閱讀”過程獲得關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觀念的內心交流與體會,并逐步轉化為內在情感認同甚至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張樵蘇.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EB/OL].[2017-10-18].
[2]韓叢耀.圖像傳播與文化轉向[J].當代傳播,2009(4):89.
作者:張青榮 申屠留芳 朱國軍 閔元元 單位:淮海工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