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體育教學設計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從高中體育日常教學的情況看,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興趣,只有注意到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體育教學水平才能全面提升。體育教學是學生參與性最強的一門學科,學生需要教學內(nèi)容的推動下,主動積極參與體育學習,提高體育學習的效果和質(zhì)量。學生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主動地參與,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課程的學習目標,對其完成任務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的學習欲望與學習興趣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南京大學著名心理學家趙文學在《心理與興趣》研究一書中提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大量的案例說明,興趣對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具有關鍵性作用。
1通過興趣培養(yǎng)提高高中體育教學質(zhì)量高中體育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面臨多次操練的過程,必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能夠從內(nèi)心出發(fā)參與體育學習。體育教學中需要把技術、技能、知識掌握形成一個體系,通過反復操練讓學生形成重復學習的習慣,確保學生在學習中培養(yǎng)興趣,近而提高學生的教學質(zhì)量。如果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反復的重復一個練習的時候,往往會產(chǎn)生厭煩的清晰,此種清晰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確保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全面的產(chǎn)生。例如,同樣是一個田徑項目,學生對跳遠和跳高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通過1000名高中學生調(diào)查,其中78%的學生會有對不同項目不同感受的狀況。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需要針對不同的項目,采取不同的學習模式。
2新教改需要設計生動案例,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體育新教改模式下,需要通過案例教學模式,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體育專業(yè)知識,提升體育課程學習的效果。從高中學生體育學習的表現(xiàn)態(tài)度看,需要促使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從多方面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材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教學設計,保證課堂教學更具趣味性,對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針對表現(xiàn)特別好的學生,需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和鼓勵,讓學生能夠在鼓勵中提高體育技能。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針對體育成績不好的學生都是采取批評的模式,這樣學生會產(chǎn)生害怕心理,從而遭受教師的冷遇和挖苦,對學生自主學生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遇到此種情況,教師需要以表揚為主,按照實事求是的模式給予表揚,確保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能夠體現(xiàn)。
二、高中體育教學需要嘗試創(chuàng)新性學習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學習,并且讓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形成創(chuàng)新學習的習慣,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識,不斷挖掘?qū)W生的體育學習潛能,同時能夠促使學生形成一種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對其獲取更成功的經(jīng)驗具有重要的意義。高中體育教學中需要通過各種媒體進行知識技能建設,保證學習的效果能夠提升。
1創(chuàng)新學習法對高中體育教學質(zhì)量提升的作用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體育教學需要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比如說通過網(wǎng)絡媒體教學方法,同時視頻監(jiān)視可以讓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動作進行標準化演練,對學習效果會有重要的影響。通過媒體對學生的體制知識和技能學習的過程進行宣傳,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從當前的情況看,雜志、電視、網(wǎng)絡等工具已經(jīng)成為人類共同的財富。在日新月異的知識更新環(huán)境下,高中體育教學需要提出豐富多彩的效果,確保體育信息能夠通過各種媒體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體育學習。例如,NBA籃球賽事把籃球運動的許多技能直接通過電視介紹給學生,網(wǎng)絡中也有大量科學鍛煉與健康的知識可供學生閱讀。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充分利用信息資源豐富自己的學習內(nèi)容,使學生能更好地達成學目標。從高中體育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由于體育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需要把知識和技能結合在一起,一些流行的項目不可能全部進入課堂,這就要求學生在日常的課余時間內(nèi)參加各類體育活動。因此創(chuàng)新學習法對學生學習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新教改模式下,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時間參加社區(qū)體育活動,保證節(jié)假日能夠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
2改變教學模式,提高高中體育教學質(zhì)量體育教學需要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能夠全面接受體育知識。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充分利用課外課程資源,積極進行體育活動,對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提升體育學習能力具有重要幫助。良好的體育教學習慣,對學生身體、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可以積極性、主動性學習,從多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體育器材的運用上需要進行綜合判斷,從多方面強調(diào)教材的意義,解決在體育教學中阻礙正常教學的問題,誘導學生主動學習、全面學習,保證體育教學活動能夠正常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實施。
三、結語高中體育教學需要
關鍵詞:高中體育;合作教學;現(xiàn)狀分析;有效對策
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發(fā)展,高中的體育課程教學開始面臨更多的需求和要求。就合作教學在高中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來說,不僅是對現(xiàn)階段高中體育課程質(zhì)量的有效提升,同時也是從學生學習傾向角度出發(fā),對整個體育教學過程進行的有效設計。從目前合作教學的開展情況來看,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現(xiàn)階段高中體育合作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所謂合作教學,指的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去達成小組共同目標的教學形式。高中體育課程教學對合作教學的有效應用,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體能,同時還能對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臨場應變能力進行有效的培訓和鍛煉。但是就現(xiàn)階段高中體育合作教學的開展現(xiàn)狀來看,由于對合作教學的內(nèi)涵沒有進行深刻的認識,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形式主義嚴重
通過上文的相關論述,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現(xiàn)階段高中體育合作教學開展的重要性,但是就實際的開展現(xiàn)狀來說,形式主義泛濫,根本沒有落實課程改革的相關標準。就合作教學來說并不是“次數(shù)越多”便越能收獲相應的效果,有的體育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普遍以數(shù)量取勝,幾乎將合作教學融入到了所有教學內(nèi)容中,這樣一來,不僅無法充分發(fā)揮合作教學的教育價值,同時還有可能引起學生的厭煩心理,從而給日常教學帶來一定難題。
2.合作教學不等于小組討論
除了上文中提到形式主義過于嚴重的問題之外,在高中體育合作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另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就是有的教育工作者將合作教學單純地誤認為是小組討論。從合作教學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實施和開展是充分發(fā)揮小組成員的每一份力量,去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進行相應的策劃,并且付諸到實際行動中;除此之外,在這一過程中,小組成員們可能會碰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小組成員的應變能力以及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也是合作教學重點考核的內(nèi)容之一,與小組討論存在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
二、提高高中體育合作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從前文的論述中我們已經(jīng)大致了解到了現(xiàn)階段合作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系列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糾正呢?
1.教師理念認識的到位
作為高中體育教育工作者,不僅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最終質(zhì)量要負擔相應的責任,同時也在整個高中教學改革體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因此,理念認識的到位不僅是課改工作對體育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必要前提和準備。就高中體育合作教學的有效開展而言,教師首先應對合作教學的根本理念進行有效地掌握,明確相應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宗旨,在理解到教學過程意義的基礎上再結合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具體特點,對整個合作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設計,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保證合作教學與課程教育改革相關要求的一致。
2.合理的成員分組
就合作教學的開展來說,是建立在一定小組對抗基礎上來實現(xiàn)的,因此,教師在對成員進行分組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合理、均衡”的原則,千萬不要出現(xiàn)小組實力差距過大的情況,這樣對于基礎好或者基礎差的學生來說都是不利的。如果一個小組里的成員盡是同學眼中的體育猛將,其他的小組成員根本無法造成威脅,他們也就少了拼搏的勁頭;而如果一個小組成員的實力低于平均水平之下的話,還沒有開始相應教學,他們已經(jīng)算是輸在起跑線了,也就提不起相應的斗志了。因此針對這兩種情況來說,體育合作教學開展過程中,分組的科學性是極為關鍵的。
3.評價環(huán)節(jié)的有效進行
就高中體育合作教學的有效開展來說,除了教師教學理念的轉(zhuǎn)變以及分組的合理兩點措施之外,還應在合作教學的收尾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的評價。所謂評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做得好的地方,二是還可以提升的地方。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千萬不要變成了批評和指責,因為就評價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作用來說,除了對此次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總結之外,還是燃起學生對下次課程教學期待的重要措施和關鍵途徑。
除了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效評價之外,在合作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氛圍和紀律之間的有效協(xié)調(diào),在為學生營造良好輕松的合作氛圍的基礎上,也應注意基本課堂紀律的把握。
總而言之,就高中體育合作教學的有效開展來說,離不開教師的探索和努力。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充分發(fā)揮出學生主觀能動學習的能力以及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教師在整個合作教學的過程中始終扮演著引導和組織的重要作用,針對現(xiàn)階段合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建議教師從現(xiàn)狀出發(fā),創(chuàng)新合理的組織形式,爭取為高中體育合作教學的有效開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移潔.高中體育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D].南京師范大學,2012.
關鍵詞: 初中體育 學困生 轉(zhuǎn)化策略
新課改以來,初中體育教學在逐步發(fā)生變化,教學主體逐步轉(zhuǎn)變?yōu)閷W生,但是在教學過程,一部分學生因為某些原因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必須在認清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使初中體育學困生能夠完成轉(zhuǎn)化,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過程。
一、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
1.學生方面
體育學困生就是指在心理、生理相應階段無法完成相應體育學習的任務,對于所要達到的體育課程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從而導致其在完成體育學習的任務中存在較大困難。其所具有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體育學習沒有動力
初中階段是學生身體生長的關鍵階段,但是大部分學生對于這一時期的體育鍛煉與學習認識不清,對體育課的興趣往往建立在個人的喜好之上,再加上學習過程中自身身體素質(zhì)的問題,導致在體育教學中出現(xiàn)很多學困生。
(2)意志力較為薄弱
現(xiàn)在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其意志力一般較為薄弱,缺乏毅力,害怕吃苦,對于相較而言較為單調(diào)、時間持續(xù)周期長的運動項目難以堅持,例如體育課上的跑步等。長此以往,學生對于體育運動就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從而成為學困生。
2.學校方面
(1)學校制度
現(xiàn)階段我國對于體育運動雖然給予了一定重視,但是相較而言在政策上還是缺乏一定傾斜,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招生中并不考查學生的體育成績。高中招生雖然對體育有所重視,但是在中考成績中僅占30分,這就造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校及教師對學生的體育能力要求較為低,對學生沒有提出嚴格要求。
(2)學?;顒?/p>
學校的體育活動氛圍是影響體育學困生轉(zhuǎn)化的重要因素。而現(xiàn)今大部分學校所組織的體育活動僅運動會一項,而且在運動會上往往抽取那些體育優(yōu)等生進行訓練,這也不利于學困生的成長。
二、體育學困生轉(zhuǎn)化策略
針對以上所說的學生在體育課上所面對的問題,為推進體育學困生轉(zhuǎn)化,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改變體育學困生的思想
初中階段所出現(xiàn)的體育學困生往往都是因為對于體育運動的價值認識不清,導致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往往受到一定的社會思想的影響,認為從事體育鍛煉會耽誤學習時間,還有一部分學生本身就認為體育活動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因此存在不同程度的抵制心理。我們要想使特困生發(fā)生轉(zhuǎn)化就要首先從這方面入手,在體育課上加大對于從事體育運動益處的宣傳,想辦法提高學生從事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也要注重對于學生意志品質(zhì)的鍛煉,逐漸培養(yǎng)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例如,筆者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就將體育游戲應用到教學中。從而提高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樂趣。
下面以《籃球》這一課程作為案例進行分析:
(1)教學對象:初中生。
(2)教學目標:使得學生基本掌握雙手胸前傳球、運球、投球等基本知識。
(3)教學設計: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是籃球技術中的基本動作之一,也是初學者較易掌握、較為實用的技術,對于其他技術的掌握也有銜接作用,掌握傳接技術將為掌握籃球的進攻技術奠定基礎。而運球、投球則是相應籃球的基本功。為此我們首先應該讓學生自己拿到籃球以后進行嘗試,將他們分為不同教學小組讓他們各自進行游戲,然后在游戲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并記錄學生的不足,進行一定程度的講授,在講授完讓學生加以練習以后就對學生分組,然后就各組完成情況進行評比,這樣給學生以最大自主空間。在下課后告訴學生下節(jié)課還會舉行趣味籃球賽,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會進一步提高,學生也會由“要我學”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是有利的。
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非常有利,其能夠從體育課本身吸引學生,從而使其樂于參與到體育課程之中,能夠在體育課程中獲得樂趣,從而從心里認同體育運動,享受運動樂趣。
2.改變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改革的時候,應該想辦法給學生營造積極健康的體育活動氛圍,這樣就能借助大環(huán)境影響那些體育學困生,這樣也能促進體育學困生的轉(zhuǎn)化。例如,現(xiàn)在經(jīng)常開展的“三人籃球賽”等項目對于提高學生的體育參與度就有很大幫助。體育教師也應該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應用自身人格魅力更好地影響學生,做學生的榜樣,在學生學習過程對其一視同仁,對于那些學困生更應該給予足夠關懷,從而真正贏得學生的尊重,保持體育學困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
三、結語
初中階段的體育學習對于學生的成長非常必要,我們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學生及社會環(huán)境等角度促進體育學困生的轉(zhuǎn)化,使其逐漸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使學困生能夠?qū)崿F(xiàn)身份的轉(zhuǎn)化,更加享受體育課程。
參考文獻:
[1]周紅.如何轉(zhuǎn)化初中體育學困生[J].學園,2014(22).
漫談經(jīng)濟常識中的GDP教學馬明軍 (6)
“提高企業(yè)經(jīng)濟效益”教學設計金依平 楊曉芬 (8)
淺談哲學常識中“客觀性”問題的教學張正益 (11)
正確理解“五大國一致”的原則周祥其 徐林茂 (14)
貫徹新理念 用好新教材李松濤 (15)
初一政治新教材(人教版)結構特點之管見潘從紅 (17)
政治課教學和與時俱進陳國英 (20)
思想政治課應重視“點”的教學劉合奎 (23)
例談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政治課教學張巖 (26)
“暫?!痹诎咐∑方虒W中的應用王慶民 魏安 (28)
2005年浙江省高中政治會考復習專輯已出版 (25)
2004年總目錄 (48)
歡迎訂閱2005年《高考文科綜合復習專輯》 (56)
對初中思想品德課“基本經(jīng)濟制度”教學的一點思考王振邦 (30)
是賠了,還是賺了?宋春曉 (31)
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張建光 (32)
原野風吹滿目春——淺談中考政治試卷中的“鄉(xiāng)土性試題”錢桂林 (34)
例談“材料聯(lián)系式”問答題的解題思路孫全軍 (37)
中考寫作類開放性試題簡析王有鵬 董海英 (38)
初探中考政治試卷中的文綜試題李永民 葛鑫 (40)
初中趣味案例五則夏繼尚 (42)
高二趣味案例七則張小平 蘭博 (45)
“漸進式”五大陰招林雙川 (F002)
廣角 (1)
深具閱讀價值 富含發(fā)展?jié)摿Α蹲魑男绿斓亍菲诖挠嗛?(F0004)
教師間合作與學校教研組建設:工作型合作向研究型合作的轉(zhuǎn)變——論教師間合作與學校教研組建設徐金超 (5)
與時俱進,實現(xiàn)學校教研組考評的新跨越韓國存 (8)
以人為本,和諧發(fā)展——新課程背景下學校教研組建設的探索蔡偉 陳水均 (10)
識得教研真面目,只緣身在校本中——溫州第七中學政史地教研組建設的實踐陳曉丹 (12)
“研究性學習”活動彈性教研組建設的探索呂金輝 (15)
隱喻,影響你的教學:教學宛如調(diào)酒呂北燕 (17)
教學與旅行楊麗萍 (18)
水到渠成話課堂朗讀壽勤英 (20)
語文教學猶如詩歌商文娟 (21)
教學如接枝王祖英 (22)
論教學隱喻——從五位教師的教學隱喻說起劉徽 (23)
走向師本:新課程背景下教研范式的轉(zhuǎn)型潘涌 水小琴 (25)
“研究”不再高不可攀——搭建行動研究平臺促進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實踐周惠 (28)
“五項修煉”: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良劑侯時紅 (29)
農(nóng)村中學教師“厭教”心理的起因分析余芬勤 姜瑞強 (32)
論促進中年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策略沈海敏 (34)
讓生命在美麗的思想中飛揚——談思想品德教師應具備的思想秦國海 (36)
也談教師自身的補課——寫在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之后王杏英 (37)
淺談課改中的和諧統(tǒng)一馮志浩 (39)
例談初中語文文本解讀中存在的誤區(qū)葛亦虹 (42)
論“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陳蓮芬 (44)
對點狀教學問題的初步思考——從三個化學教學案例談起舒繼青 (46)
科學教學中實施STS教育的方法初探袁桂芬 (47)
主體能動科學評價——新課改下班集體建設的策略研究姜海斌 黃瀛倫 (49)
淺談中學體育學生的管理問題及相應對策潘晶晶 (51)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滲透人格教育的探索袁學飛 徐云飛 徐亞芬 (53)
海燕為什么呼喚暴風雨——《海燕》教學案例及分析汪春娟 (55)
教學札記:跳出優(yōu)美的水之舞蹈王娟 (58)
春暖花開下的冰封——參與新課程改革的點滴感悟周妙華 (59)
改動一下,效果不錯——《個性相框》教學案例分析周銘霞 (61)
德國華德福教育的學生觀及啟示費章娟 (63)
高考語文如何備戰(zhàn)周紅陽 (3)
對高考作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幾個非技巧性問題的思考郭吉成 (7)
洞幽燭微 深明大義——語言文字運用題中的詞語辨析題復習技巧汪嘯波 (11)
數(shù)學題目會說話——數(shù)學高考二輪復習的一種觀念與方法李學軍 (13)
從"簡單線性規(guī)劃"問題看高考命題的能力立意變化徐武奎 (19)
深研課本是提高高三數(shù)學復習效率的有效途徑朱永健 (21)
近五年浙江省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題透視及考前閱讀教學對策呂亞華 周道義 (24)
解析浙江省高考英語"新"短文改錯,探究應試策略盧祥富 (27)
合理構建知識結構,提高生物復習效率吳軼寧 汪永泰 (31)
浙江省高考物理復習策略何文明 (35)
高考物理復習中學生認知結構的整合構建黃國龍 (39)
高考化學試題信息呈現(xiàn)形式與考查功能分析舒繼青 (44)
轉(zhuǎn)變觀念重考綱 整合知識重方法——2010年高考思想政治學科備考復習建議鐘濤 (49)
合理整合 有效拓展——高中歷史新課程復習策略探究朱可 (53)
關注變化 明確方向 精心備考——2010年浙江省地理高考復習建議李虹 (59)
優(yōu)化地理習題教學,提高應試能力羅祥海 周莉莉 (62)
基于教師自主發(fā)展取向的中小學績效評價熊偉榮 (3)
績效考評中的幾個“難以量化”施瑾 宋華強 (6)
從教學調(diào)研到教學視導——基于《浙江省義務教育教學管理指南》的教學視導實踐行動何燦華 (8)
變管理學校為經(jīng)營學校——樂清市公辦寄宿學校發(fā)展的實踐研究鄭慶新 (12)
從培訓走向研修——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之路陳昌苗 (14)
語類結構潛勢理論視野下的教師言語策略分析辜筠芳 (16)
讓語文綜合性學習“動”起來許學 (19)
體驗式文學教育芻議王霄怡 (21)
語文活動課“對話型”教學的實踐與反思盧菲菲 (23)
生本理念下的中學體育課堂教學實踐俞旭平 (25)
讓語文課充滿成長的氣息趙惠娟 (27)
以文解文以心鑒心——《聽聽那冷雨》教學原始閭劍寶 (29)
課外閱讀輔導和問題意識培養(yǎng)姚培基 (32)
對作文評價視角的思考藍其明 毛克生 (35)
對文言文教學的若干思考陶小紅 (38)
“錯誤”也是一種資源-——-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學生錯誤資源的運用策略與原則夏雪堯 (40)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問題與對策周建林 (42)
例談傳統(tǒng)教學手段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翁華軍 (44)
提高初三學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之我見朱毓娟 (46)
初中數(shù)學思想方法教學初探黃飛燕 (48)
試論三種數(shù)學思想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陳冠興 (50)
論學生原有認知與初中科學教學吳連俊 (52)
生活化實驗器材的開發(fā)和利用陳文娥 (54)
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說話”藝術俞君萍 (56)
班主任要把話說出味道來夏建軍 夏沙子 (59)
如何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陳潔 (61)
重“就事論事”,不“上綱上線”——談表揚和批評的藝術李娜 (62)
廣角 (1)
金華市孝順高級中學 (F0002)
多維度課堂觀察——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法寶”徐志強 (5)
課堂觀察的實踐探索及其價值分析郭威 (7)
試論新課改背景下教研室主任的角色定位陳種根 (10)
論提升中小學教師文化素養(yǎng)的必要性德 (12)
新思維 新舉措 新氣象——構建“和諧校園”的實踐探索沈育昌 (14)
中小學固定資產(chǎn)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朱麗紅 (16)
《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管理)征稿啟事 (18)
高中體育與健康走班制選項教學及其管理的實踐研究伊柏清 顏發(fā)勇 (19)
體育教學中發(fā)展學生個性的研究陳濱 (22)
新課改背景下開展課外體育競賽活動的實踐王麗華 (23)
對中小學體育教師實行區(qū)分性評價的研究盛寒勝 曹強 (25)
讓美術課堂生活化陳艷秋 (27)
如何提高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陳穎 (28)
讓勞技課“時尚”起來許善軍 (30)
體驗式教學:是“異化”還是“中國化”邊衛(wèi)潔 (31)
寫作中“學生主體性發(fā)揮受阻”現(xiàn)象分析及對策劉長青 (34)
高中歷史教學應注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鄺時梅 吳立忠 (36)
數(shù)學“生成性教學”的探索與思考洪岳富 (39)
略論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吳建生 (41)
歷史教學中如何實施價值觀教育——以“的誕生”課堂教學為例陳優(yōu)芳 (43)
在思想政治課中對聽力障礙學生宜實施情景教學法張群 (45)
社會課程教材編寫之我見——基于主題開發(fā)的視角吳偉偉 (47)
淺析教師在英語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定位葉素英 (49)
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鮑佩艷 (51)
初中英語有效教學探析滕凌志 (53)
《英語(新目標)》詞匯教學新策略胡小英 (55)
例談提高數(shù)學解題能力的有效途徑姜月娥 (58)
物理課堂探究教學的實踐許健偉 (59)